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钱日日谈
一个对钱很有执行力的公司人。也可作为普通青年奋斗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比亚迪汽车  ·  汉家族智驾版|泊车一步到位 ·  昨天  
小米汽车  ·  距离小米SU7 ... ·  13 小时前  
无线徐州  ·  突破 6000 个!徐州新能源车主看过来! ·  昨天  
比亚迪汽车  ·  腾势N9全球预售启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钱日日谈

二线城市正在诞生一批小富豪

老钱日日谈  · 公众号  ·  · 2019-07-25 20:55

正文



我北漂这几年一直很羡慕同龄的北京土著,原因很简单,他们每个人家里都有一两套房,有点儿躺赢的节奏。


多少北漂努力追求的,他们生下来就有。


当然这是「代际财富」嘛,很公平。


其实未来二线城市的土著也会成为很多人的羡慕对象。


尤其是421结构家庭里的1,算下来至少也能继承3套房子,6个钱包,有这些做为人生后盾,至少温饱是没什么压力的。


加上这三年二线城市也陆续完成轮动,走出了一波翻倍行情,代际财富迅速升值。


我有个好朋友,家里卖了一套沈阳和平区的老房子变现120万,加上朋友这几年的积蓄,三个钱包也凑出了在北京上车的首付。


如果是在两年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时正值北京房价的高点,而大部分二线城市根本没启动。


「二线改善房」置换「一线刚需首付」,过去可能得两三套 才行。


朋友的父母卖房后又搬进了早几年买的改善房里——这套房子也在这几年里翻倍有余。


从去外地上大学算起,我离开沈阳快十年了,逢年过节都要走亲串友,这些年也算见证了身边不少家庭的变化。


根据我的观察,这十年里只要没买房,其实每个家庭都谈不上质的改变。


未来几年最重要的一大趋势就是:


一线城市往外赶人,三线城市往外走人。


二线城市迎来了最好的发展窗口期,吸纳人才、扩展边界,提供首位度,成为本省的经济火车头。


省会城市一般都会遵循「一二三四」的发展规律:


省会用不到全省10%的土地,吸纳至少20%的人口,创造本省30%的GDP,享受全省40%的 学校、医院、文化、金融、商业等公共资源。


近10个跨入1000万的国家级超级大城市,根据这些省总的经济人口规模去算一下,它们都有十几年以后人口增长500万以上的可能。


只要人口增长了,城市住宅房地产就会跟上去。


过去十几年,一线城市让人觉得「京沪永远涨」;


未来十几年,那些强省会城市同样会让大家发现「二线城市大有可为」;


而二线城市的土著将成为这一波浪潮中最大的受益者,躺赢。


好在这些城市的落户门槛也低到发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