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期待!就在今晚! ·  昨天  
新华社  ·  这就是尔滨! ·  昨天  
澎湃新闻  ·  爆火后,DeepSeek首次公开辟谣 ·  2 天前  
新华网  ·  官宣!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揭晓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今年的两会热点你真的看懂了吗?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15 23:39

正文

今天,两会结束了。


过去十几天里,手机漫游费、个税、二孩、医保、共享单车......一个个接地气的话题被争相讨论,实实在在地影响咱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下面跟着《央广两会快评》一起,回顾一下今年两会都有哪些热点话题。

1、手机长途漫游费将成为历史!


对很多人来说,今年两会最振奋人心的消息莫过于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要取消啦!3月6日,三大运营商表示今年10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央广两会快评:

取消“人为收费”,顺应民生期待

↓↓↓


放眼全球来看,一家运营商不同区域的分公司向跨区域移动的用户收取国内漫游费,这种情况极其罕见。手机漫游费是典型的人为收费,甚至可以定义为不合理的乱收费。


顺应民生期待,让利惠及于民,不管是提速降费还是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总理的一再要求,就是在强力推动实现电信服务的市场化、规范化。(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张翼)。


2、到底要不要生二孩?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一年多之后,今年依旧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医疗配套、教育资源配置、缓解育龄女性就业歧视、发放“二孩补贴”等都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二孩账本  来源:央视财经


央广两会快评:

生二孩还有更有效的鼓励政策可取

↓↓↓


在未来征收个人所得税时,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扣除供养人口之外,再计算个人所得税。扣除所供养人口,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是三个孩子,扣除比例就不一样,这样相对来比较合理。


戳视频:




除此之外,再加上现在普遍的女性工作比例很高。女性生一胎、二胎以后,她在原单位的就业权怎么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不受到就业歧视。再加上幼儿园、小学教育怎么能够为这些妇女们解除后顾之忧,想生的人就能够大胆地生、放心地生,这些可能是政策的真正着力点。(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 张天蔚)


3、董明珠建议个税起征点

提高至5000元


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提交《关于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至5000元的建议》。财政部部长肖捷日前也表示,目前社会上普遍关心的是否提高个税免征额问题,将根据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综合测算,该提高就提高。



央广两会快评:

个税征收过多过快,公众只有痛感没有幸福感

↓↓↓


近年以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这样的增速比居民收入增幅要高,比GDP的增幅也要高,而且高很多。这种局面和现状应该有所改变。


个人所得税成了个人工资税,工薪阶层成了个税的主要承受者,个人所得税征收过多、过快,公众感受到的只有痛感没有幸福感。个税增长一定要放慢脚步,居民收入的增长一定要更快一点。(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张翼)。


4、延迟退休要来了?


连续几年的全国两会,延迟退休都是最热门的民生话题之一。今年全国两会开幕前夕,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称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继续深入研究,适时推出延迟退休政策。



央广两会快评:

延迟退休不宜实施“激进版本”

↓↓↓


戳视频:



过去我们讨论延迟退休的时候,更多的是从养老金的压力这个角度考虑的,延迟退休让职工多交一年养老保险,少支一年养老保险,里外里就会给养老金减缓压力。从社会来说,当经济低迷不景气的时候,本来就业压力就大,如果在本该退休的人,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延迟退休,新增的就业人口找工作可能压力就更大,这个时候,我们整个的这个失业压力就会变得更大。所以慎重研究适时推出是一个务实的做法。(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 张天蔚)


5、坚决防止中小学

课后服务变“补课”


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各地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提出要求,明确课后服务的主要内容,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央广两会快评:

评价机制不变,中小学补课的焦虑难治

↓↓↓


教育部对课后服务的定义,是督促学生写作业、做游戏、看电影,但如果有所谓的“聪明人”,把这些也变相弄成补课呢?在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学校又面临巨大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好学校和好老师受到追捧是必然的,各种禁令,在本质上也并不能缓解供求关系的紧张。


其实,我们更应该设计出一个倒逼机制,逼得教育系统从根本上消除补课。那就是实现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多元化,除了考试成绩、还有公益活动参加程度、各种实验和动手能力……(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骆新)


6、小鲜肉们拿走“天价片酬”?


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对明星的天价片酬表示担忧:“电影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电影制作成本20%要各分给男女一号(演员),其次是导演和其他主要演员,只有小部分用于电影创作。制作成本被一压再压,如何做出真正的好电影?




央广两会快评:

天价片酬是市场畸形的外在表现

↓↓↓


最不合理的实际上是我们的市场,我们的市场为什么会接受这种脑残剧呢?我们的市场为什么会接受这种只有颜值,没有演技的小鲜肉、小鲜花们呢?那我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造市场。


戳视频:




整个一个市场里面你提高全民的素质,让他们都很深刻、很高雅,不太容易,但是我们培养出一个小众市场,其实是有可能的,甚至现在就存在,所以我们每年才会有那些相对比较小众的好片子,能够得到大家的首肯,也能够有自己的市场,虽然这个市场不如那个大众市场更大,可能这就是一个丰富的、多元的,一个相对健康的、合理的文艺生态。(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 张天蔚)


7、爸妈最盼的事儿要实现啦!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要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对退休的咱爸咱妈来说,这是个大好消息。



央广两会快评:

异地住院即时报销咋落实?

↓↓↓


一个是技术本身的问题,很多信息系统都是以地市或者以省为单位来开发的。还有一个结算费用的问题,因为各个省的医保,同样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者农村的新农合,但是每个省的缴费比例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话可能涉及到的报销比例也是不一样的,这个是未来政府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还有异地流动的话需要转诊的,实际上是一个管理的问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子君)。


8、胎儿也有了继承权


近年来,胎儿利益引发的民事纠纷屡屡见诸报端,比如,胎儿尚未出生,父亲就死亡,胎儿是否有继承权?此次《民法总则》中不仅仅涉及到遗产继承问题,胎儿接受赠与时,也能够依照法律规定受到相应保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