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教育之江  ·  之江夜读 | ... ·  11 小时前  
苏州新闻  ·  提醒!苏州开学时间来了 ·  3 天前  
苏州新闻  ·  提醒!苏州开学时间来了 ·  3 天前  
京九晚报  ·  商丘等河南各地开学时间来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国办印发支持创投“十七条”,将如何利好农业产业?

农参  · 公众号  ·  · 2024-07-12 10:30

正文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措施》),在培育多元化创业投资主体、多渠道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加强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和差异化监管、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优化创业投资市场环境等六个方面,出台了十七条举措。对于亟需金融“活水”浇灌的农业产业,《措施》或将成为一场及时雨。

《措施》十大亮点

具体来看,《措施》十七条举措共涉十大亮点

一、在加快培育高质量创业投资机构方面 ,《措施》鼓励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平台机构等参与创业投资,重点培育一批优秀创业投资机构,支持中小型创业投资机构提升发展水平。
二、在支持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发展方面 ,《措施》表示,加大高新技术细分领域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培育力度,引导带动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促进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三、在发挥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作用方面 ,《措施》充分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作用,进一步做优做强,提高市场化运作效率,通过“母基金+参股+直投”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健全绩效评价制度。系统研究解决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到期退出问题。
四、在落实和完善国资创业投资管理制度方面 ,《措施》表示,健全符合创业投资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国资创业投资管理体制和尽职合规责任豁免机制,探索对国资创业投资机构按照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
五、在鼓励长期资金投向创业投资方面 ,《措施》支持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做好对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穿透后底层资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公司股权的,底层资产风险因子适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相关要求。鼓励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机构发行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增强创业投资机构筹集长期稳定资金的能力。
六、在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投入方面 ,《措施》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开发与创业投资相适应的长期投资产品。在依法合规、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支持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鼓励资产管理机构针对科技型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经营特征和金融需求,提供并完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资产服务信托等综合化金融服务。
七、在有序扩大创业投资对外开放方面 ,《措施》表示,支持国际专业投资机构和团队在境内设立人民币基金,发挥其投资经验和综合服务优势。
八、在拓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方面 ,《措施》表示,充分发挥沪深交易所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北交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及其“专精特新”专板功能,拓宽并购重组退出渠道。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建立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提高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北交所)发行审核质效。落实好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畅通外币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九、在优化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政策方面 ,《措施》表示,加快解决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企业的股权退出问题。支持发展并购基金和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优化私募基金份额转让业务流程和定价机制,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创业投资基金协同发展。
十、在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金融生态方面 ,《措施》还提出,支持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加强合作,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研究完善并购贷款适用范围、期限、出资比例等政策规定,扩大科技创新领域并购贷款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可转债募集资金并购科技型企业。


《措施》将如何利好农业领域

金融是产业的血液,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都是金融的沙漠。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金融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措施》的出台将为农业领域带来更充沛的资金活水。

一、《措施》有利于推动农业领域“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科技兴农,除了政策要素之外,还需要科技、产业、金融等发展要素进行协同联动。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是现代经济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有了科技创新,才有产业升级,有了产业升级才能为金融提供广阔的土壤。科技、产业、金融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着各自的作用,相辅相成,相互支撑,这三者怎样做到非零和博弈,是接下来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关键问题。
不过,农业科技创新周期相对较长,要补齐“短板”,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因而在产业与资本之间建立正向互惠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科技兴农的落地成果。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接,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这一模式旨在促使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金融赋能实现三角循环,正是农业高质量发展亟需建立的模式。
此次,《措施》主要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引导创业投资稳定和加大对重点领域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由此,将为农业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二、《措施》将为农业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耐心资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耐心资本的培育对于促进我国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耐心资本,“耐心”这两个字是关键,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其内在要求。
众所周知,很多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的早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投资回报。而农业项目的周期更长,更需要耐心资本为企业提供长期而稳定的资金支持。
李春临介绍,耐心资本的培育,除了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以外,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引导各类资本摒弃“急功近利、快进快出、挣快钱”的浮躁心态,坚持做长期投资、战略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
这次新出台的《措施》中对这项工作作了相应的政策安排。从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等不同方面,制定了针对性的策略,通过增强创业投资机构筹集长期稳定资金的能力,为企业的创新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长期稳定的耐心资本。
三、《措施》有利于带动乡村振兴基金发展
社会资本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政府对农业的投资,除了基本农田建设、大型水利设施之类,现在各地普遍采用乡村振兴基金的模式来扶持本地农业企业的发展。
根据艾格农业发布的《2023年乡村振兴基金绿皮书》,2018年-2023年底,全国范围内的乡村振兴基金累计设立数量为177只,总计管理规模为 1642.39亿元。全国共有25个省份设立了乡村振兴基金。
乡村振兴基金近年来一直呈增长态势,但产品发行数量仍然偏少,结构上大多以政府投资为主。而《措施》提出了“多渠道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同时在发挥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作用方面,明确进一步做优做强,提高市场化运作效率,通过“母基金+参股+直投”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关于这一议题,艾格农业董事长,艾格资本创始合伙人黄德钧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母基金通过专业的社会管理人,对企业进行商业化投资。专业机构的介入对于产业的梳理、投资项目的安全性回收都有帮助。因而商业化运作模式对于发挥乡村振兴基金的效用至关重要。
此外,《措施》提出的“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优化创业投资市场环境”等内容,也是当前乡村振兴基金发展需要进一步打破的瓶颈。





来源:澎湃新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打造“久经考验”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吹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年轻化的号角

特稿|预制菜还搞不搞?!政策大起底!2024年风向如何?

特稿 | 车厘子销量暴增50%打败砂糖橘,从年货看消费市场变革

【农参专访】

梁顺俭:创办牛肉拉面大学、产业惠及近10万人,兰州拉面香飘50余国的两大“杀手锏”

头雁故事会 | 张虎:从0到25亿,农业要精耕细作稳步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