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找同行网
管理是一门实践的艺术,管理者面临的问题永远是具体的! 做在知前,知在行后。因此我们都是学生,也都是别人的老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找同行网

跟前上司走,还是留下,或者另起炉灶?

找同行网  · 公众号  ·  · 2018-04-28 16: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江湖

我在一家行业排名前三的外企工作,公司主要业务是为世界500强提供市场策划、推广和实施等服务。由于非常有闯劲、工作努力、责任心强,我深受直接上司A的赏识。他给了我很多发展机会,短短一年我就升职了。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整体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我的上司A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的背景,之前一直是在外企工作,有非常高的职业素养,我很欣赏他的能力。他不仅懂中国的人情世故,也深谙外企中的人事是非;他很开明也很有立场和个性。不到3年的时间,他就把公司的一项新业务从无到有做到行内前三,部门人数也从最初的一人增加到现在的五六十人。

我所在的是公司总部,公司下设有几家分公司。我们公司有一个特点:对于新业务,最初由总部统一运作和发展,总部相当于一个业务的孵化器;等到该业务发展起来后,就会逐渐从总部剥离出来,划归到各分公司独立经营。

随着我们部门的快速发展,我们也迎来了业务要被拆分的这一天。虽然A之前也知道公司这个特点,但没想到这一天会这么快来临。看着自己养大的孩子们要被别人家收养了,他还是很不舍的;而且,一旦业务被划分到子公司,A的工作职责将更多是以指导子公司的业务发展为主。因此,A也萌生了退意。

某天,A告诉我他有一个机会,去一家新公司担任高管,问我是否有意愿加入。这个问题让我很为难。坦率地说,他能这样跟我讲,我觉得备受信任,跟着他干,只要努力,一定依然会受重用;另一方面,我有自己认定的职业方向,而A讲的工作机会与我喜欢的方向有一定的差距;此外,因为个人和家庭的原因,我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不可能再像以前那么拼命,身体和精神都需要调整一下。如果跟着上司A,在新的公司从头打拼,肯定非常苦,这是我短期内没有办法平衡的。因此我对他讲,希望他能给我点时间考虑一下。

对此,我认真地想了想,如果A不走,按现有情况,我会依然跟着他留在总部,不会被分拆到分公司去;但我也明白,如果A走了,我即使留在总部,面对来接替A的上司,我的处境实际上同被拆分一样。

在考虑的时候,我也尝试着去找一些其他工作机会。正好有一家公司,既符合我的职业发展方向,在业界又很有名,并且他们对我也很感兴趣。但是过去后,未来两年是否能让我平衡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也是个未知数。这时候A问我考虑得怎么样了。我坦诚告诉他,我现在有一个机会是自己一直感兴趣的方向,所以我很纠结,希望他再给我些时间考虑。我还告诉了他这家公司的名字。A也很认可这家公司,表示理解我,愿意再给我些时间,并且说无论我怎么选择,他都会支持。

可是没过几天,A的上司B也来找我,他说他侧面了解到我现在的情况,如果A走了,他会直接领导现在的部门,让我不要有心理负担和其他想法;如果我对自己现在的职务或待遇有什么想法,都可以与他谈。这下我更迷茫了,彻底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首先,在我看来,职场上最重要的就是两件事:选对方向和跟对老板。对于B,我跟他工作接触不多,对他不是特别了解。其次,我侧面了解了一下,A与B的管理理念有很大的不同。本来,我只需要在A提供的机会和另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公司中选择就可以了,但B的出现,让我的选择变得更难了。我不仅多了一个选择,而且还难在如果我选择A,大家都是一个行业的,不知道会不会驳了B的面子。请各位有经验的朋友帮我出出主意!


黄力

你碰到的问题的确让人头痛,好在是多方对你认可的头痛,这也是好事。从你的讲述来看,你是一个既能干又得领导赏识的人。你想离开的初衷是怕新领导对你不重用,既然B已经给你吃了定心丸,你当时的担心也就不存在了,你为什么还要走呢?

至于选择B怕得罪A,我觉得没道理。得到栽培应当感谢,但也没有他让你去哪儿你就必须去的道理。从你的描述中我觉得A应该不是这样的人。你和他实话实说,他可能会感到遗憾,但不至于得罪他吧?混到他那个份儿上的人,不会这样小心眼儿。你留在原公司也并不能说就是你对他的不认同,或是你对B的认同,一句“年龄大了不想再折腾了”就可以向他们解释了。


黄铁鹰 找同行网创始人

我感到,真正让你纠结的不是怕得罪谁,而是怕失去更好的机会。

你现在有3个工作机会可选,每个看起来都不错,但你只能选择一个,这意味你必须放弃其他两个工作可能带给你的机会!

为什么选择越多,决策越难?因为机会成本越大!一个“高富帅”跟我说,他现在很苦恼,他是公务员,是关键部门的处级干部。目前有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他也有本钱,怎么办?我对他说:“真难!你要是创业,就意味着放弃将来能当总理的机会。如果你能成为马云,不当总理也罢了,万一成不了,不就亏大了吗?”

可是你成为总理或马云都有不确定性,这就是所有商业决策的难题——未来不可知。如果未来可知,你就不必纠结了。

我相信你所知道的关于这3个工作的信息要比你写出来的多得多;但,即便信息再多,相对于未来的不可预知都是有限的!不论你选择那条路,未来一定会有你现在不知道的事情发生。

人怎么能分析和预防不知道的事情呢?所以,无论你现在选择哪个工作都是撞大运!

这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决策分析,在决策学中叫“内部分析”;由完全不认识你的人,把你的学历、年龄、行业、工作时间等事实,同你相似的群体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你能不能成功、多长时间能成功的分析叫外部分析。

根据外部分析的结论,我建议你最好留下来。

为什么?因为美国500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平均在一家公司要干15年,才能登上宝座。


岑万崇 上海塞尚服装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人们有时在几个机会面前很难取舍,因为怕失去“最好的”。可什么才是“最好的”?只有时间能给你答案。

任何人对你做出任何承诺,你都不要把它当成是决定性因素。

职场有真诚,但更多的是权宜。什么样的机会才是你的机会?能给你创造条件让你发挥的,就是你的机会。如果是一个机会,那么克服短期的困难、放弃心理舒适区、挑战一下陌生的环境,也许就是最大的机会成本了。

天下没有占尽所有便宜的方案。

如果你实在犹豫不决,就跟从内心的感觉,让你的心来决定吧!

从你的讲述中我感到,以你的情商,你不会真正得罪谁,只会让某个人失望而已。不管最后是谁失望,重要的是,尽量不要让自己失望!

在中国,不管是本国企业还是外企,不组建自己的核心班底就能成就一番事业的还真不多。另外,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将来你成了“A”,你会怎样看待现在的“你”?


刘杰民 北大光华2011级MBA

面对你的3个选择,我不禁想起自己做电信运营商的日子:不到10年3次重组,4次面临选择,还有不计其数的外界诱惑。其实每个人都会面临类似的艰难决策。人生最大的无奈莫过于不能假设。电影《蝴蝶效应》告诉我们,人性最大的弱点之一就是:总是想回到以前,认为可以做得更好,其实不然。

是“人挪活,树挪死”,还是“板凳要坐十年冷”?这样的选择,就像买股票:可以随大势,但对于个股来讲,总是测不准的。这就是生活的魅力。但是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讲,有些原则你可以遵循:

1. 人生选择,不一定要选择最优的,但一定要防止选择最差的,要考虑变动的隐性成本。面对多个选择,一定要甄别出风险系数相对最高的那一个。人生可以输,但不能输得爬不起来。“不成功,便成仁”的选择题少做。从你的资料来看,选择A的风险系数大一点。如果按保守原则,你就要慎重。工作的变动,要看对自己有没有提高。与留在原公司相比,选择跟A出去干对你并没有太大提升,而且你会失去在原公司积累的威望,重新再来的隐性成本太高。

如果单独跳槽到另外一家新公司,你也要慎重考虑一下:职务是否可以提一级?收入能否翻一倍?发展势头是否明显?

2.“人挪活”的前提是当前境遇太差,挪是唯一的选择。比如:站错队、碰到天花板、对立气氛较强时,就一定要换。而你现在并不是这种情况。

3. “入对行业跟对人”是有条件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穷庙富和尚,富庙穷和尚”都有,关键要考虑自己的特长。跟对人很难,特别是在大公司里面,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广结善缘才是根本。

4. 小概率事件不要去做。小概率事件就像彩票一样,肯定有人中奖,但通常不是你。年年跳槽的经理人基本上都坐不到首席执行官的位置。一旦看好了,“板凳要坐十年冷”还是必需的,也是最靠谱的。

5. 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人不要总是高看自己”,能够客观认识自己,就不会有太多的烦恼,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刘立明 某集团常务副总

职场有风险,跳槽要谨慎。看完你的讲述,我总有一种驾着一辆好车在辅路被堵的感觉:瞻前顾后,到处都是车,其实稍微踩油门拐一下,前面就是高速入口,只需交10元钱就行。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其一我认为你是个有能力的人,是一辆好车;其二你似乎想问题想得有些偏了。你通篇都是在分析站队、领导、老板,A与B 的关系、选择之后的风险等,分析得不可谓不细致,也似乎不无道理。

莫把假设当真实——很多时候我们总会从个人的思考模式出发,会预先假设很多内容,甚至包括后续的发展情节。比如你说一旦A走了,换一个领导,你可能就不被重视了。可是职场中总有人来人往,总有潮起潮落,你去下一家单位,也不可能带着自己原来的老板和上级。人生总得有不断的适应和调整,不管你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

职场不是解数学题,有不可控、不可见的因素,有时候假设过多,反而是一种折磨。因为你并不知道A和B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么你作这些假设和分析又有多大意义呢?

我建议你还是要找到思考的原点——“我”,“我”需要什么,“我”渴望什么?别总是偏离自己的内心,耗神费力地分析不可预知的未来。如果你希望未来不那么辛苦,身体需要调整,那就把这些都告诉A和B,说得具体些,先小人后君子。比如你希望周末不加班,平时加班不要超过几点等。无论管不管用,说了总比不说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如果总把假设当真实,又不明说,最终一定会导致自己里外不是人。

但一旦做出了选择就别后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职场的选择本身就是非客观的,彼此有感觉、自己能力也可以、谈的条件也基本都满足了,那就是它了!别作那么多的分析和假设。

在你不知道选择之后的结果时,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分析结局如何悲惨,而是要先做出选择!



送福利啦


你觉得案例当事人应该如何选择呢?

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综合留言质量和热度选出 3 位书友,赠送 《跳槽内参 一本。

(截止日到2018年5月2日上午11:00,届时会在此文留言区公布结果)


《跳槽内参》

百万畅销书《海底捞你学不会》作者黄铁鹰新作,宁高宁、任志强作序推荐。离职前,老板想说却没有告诉你的事,避免盲目跳槽,实现精准职业跃迁。


《跳槽内参》已在各大平台上市,点击左下角的“ 阅读原文 ”可在京东购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债海观潮  ·  【国信宏观固收】私募EB每周跟踪
8 年前
英国那些事儿  ·  LV,真的可以传给孙子!
7 年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财神与爱神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