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纳米人
最新、最全、最前沿的纳米资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方空间  ·  新作︱南川石舍:不寻常的自然 / ... ·  昨天  
建E室内设计网  ·  审美提升 | Studio Asaï 野兽派的细腻 ·  昨天  
gooood谷德设计网  ·  南大建筑钟华颖工作室|靖江滨江新城长阳邻里中心 ·  2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华南理工新作|云南思茅一小古城校区 ·  3 天前  
有方空间  ·  新作|井冈山演艺中心提升改造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纳米人

Nature Index 到底是给谁看的?

纳米人  · 公众号  ·  · 2018-01-20 08:20

正文


一周前

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出炉

全球100强中

中国高校全军覆没

惨不忍睹

业内噤若寒蝉

网络上消息全无

昨天

Nature Index

全球高水平科研机构排名出炉

却新闻不断

捷报频传

中国高校成绩惊人

这个榜单

真真是亮瞎了我的狗眼

吓我都不敢说话了

请大家自己看吧

全球科研实力总排名100强(机构)


全球科研实力总排名

100 强中有14个来自中国

这比ESI中的1个

好看多了

而全球高校化学科研实力排名中

100 强有25个来自中国

尤其是

化学科研前十强中

中国竟然有5所高校入选

全球化学科研实力总排名100强(机构)



数据明显告诉我们

中国只是在

整体科研实力不够强

但是在高水平科研领域

还是表现得优秀的

还有就是

什么时候

中国化学科研实力

强大到这个地步了

把哈佛、伯克利、剑桥、牛津都超过了


那为什么一批一批的人

出国留学

又一批一批的

从海外引进青千

国内这么多优秀资源不用

偏偏要喜欢海归

如果只论数据

数据应该是没错

但是不可避免地让我们

产生了错觉

自己无法相信

却又那么真实的错觉

这个Nature Index

到底是什么来头

和ESI有什么过节

偏偏要和它对着干

同样是全球科研机构排名

两份数据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是为什么呢

说来就话长了

让我们从头说起

2005 年开始

自然出版集团NPG

就弄了一个粗暴的指标NPI

NaturePublishing Index

NPI 用于统计

Nature 系列刊物上的论文

按作者所在国家和机构计数

简单累加后得到排名

由于NPG在基础科学的地位

NPI 一经推出

就风靡中国

全球科研实力总排名100强(机构,2013年NPI)


自娱自乐久了

好像也没什么意思

于是,到了2014年

NPG 又弄了一个新的评价指标

Nature Index (NI)

NI 的定位是

优质研究综合指标

也就是说

NI 只统计高水平的研究

评价的是全球最顶级的科研

这调调一下子就起来了

为了显得公平公正

NPG 郑重地邀请

独立专家组评选顶级期刊

首先,由Nature期刊编辑

指定68名专家组成员

专家组成员必须很牛

发过很多文章

然后,每一位专家组成员

按照口碑列出他们觉得

最牛的10个顶级期刊

没有量化指标

完全靠感觉

据说NPG还向全世界

优秀科学家广发英雄帖

评选优选期刊

邮件发出去100000封

是十万封哦

却只收到2800份回信

想想还是挺尴尬的

Anyway

反正最后

他们 确定了68种期刊

其中有17种

来自Nature系列

NI官网声称

在JCR中

这68种期刊不到收录总数的1%

但贡献了接近30%的引用量

可见含金量还是挺高的

NI 提供三种计数方式

第一种是AC

简单计算所收录的论文中

作者机构和国家出现的次数

第二种是FC

将每篇论文总分记为1

假定每位作者贡献均等

按作者机构和国家计数

第三种是WFC

考虑到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中

论文比例过高

大约是其他领域的5倍

将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期刊权重

下调到0.2

一般而言

WFC 排名相对更客观

在NPI时代

全球科研机构百强榜单上

中国机构屈指可选

中科院各个单位的

单独数据也会挂出来

自从新的NI推出以来

国家排名榜上

中国一直是第二

位居美国之后

机构排名榜上

中科院系统一直

稳坐第一把交椅

百强榜单上

中国机构显著增加

有人说

中科院这么大个系统

参加排名拿了第一也没意思

这我就要说句公道话了

德国马普学会不也这样吗

印度技术研究院

西班牙国家研究院

不都这样吗

他们怎么没拿第一呀

和ESI相比

Nature Index 对中国

真是太友好了

那么,ESI和NI

有什么不一样呢

第一点

ESI 涵盖了22个专业领域

几乎包括了所有学科

而NI仅包括四大领域

化学、物理、生物、地球与环境

第二点

ESI 以WOS数据库中

12000 多种学术期刊为基础

而NI数据来源

仅68种期刊

第三点

ESI 评价指标有6个

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

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

热点论文、前沿论文

而NI评价指标比较粗暴

就是作者、机构、国家

简单加权统计

Nature Comm 和Nature权重一样

Chem Comm 和JACS、PRL权重一样

对于标榜高水平评价指标的

Nature Index 来说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2018年

NI 竟然还赤裸裸地

新增了一个NS排名

这是赤裸裸地呼吁大家

要多发NS的节奏啊

不过

NS 排名至少告诉我们

一个事实

就是我们发表的NS

数量还远远不够

远没有到

所谓的“狂刷”NS的状态

那些随随便便鄙视NS的人

还不够格

毕竟

不是谁都可以

随随便便NS一回的

全球科研机构NS总排名100强(机构)



难怪有人评价说

如果SCI是个囚牢

那么NI就是一把新的枷锁

虽然如此

统计本身 还是可靠的

数据本身没有错

很形象地说明了

中国科研条件和水平

在不断提升

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要不然

也不会有那么多国际合作

不会有那么多留学生

选择回国

那么多海外华人

频繁地回国捞金

如果说有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