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学招生办在公布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结果的同时,给初审未通过的考生发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安抚信”,让考生和家长大呼“暖心”。
也有很多网友调侃,这只是换一个方式的拒绝,无异于恋爱时所发的“好人卡”。
但无论如何,这样一封充满鼓励与期许的公开信,代表着教育者们的关注点,从一时学业的成败,发展到了一生的成长与成熟,与其说是北大的进步,不如说是全社会的幸事。
这封信中打动我们的句子很多,而更加可贵的是,它们还不仅仅是鸡汤式的金句,而且为我们揭露了一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真理”。
作为父母,我们最好知道。
我们依然珍视你对北大的向往和热爱,在你的身上,依然有我们看重的执着和自信,而它比这次选拔的结果更能决定你的未来。
高远的目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驱动力来源。即便当时的具体目标没有实现,这一段为了宏大目标而努力的经历,也会深深烙刻在孩子的心中,内化成TA的性格与习惯。
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每当遇到挑战的时候,孩子都可能会自动调出这一套“体系”,来帮助自己攻克难关,最终取胜。
我们强调“多”,正因为我们希望用一套跨越“优”与“劣”二元对立的评价体系,去拥抱在你们身上体现出的多种可能。
跨越“优”与“劣”二元对立的评价体系,去寻找孩子身上的多种可能,这正是近几年来一线城市的家长们所追求的教育效果。
为了这样的效果早日达成,人们不断地学习关于多元智能的理论,也不断地为孩子寻找可以挖掘其身上独特才能的机会。各种各样的艺术、音乐、体育和自然教育类的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
但是归根结底,我们需要记住,尊重孩子的天性,善于看到他们努力之后的状态,发现他们失败背后的收获,可能才是最关键的钥匙。
希望你将这偶然的挫折视为考验而非拒绝,视为细雨而非凛风,最重要的是,将它视为向内检视自己,重新出发,迎向新天地的契机。
希望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及时调整心态,不要让一时的失落否定你成为英雄的可能。
在各种各样关于“成功要具备什么素质”的或真或假的研究中,最被认可的是“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最典型的特点是,将“失败”看做“我还未成功”。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维方式。
过去,有大学生为一次四级没有考过而跳楼自杀,更有无数考生为了某个学校落榜而一蹶不振。今天,我们有义务去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并认真告诉他们:
不要让一时的失落否定你的价值,不要因一次结果而有损你成为英雄的勇气而自信。
以下是这封信的原文:
亲爱的同学:
感谢你报考北京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在你的表现中,我们感受到了你对北大的热忱,看到了在你身上诸多美好的可能性,也读懂了你对自我的认知和对未来的理性选择。
尽管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未能通过本次自主招生选拔。然而请你相信,这是一个无关乎成败的结果判定,我们依然珍视你对北大的向往和热爱,在你的身上,依然有我们看重的执着和自信,而它比这次选拔的结果更能决定你的未来。
这个世界有时看似分明:有竞争、就会分出先后;有选择,就会意味着一部分人欢笑,而另一部分人失落。
而当你有一天能定义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这个世界就是你自由驰骋的天地。
因此,请你相信这样的结果,无关才华的高下,亦不应当有损于你为梦想拼搏而怀有的勇敢与能量。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还不够完美:你正为你的梦想付出血汗和眼泪,而我们也正在不断打磨自己的人才评价体系与选拔机制——多维量才,多元选才,多渠纳才。
自主招生即是北大在选拔学科特长突出、具备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方面的一项探索。
我们强调“多”,正因为我们希望用一套跨越“优”与“劣”二元对立的评价体系,去拥抱在你们身上体现出的多种可能。
我们想成为一张足够广阔的天幕,好承载起足够璀璨的繁星。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彼此都需要学习。
亲爱的同学,希望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及时调整心态,不要让一时的失落否定你成为英雄的可能。
我们相信,你对北大梦的孜孜以求,将一直是我们关注你的理由,也会是你在考场所向披靡的动力。
我们期待,在一个月后,看到始终没有放弃、始终咬牙拼搏的你。
我们希望,在燕园最美的秋天,和你相会。
我们也愿意为你提供心理调适、学习辅导、报考咨询等服务。
亲爱的同学,希望你将这偶然的挫折视为考验而非拒绝,视为细雨而非凛风,最重要的是,将它视为向内检视自己,重新出发,迎向新天地的契机。
而我们在这封信中祝福你,正是因为我们坚信你终将变成更好的你。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这封信不仅仅适合送给落榜的学生,也适合在我们每个人追求远大目标而暂时落败之时来学习。因为它不仅仅是安慰和鼓励,更提供了有力的思维方式,这是一封强者给强者的信,其意义远超过一张“好人卡”。
给孩子读这封信,看看他们怎么想,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们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