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青评论
中国青年报评论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话区块链  ·  以太坊和Solana哪个更像当年的EOS?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怎么提升自己的能量? ·  23 小时前  
疯狂区块链  ·  如何才能不返贫?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今年楼市不会好的三大原因 ·  2 天前  
二郎专注互联网  ·  小白不知道的 web3空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青评论

7座车塞25个娃,满足上学需求才能根治“黑校车”

中青评论  · 公众号  ·  · 2021-02-03 20:12

正文

摘要

中青评论

将安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日前,《新华每日电讯》曝光了广西、内蒙古、贵州等地的“黑校车”现象。据报道,“黑校车”集中在一些城郊和农村学校附近,尽管相关部门屡次开展整治行动,却屡禁不止,受访人士建议,还应疏堵结合,正视基层实际需求。

“黑校车”普遍存在严重超载的问题。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某小学放学后,有两辆五菱宏光“面包车”分别接走了10名和8名学生,甚至一辆仅有狭小乘坐空间的电动三轮车,居然搭载了6个学生,甚至还有7座车里塞了25个孩子——这样的车行驶在道路上,尤其是弯道很多的山路上,怎能让人放心?

客观上说,校车存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一些家长即使明白“黑校车”有危险,但迫于现实,也只能暂且让孩子乘坐,解决眼前的问题。受过去“撤点并校”的影响,一些学生的家庭住址离学校较远,而符合规范的安全校车数量太少,难以顾及一些较为偏远的村镇。一些“黑校车”司机通过躲避监管,为了赚钱铤而走险。

要彻底决绝这些顽疾,不做到统筹资源,提供强力校车资源支持,恐怕是不行的。对此,首先应该由政府部门牵头,未雨绸缪,摸清校车资源匮乏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校车供给与调配工作,尽量照顾那些急需规范校车的偏远地区。将安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决不能任由“黑校车”危及学生安全,这是基层政府的分内之事。

相关部门在提供更多校车资源的同时,更要不断加大查禁“黑校车”的行动力度。一些“黑校车”司机为了躲避检查,可能会跑到更加偏远与贫穷的地区继续这份“营生”,那些地区往往成为监管的死角。面对监管黑校车存在的执法难、不能全面监管的问题,有关部门应集中力量,开展多部门联动执法,形成监管合力,对这些地区进行专项整治。

校车安全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国家已经在2012年4月正式实施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明确提出“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是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责任”。面对那些造成未成年人死伤的“黑校车”事故,基层政府理应深感痛心,并找到根除顽疾的办法,逐步消除这一巨大的安全隐患。

撰文/黄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