这么一折腾,溥仪也明白了,他已经不是这里的主人了,离开这里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怎么解决日后的生活费用成了一个现实又迫切的问题,溥仪先是在天津英租界13号买了一处宅院,作为日后的落脚地。溥仪开始以“赏赐”或”修补“的名义让自己的弟弟溥杰把宫中的奇珍异宝带出宫。
宫中的古物由专人看管且登记在册,根据日后“赏溥杰单”显示,从1922年开始到1924年溥仪被赶出宫的2年时间内,溥杰一共带走了册页68件,书画1285件。等到被冯玉祥赶出宫之后,溥仪用七八十口大箱子把宝贝从醇亲王府运往天津租界。
被溥仪运走的《步辇图》
这七八十口大箱子运输也是颇费周折,不仅数目巨大,而且特别眨眼。出入火车,不仅仅要交税,而且必须接受清查盘点。关键时刻还是熟人好办事,恰好全国税务督办孙宝琦是载抡的岳父,溥仪托孙宝琦办了一张免检、免税护照,顺利将文物转移至天津。
在天津,溥仪依然过着奢侈的小朝廷生活,为了支撑门面,开始贱卖带出来的国宝,购买人以超低价获得如此稀世珍宝,真是大喜过望。关于有多少国宝在天津被溥仪转卖,我们不得而知,仅仅作为“佣金”赏给经手人的就有大名鼎鼎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像》、《阆苑女仙图卷》等名作。
《阆苑女仙图》
《阆苑女仙图卷》是五代画家阮郜仅存的一件作品,而五代人物画传世的总共也超不过十件。《步辇图》是唐朝大画家阎立本的真迹,反映了唐王朝与吐蕃和亲的重要史实。所幸这两件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故宫博物院收回。而与《女史箴图》同等珍贵的《历代帝王像》则比较可惜,从天津流出后被日本人买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