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初中起,我就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记得老师常说起一句话“强唐弱宋”,北宋灭亡时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被新崛起的蒙古铁骑逼得跳海。宋朝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积贫积弱”窝囊的背影。
以后书看多了点,近几年经常在有关历史网站及论坛流览和阅读两宋的历史资料,慢慢的我改变了原来固有的看法:
这个被人戏称为“史上最不争气”的朝代,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清明、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水平最高、人民生活最富裕的朝代,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据说宋代的GDP是占当时全球的50%。
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在谈到宋代时感叹:“谈到十一世纪,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宋代确实有许多“发光点”为历朝历代所不及。
这是一个宽容文明的王朝——宋代的皇帝非常仁慈和开明。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解除开国大臣对朝廷的威胁,采取的是“杯酒释兵权”的温柔手段。不仅没有杀害有功大臣。甚至将不杀议臣的祖训刻在祖庙,每一个继位的皇帝在上台前都要熟背,牢记于心。
宋太祖传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的“誓牌”,还用法律形式规定以后皇帝不能在朝廷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
三百多年来历代皇帝都严格了执行这一祖训,杀大臣的事例少之又少。
即使是因战乱得位的杀害岳飞的宋高宗赵构,也只开三回杀戒;即使是卢多逊和丁谓图谋皇位这样的重大犯罪,也只是流放了事。宋代的皇帝的仁慈和开明在历朝历代中是绝无仅有。
这是一个文化科技发达的王朝:宋代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巅峰时代。
哲学、伦理、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医学、工艺等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代学校教育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等,另外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
宋仁宗以后,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至宋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人数达到十五、六万人,这种情况在当时世界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除了官办学校而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闻名全国的有所谓四大书院,即石鼓、岳麓、白鹿洞、应天书院,等等。
宋代无论在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教育、文学、艺术、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宋代可谓是中国有史以来科学技术最强盛的朝代。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都是在宋代出现并得到大规模的实际应用,整个封建社会中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出现在宋朝。
这是一个经济发达富裕安逸的王朝: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抑商”的朝代
北宋时就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工工厂。如造船厂、火器厂、造纸厂、印刷工厂、织布厂、各地的官窑等。
南宋时的军器所工匠竟达七八千人。有徒工一千二百余人。绫锦院织工达到四百余人。
除国办的工厂外,一些私办的工厂也相继大量的出现与繁荣。因为经济的空前繁荣,宋钱币铸造量非常大,如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506万贯。
而唐朝最盛的“开元盛世”年铸币也只是32万贯。
北宋中期一般年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清朝“康乾盛世”的两倍多,而疆域、人口却比清朝小得多。
宋代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宋朝人口如泉州一样的城市,超过二十万的有六个。
可以说宋代是市民阶层最强大、最富裕、最幸福的时期。这在历朝历代中绝无仅有。
这是一个超前的王朝: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坚持募兵制的王朝。
世界上第一支雇佣军是宋军。宋之前、之后,一直到现在的中国都还实行的是强制性征兵政策。
宋代官兵经济待遇优厚,从《水浒传》中我们可看到,中级军官林冲就可以拿出一千贯钱去买一把宝刀。由于待遇丰厚,国家为此所付的军费是惊人的。
政府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也会陷入入不敷出的问题,公元1065年(治平二年)国家收入为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八千四百零五缗,支出为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三千一百七十缗,财政赤字为四百二十万缗。
此举被现代一些学者称为“冗兵”、“积贫”。但无论如何,宋代的募兵制政策,却体现了宋代政策的文明和超前,这在历朝历代中绝无仅有。
宋代的“闪光点”还有很多,由于篇辐的关系,在此不一一论述了。总的来说,宋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历朝历代中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空前绝后的。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海浪(微信号:13714009527)
四书五经赏析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最大的四书五经爱好者社区,学习儒家文化,回溯国学经典,提高身心修养,加入我们吧。
格林童话故事全集
荐语: 最美妙的视觉盛宴,最亲切的童话故事,灰姑娘、莴苣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她们等你很久了呢。
见字如面朗读者赏析
荐语:在娱乐至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感受文化回暖,坐看诗意归来。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阅读原文』邀您谈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