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91产品
91产品致力为产品新人、产品经理等广大产品爱好者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平台,分享产品设计、交互设计、产品运营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产品  ·  小红书图文矩阵拆解 ·  22 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为什么好的产品经理极度稀缺? ·  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月薪15K和25K产品经理的区别在哪?这是我 ...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牛逼的产品经理都擅长做一件事情:讲故事 ·  3 天前  
91产品  ·  小红书平台玩法 & 运营规划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91产品

SaaS独角兽成长秘籍:40%法则+7步走战略

91产品  · 公众号  · 产品  · 2017-03-16 20:57

正文

91运营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编微信号:gaojier91入社群

  • 每周91公开课,91风暴,全员参与,实际案例实际分析

  • 问题答疑,你提问题我解答

  • 行业专场,互联网金融,电商,新媒体运营等专场

  • 各地分站交流

  • 资源及人脉共享

  • 其他的。。。。

欢迎各行业互联网运营达人加入我们91运营大家庭,会运营的人都来这里了!

导读: 如何判断一家SaaS公司是否健康?如何打造一家SaaS独角兽公司?本文用数据告诉你。

正文

  • 如何判断一家 SaaS 公司是否健康?

  • 如何打造一家 SaaS 独角兽公司?


对于这两个问题,你肯定已在各种地方看了各种各样的经验分享,本文或许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思考与角度。


Brad Feld 是一位企业家、风险投资机构 Foundry Group 的常务董事,同时也是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的联合创始人。他在一次投资会议上听到另外一位资深投资人的一个观点:


判断一家 SaaS 公司是否健康其实很简单,你就看它是否满足 40% 法则就行了。


包括 Brad Feld、硅谷顶尖风险投资者 Fred Wilson 等在内的很多资深投资人都在不同地方表达了对 40% 法则的认同。


何为 40% 法则?


所谓 40% 法则,就是 增长率+利润率之和要达到 40% 。满足上述法则的 SaaS 公司才算是一个比较健康的公司。


根据这个法则,如果公司增长率为 20%,那么公司利润率需要达到 20%。如果公司增长率为 40%,那么利润率可以为 0% 。如果增长率为 80%,那么利润率可以为 -40% 。如果你的公司能做到增长率与利润率之和大于 40%,那么你就可以暗自窃喜了。


*这个法则适用于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 SaaS 公司。


有了这个 40% 法则,我们应该就能更好地理解在《 SaaS 从业者必读:一文读懂如何衡量与优化 SaaS 公司的关键指标》这篇文章中所说的增长率对现金流影响的那张图的含义了:



上面这张图显示,增长率越高,现金流槽就越深。到实现正现金流时,现金流增长曲线就会越漂亮。而根据 40% 法则,增长率越高,公司能承受的负利润率也就越高,而增长和盈利的平衡点就在于这个神奇的数字:40%。


我常听到一些规模不大的 SaaS 公司的创始人这样说:“如果我们降低增长率,我们很快就能盈利。”


这么说基本是没错,但如果真的为了追求短期盈利而减缓公司增长速度的话,那么公司便会长时间无法做大做强。


如何打造一家SaaS独角兽公司?


对于 SaaS 公司,不妨遵循风险投资机构 Battery Ventures 的合伙人 Neeraj Agrawal 所倡导的 7 步走战略去进行规模化扩张。因为根据 40% 法则,如果增长率足够高,公司能承受的负利润率也就越高,公司面对的现金流压力可以通过融资的方式来缓解。


要打造一家 SaaS 独角兽公司,公司必须要保持有节奏地高速增长,如果过度追求短期利润而放缓增长速度,公司想挺进独角兽俱乐部无异于痴人说梦。


下面看看 Neeraj Agrawal 倡导的7步走战略究竟是什么:


如何打造一家 SaaS 独角兽公司?在我做 SaaS 投资过程中,我曾无数次被问到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又特别难回答。我肯定,当登山运动员被问到是如何攀越一座有一座山峰的时候,他们肯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除了做到一步一个脚印之外,你还要将旅程分解为一个个不同的阶段性目标,分别攻克。


你无法一天之内就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同样,你也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打造下一个 SaaS 独角兽。你需要缩小你的注意力范围,要清晰地知道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然后不顾一切达到那里。


一家 SaaS 公司要想成功、并最终成长为独角兽,要经历七个关键阶段,这七个阶段基本是按照公司的 ARR(年经常性收入)规模来划分的,可浓缩为 T2D3(triple、triple、double、double、double)。每个阶段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第一步: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PMF:Product Market Fit)


这就需要精准地找到并聚焦客户的痛点所在,然后确保自己的产品能精确解决客户的痛点。


很多创始人问我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我的方法就是和相关领域潜在客户或客户去聊,听他们亲自描述痛点究竟是什么。


如果你在一个行业的客户群体中反复听到 1-2 个痛点,而你的产品恰好能解决这个痛点的时候,那么你离 PMF 就不远了。产品一旦出来后,你很容易就能判断产品是否真能解决客户痛点,并让客户从中受益。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产品解决的痛点必须位列目标客户痛点列表中的 Top 1 或 Top 2


第二步:ARR 达到 200 万


在这个阶段,公司签下的客户基本都是创始团队成员完成的。这个阶段的重点要放在确保搞定的客户是你真正的目标客户,同时要完善销售言辞和销售漏斗策略。


完成这一步大概需要 1-2 年的时间。


第三步:ARR 增 3 倍,达到 600 万


要达到 600 万的 ARR,我发现 SaaS 公司创始人通常会选择两种不同的方式。


第一种是走“英雄主义”的路线,即公司新签的大部分客户依然由公司创始团队成员完成,这种方式其实是很难规模化扩张的。


第二种是采用“销售机器”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一开始比较难,但我是比较推荐这种方式的。采用这种方式的话,你需要招聘一位既能搞定订单又能培养人才的销售副总裁,再招 10 个左右靠谱的销售人员,让他们帮助公司实现这一阶段的 ARR 目标。


第四步:ARR 增 3 倍,达到 1800 万


到了这个阶段,就好比你登山过程中达到第一个大本营一样。这时,续约和客户推荐能帮你签下新的客户,这个阶段大概有 20 个销售,其中大概一半是能火力全开的高效销售。这时你需要在销售副总裁下面再加上一层销售管理人员结构。


这对于公司创始人/ CEO 也是非常难的一个阶段,他们早已不自己销售产品,离一线销售人员也越来越远,但这也是创始人/ CEO 成长最快的一个阶段,他们现在需要做的的是培养人才、把握好大方向以及如何获取真正的大客户。


公司未来规模化扩张的种子其实也在这个阶段种下的。根据我的经验,在销售体系内顺利加入第二层销售管理人员结构是 SaaS 公司要经历的最困难的一个阶段式里程碑之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