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译言
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俄白外长发声:共同抵制! ·  昨天  
参考消息  ·  过半乌克兰人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英媒:欧盟要强迫中企转让技术 ·  4 天前  
卢克文工作室  ·  直降200+!双12预算必须有它!超软超舒服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言

我们仍然是一只需要被梳毛的猴子

译言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1-08 12:08

正文

点燃、沉浸、出窍

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这个伟大时代的壮丽符号,叫互联网。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卓越的创业者、商界领袖和思想者,他们的眼界和思索、学识与实践,共同构筑着这个时代斑斓画卷的基石。为此,网络智酷和多家机构正在筹备“向时代提问——中国互联网思想者大会”,同时,14位互联网大咖联袂策划的14场系列预热沙龙正一一呈现。 


上周六,2016年的最后一天,由译言网、东西文库创始人、CEO 赵嘉敏担当策划人,从自身的小事谈起,为大家一步步剖析了“社交进化”这个大主题。


人类社交圈的最佳规模是多大?

社交进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分别什么特征?

互联网语境下的社交,从进化上来看,有哪些变化?反过来给人带来了哪些改变?

人与人的社交关系产生变化之后,又会在社会、文化、文明层面上产生哪些影响? 


且听赵嘉敏如何理解:

2017年互联网思想者大会预热沙龙

社交进化:焦虑?焦虑个毛啊!

赵嘉敏

转载自 网络智酷


今天这个题目确实不想讲太大的话题,社交进化这个主题太大了,还是从自身的感受开始讲起,就是焦虑。前一段时间我其实挺焦虑的,大概是12月初开始持续了两周左右。为什么焦虑?

 

我不想讲具体焦虑的事情是什么,因为会有各种各样的焦虑,但当时确实觉得我算是一个心比较粗的人,属于神经比较大条的,从来没觉得自己会焦虑,甚至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中年危机,真的。但是这次突然感觉好像自己有中年危机了,当时真的是吓了一跳,因为不知道自己进入中年危机的状态以后会持续多久,听别人的故事说有的中年危机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来。还好,我大概是用了两周时间,跟我的一个朋友宣告我的中年危机结束了。这么一段经历就让我想起来该来讲一讲,所以就从焦虑开始讲。

 

只有一百五十个好友 


这段时间我们正好在做一本书,是邓巴教授写的,叫做《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大家应该都知道邓巴数,说的就是一个人能够处理、打点的好友上限大概是一百五十个人左右,我们也来做一个测试,大家可以看一看自己的Contacts到底是多少个。

 


不管大家手机微信里面的Contacts有多少,一个基本的结论是,哪怕是在网络社交的环境之下,我们能够handle(处理)的好友数量仍然是一百五十个,不管是Facebook还是微信都有这样的统一数据。当然,微信的没有公开。

    

说到这本书,为什么邓巴会得出这样一个数字?他认为这个是跟人大脑皮层的面积有关系。他做了二十几个灵长类动物的调查,就是调查这些动物的族群大小,包括大脑新皮层的面积,最后画了这样一张图。

 

 

族群的大小是和大脑新皮层的面积成正比的,这又是为什么呢?邓巴教授认为这是因为人类、灵长类动物或者高级社交动物之间维持族群的时候需要去做社交,这个社交行为在灵长类动物表现出来的就是梳毛,可以增进感情、结成团队,通过这样的过程才能维系这个族群。

 

每天花在梳毛上的时间其实是有限的,一般来讲,大多数的灵长类动物要花百分之十的时间用来梳毛,人类可能早期也要这样去梳毛,就像猴子一样,但是后来人类为什么从这些动物里面脱颖而出了呢?大家都归功于语言的诞生,但是语言的作用是什么?

 

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一番解释,邓巴教授认为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梳毛的替代品,非常廉价、非常有效的替代品。因为你给一只猴子梳毛得梳上半天才能获得这种愉悦感,但是如果我们之间用语言来沟通的话可能很有效、很快地就可以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而且语言可以一对多,梳毛只能一对一。可能同时给两只猴子梳毛还有可能,三只就不行了,语言至少可以一对多地进行沟通。

 

后来也有社会学的研究发现,语言这种心理上的梳毛行为也不适合大的群体,一旦一个群体超过四到五个人就会自然地分群。比如我们参加一个特别大的社交场合,人们肯定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每个小群可能也就是三到五个人,所以语言本身的形式不是那么有效,邓巴教授认为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廉价高效的梳毛替代品。

    

好友的定义是什么?


今天来看不管是线下社交还是在线上社交,基本都符合这样一个同心圆的规律,闺蜜数可能只有不超过五个,我们叫做handful,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至交就是比较亲密的朋友,可以谈一些比较深入的话题,人生理想应该是十五个,亲朋圈是五十个。



好友的定义是什么?这里我们要稍微做一个说明,现在普遍采用的定义是如果你在大街上遇到了的话可以很自然地一起吃个饭,不会感到尴尬。今天我们的现实当中吃饭就比较随意了,遇到陌生人也可以吃个饭,很多时候其实是个客套话,但是如果真心实意地说我们可以一起吃个饭,不必有任何的犹豫和尴尬,这个就算是你的好友。

 

当然,这是比较普遍的定义,也有一些其它的定义。平时脑子里面能够想起来的大概在五百个,还有记得的,什么叫做记得的?咱俩碰面之后觉得咱俩在哪块遇见过,可能在哪个活动上见到过,这样的也就是一千五百个。我的手机里面一千六百个大概就属于这个范畴,刚才那位是一百四的可能就是好友,四千的这位朋友已经远远超出这个范围了,但是没关系,不是说超出这个范围就不正常,稍候我们还会谈到有些人的联系人数非常的多,这样的节点会有什么不同。


网络时代的包裹邮递实验


除了个人的好友数之外,社交网络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我们都知道原来有一个六度分隔理论,就是你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中间的间隔应该是五个人,通过五个人就能找到那个人。以前线下也做过这个实验,包括最有名的包裹邮递实验,我给你一个包裹,你把它从美国递到意大利,那个人是你根本不认识的,通过什么途径就可以递过去。以前线下做过这个实验,所以六度理论当时也是比较盛行的。



网络时代我们不需要这样做实验了,因为好友数一眼就可以看到,实际上是可以算出来的。Facebook今年2月份自己做了一个算法,最后算出来的数字是三点五七,换句话说,平均来讲你跟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如果通过社交网络的话,通过这种好友关系,大概三到四个人就可以碰到他。微信没有公开,因为微信都很神秘很低调,但据说会比这个数更小一点。当然,每个人还是不一样,比如扎克伯格自己应该是三点一几,Facebook首席运营官大概是二点九几,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


强连接提供资源,弱连接带来机会


另一个概念就是强连接和弱连接,刚才我们画的这个圈里面可能一百五十个之内算是强连接,越紧密的连接越强,之外的可能叫做弱连接,就是你跟他的关系并不是那么亲密,生活和工作上的交集并不是那么多。但是有一个很有名的理论,弱连接非常的有价值,为什么?就是因为你的强连接跟你的同质化的程度会比较高,所以很多新的机会、新的想法往往来自于弱连接。



这个是格兰诺维特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表的论文,国外的社会学研究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早,调查了大概几百个,后来就说范围太小太窄,主要是研究领域,得出的统计数据是等你找工作的时候工作当中有百分之十七的机会是来自于你的熟人,但是有百分之二十八的机会是来自于你的弱连接,跟你不是那么熟的人。这个是很有名的结论,不管是找工作还是找对象,其实更多可能的机会是来自于你的弱连接。清华大学的罗家德老师把这个发表成了另一句话,就是“强连接提供资源,弱连接带来机会”。资源化就是做什么事需要有熟人一起来做,但是你的新的想法、新的机会往往是来自于弱连接。

    

和强弱连接平行的一个概念就是结构洞,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强弱连接是从自身的角度来看,结构洞是从网络结构的角度来看。因为我们都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社交网络,不同的社交网络之间其实是有一些分隔的,就是不相交的。

 


这些Gap(间隔距)叫做结构洞,但是之所以所有的社交网络最后都会连成一大片,就是因为有一些节点会把不同的子网络连接到一起,这个就是中间的那个红的节点。学术上把它叫做Bridge,其实这个名词写得非常好,叫做Entrepreneur,就是创业者节点。为什么叫做创业者节点?我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体会得也非常明显。最早我是做工程师的,工程师不是这种节点,比较nerd,我在手机只有几十个联系人,但是需要很多新的东西激励你、刺激你,你就必须拓展你的人际网络和社交的面,所以逼迫你要成为Entrepreneur的节点。

 

当然,有些职业天生就是这种节点,比如媒体人天生就要接触非常多的人,这些人其实本身就是Entrepreneur。为什么过去几年当中看到了非常多的创业者是媒体人?因为我周围有很多媒体的朋友,经常听到这个媒体朋友创业了、那个媒体朋友创业了,罗振宇、王羽泉都是这样的媒体人,他们本身就有先天的优势,这是结构洞从社交网络给我们的一些启发。

 

线上社交衍生品表情包的出现   


线上的社交到底对我们有没有改变?还是说只是我们线下和线上的一个设备?从目前的各种情况来看,似乎是改变不多,很多时候还都是熟人社交和线下社交,虽然我们也有很多线上的陌生人社交,但是总的来讲改变不多。我这里就举两个例子是有可能改变的:一种就是表情包,表情包应该是线上社交衍生出来的东西,我们懒得打文字了,或者不知道该怎么敲文字了,我们就发一个表情过去。

 

刚开始我觉得这个表情包是语言再一次进化,就是语言又一个比较廉价高效的时髦工具,新认识的朋友往往先发一个笑脸,你可以说它没包含什么含义,也可以说包含了很多含义,反正是尽在不言中。可能我现在有一种强迫症,说完一句话要想要不要发一个表情过去,微笑还是大笑都成为了一种强迫症。这是语言进一步进化成了更有效的时髦工具,但是后来我就发现有不少朋友从表情包衍生出来了一种叫做斗图的行为,你们都斗图吗?



而且因为这个可以发展成很亲密的朋友关系,你也有这个图?我也有这个图!变成很有名的哈斯圈了。我自己不斗图,但是我听网友说觉得挺好玩的,斗图本身发展成了一种社交的行为。再就是陌生人社交,这个确实是原来线下社交不太容易达成的,就是线上新产生的陌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其实反映了一种反线下社交的东西,这个图上的英文如果大家能看懂的话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意思就是陌生人觉得我很安静,我的最好的朋友觉得我很好动,表达了对线下社交复杂性的无力。

 

因为线下根本的目的是要彼此梳毛,做到彼此情感上的安慰,但是这个过程很可能是相对比较复杂的,每个人之间的经历想法不同,其实很难做到我跟你之间能够比较有效地梳毛。这可能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今天的复杂性,毕竟和动物不一样,动物是给你梳梳毛、挤挤疖子、抓抓虱子,让你获得生理上的愉悦感,但是对人来讲心理上的愉悦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很多人会有社交恐惧症,线下社交恐惧症表现在我不愿意交往,不愿意跟外面的人沟通交流。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这种阶段,我自己也有这样的阶段,我不光是close friends是handful,我的整个交往圈子就是handful,这样就会从线上获得比较轻松、比较简单的社交关系。当然,再进一步发展的话可能就变成了约这种简单的社交或者梳毛,可能也是另一种演化。

 

“虚拟现实”,VR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社交体验

  

最大的冲击可能就来自于我们16年谈的最多的一个词“虚拟现实”。不知道大家对虚拟现实怎么看,我们听到的更多的可能还是一种视觉上个人体验的改变,觉得它会是3D电影的升级版,实际上对未来的社交来讲,为什么微信一直在说VR会颠覆掉、革微信的命?因为VR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社交体验,怎么讲呢?


 

VR里面最重要的仍然是分享,今天我们分享的是信息、语言、文字、音频和视频,但是VR分享的是体验,我看到了就实时分享给你、听到了就实时分享给你,触觉感受到了也实时分享给你,这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如果能够很方便地分享一下,好比人有了复眼,很多双眼睛就可以同时看到不同的图像,或者有很多双耳朵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还有很多的感知器官,哪怕不是同事,你能够随时地接收别人传给你的感知的话,你的想法、你的意识都会因此产生改变。

 

很多科幻电影里面讲外星人有Hive Mind,就是“蜂穴思维”,比如蜜蜂虽然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但是它的整体行动好像是有一个统一的意志来指挥。很多看过科幻电影的应该都知道,包括《独立日》里面的也是这种思维。我们一直在说外星人是这种蜂穴思维,我们人类自己有一天可能也会通过VR建立这种Hive Mind,可以实时地跟别人分享你的感受。不一定是全体,可能会是一个小的群体、一个社交圈,哪怕就是你和Close Friends,这是将来带给我们社交最大的改变。

    

语言是梳毛的廉价替代工具,但是文字怎么办?


回到语言这件事情上来,我们说语言是梳毛的廉价替代工具,但是文字怎么办?我们说语言的时候往往会把它和文字混为一谈,其实文字和语言是两件事。最早的时候文字和语言是分开的,猿人可能会叫一叫,或者是简单的发音,那是不对应文字的,文字就是用一个图像去表示一个意义,最早用在记事和祭祀这种场景之下,并不和语言对应起来,到了后来才和语言对应了起来。

 

今天我们对文字有了一个很尴尬的状态,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越来越不喜欢读文字,或者觉得读文字越来越不太舒服了,我自己是有这个感受。虽然我一直觉得文字很重要,毕竟看文字不如看视频或者看图片,因为看文字需要调动逻辑的细胞来做这个分析,每次读文字都会觉得特别累,哪怕就是今天在手机上面看一篇超过一千五百字的文章可能就会觉得有点难看进去了。



将来文字可能又要跟语言分开,这个纯粹是开脑洞,不说也好、想像也好。右边的那张图是作为工程师的代码,因为代码是非常清晰的逻辑,一般来讲没有歧义,不会有歧义的文字结构。另一种就像科幻小说里面描述的女医生的故事,没有读过特德·姜的小说的话强烈建议大家去读一下,大概有十几篇吧,每一篇都是非常的棒,而且都是短篇,没有写过长篇。明年有一部大片叫《降临》,剧本就是根据这个女医生的故事改的。

    

大家都没读过,所以我花点时间跟大家讲一下。里面有一个外星人叫做“七只仝”,它们的文字是像画一样的东西,可以画成很大的一幅图,但是语言和人类的类似,都是顺序表达。为什么现在我不爱听音频?因为你只能从头听到尾,但是文字是另一种东西,你可以一目十行,哪怕是一篇四五百字的东西扫上一眼可能用不了,二十岁的时候可以用五秒钟左右的时间,一页纸基本上就可以扫完,甚至里面的重点都能知道,现在就容易退化了。

 

文字是有这样的特点,包括前一段时间微信圈里面流行的一个小游戏,其实汉字的文字次序是无关紧要的,大家可能都收到过这个小的东西,就是一句话里面的文字是颠三倒四的,但是依然能够把这句话很顺畅地读下来,完全知道这句话在讲什么。文字是有这个特点的,有着定形处理的潜质,但是声音不行、语言不行。“七只仝”的文字是画来画去画成一大团,同时文字的意义和语言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文字可以理解为一种推演和预测。所以这个主人公本身是一个语言学家,知道“七只仝”的文字和语言恐怕是分开的。将来人类有没有可能文字和语言再次分开?会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文字可能是另外一种作用,语言更多的就是我们的梳毛社交,会不会是这样?

    

为什么我自己认为两周之后自己的中年危机就结束了?因为我找到了《第九区》的主编跟她聊,工程师的性格有的时候比较难改变,我不太擅长社交,也不太爱跟人聊,但是因为郁闷了、焦虑了,所以跟她聊了一下午。回去以后我的焦虑感好像就消失掉了,肯定也是因为一些问题想明白了。

 

我们仍然是一只需要被梳毛的猴子


这个事情给我的感触是,很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这种面对面的沟通、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梳毛。《第九区》开篇的封面文章就是根据我们刚才提到的那本书写的摘要,里面就提到了一个很有名的案例。一家公司在一百五十个人左右,罗振宇也老是拿这个书说事儿,《罗辑思维》里面也有提到扁平化管理,这个公司大概就是一百五十个人左右,平时沟通得非常好,很有效率。搬到了新的办公室之后突然发现效率大幅度地下降,大家沟通也不顺了,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找了很久找到了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新的办公室的设计师觉得他们原来的那个午餐三明治的饭厅太浪费所以就去掉了,大家在工作岗位吃午餐有没有问题?恰恰是去掉了咖啡机旁的闲聊,特别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协作和沟通。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也不管将来是不是虚拟现实的社交能够成为可能,我们作为一个生物的人和社会的人,仍然是这样一只需要被梳毛的猴子。

    

最后打个广告,这是我们《第九区》之前的三期,从《避难所》到《虚拟现实》和《社交理毛》,下一期可能关注人工智能的问题。


《第九区》系列 Mook 正在书店热销

邓巴著作《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中文版即将由译言东西文库出版,敬请关注


金日

惊喜

惊喜单品:购买《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中文版(预售),赠送《第九区·社交理毛》


惊喜时间:截至1月9日 18:00


活动详情:优惠 | 唯有读书,能给 2017 一个聪明的开始

进入译言书店,金日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