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全省法院近80%的干警在基层,近90%的案件在基层,打牢基层基础意义重大。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省法院)紧紧围绕省委能力作风建设相关部署,以锤炼“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优良作风为主线,坚持强基导向,着力把基层基础建设落到实处、把基层提质增效落到实处,持续加强能力作风建设,以目标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考核化的务实举措,贯通上下级管理,推动黑龙江省各级法院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
一、抓好“三争”晋先,把争的理念贯通到基层
省法院充分发挥省级行业系统指导带动作用,立足司法审判主责主业,谋实“三争”晋先目标,构建“任务一致、步调一致、效果一致”的目标管理体系,引领三级法院向先进看齐、向先优迈进。全面对照最高人民法院指标体系,聚焦优势指标,确定42项“争站位”指标,巩固成绩、争建新功,推动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聚焦落后指标,确定49项“争晋位”指标,合力攻坚,补齐短板,推动三级法院审判质效基本面总体良好。以发布“红黑榜”的形式每月公开晾晒指标,达标上红榜,未达标入黑榜,让三级法院的排位、优势、差距一目了然,激励三级法院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逢旗必夺、逢先必争、逢奖必拿”。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省法院有20项指标位列全国前列,有18项指标脱离后进,“三争”晋先激励效果初步显现。
二、抓细数据会商,把问题导向贯通到基层
省法院充分发挥“数据革命”驱动作用,通过审判管理数据会商机制,精准发现基层问题,把问题细分到各层级法院,明确整改要求,精准解决基层法院审判质效不优问题。聚焦案件质量不高,在全省法院系统大力加强“四类案件”监管力度,重点解决基层院庭长“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问题;聚焦案件效率低下,大力开展长期未结案件清理,着力解决基层法院久拖不结、久拖不执、久押不决问题;聚焦案件效果不优,大力提倡“一次性”解决矛盾纠纷,着力解决基层法院机械司法、就案办案、程序空转问题;聚焦审判数据异常,大力整治“反管理”现象,人为干预、美化数据,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问题。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省法院系统清理超12个月未结案件710起,超期案件占比同比减少0.154个百分点;案件比提升至1:1.51,彻底摆脱全国排名靠后局面,推动基层法院以最少程序解决矛盾纠纷。
三、抓牢“双通报”机制,把审判管理贯通到基层
由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有利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行政诉讼制度,也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省法院充分发挥审判管理保障作用,深度运用“一张网”建设成果,健全完善全省法院、法官双通报管理机制。优化审判指标。修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删减8项指标,着力为基层法院“减负松绑”。运用大数据科学测算指标运行合理区间,明确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值,精准指引基层法院工作提质增效。层层传导压力。每季度“拉大榜”排序通报全省法院、全体法官审判质效,通过全省法院一体排名,层层压实司法责任,推动实现“个体强、条线好、整体优”。强化结果运用。将“双通报”结果作为评价三级法院领导干部和法官的主要绩效重要方面,为提职晋级、表彰奖励、确定薄弱基层法院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省法院系统调解率、审限内结案率、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上诉案件移送时间等指标同比向上向好,“双通报”激励制约机制作用进一步凸显。
四、抓实领导包联,把督导指导贯通到基层
省法院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引领作用,建好用实领导“包联面对面”机制,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做到省法院领导每季度包联督导中级人民法院系统全覆盖。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照省委工作部署,制定包联督导重点任务清单,逐项督导指导,帮助基层法院解决困难。深入实地查找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持续跟踪下级法院问题整改,达到“问询一事、警醒一片”的督促效果。加强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建设,选定4个国家级、6个省级薄弱法院,采取实地调研、定制方案、蹲点帮扶、对账销号等举措,助推薄弱基层法院迅速走出困境,扎扎实实做好基层建设。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省法院有7位领导先后开展实地包联督导16次,发现问题31件,实际解决问题12件。其中,国家级薄弱法院双鸭山市岭东区法院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已基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