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办公室主任
服务全中国公务人员、文职人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信人  ·  运用多组学方法表征肿瘤细胞的可塑性 ·  2 天前  
BioArt  ·  专家点评Nat Chem Biol | ... ·  昨天  
BioArt  ·  Nature | mTOR ... ·  3 天前  
BioArt  ·  Nat Commun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办公室主任

为什么监督比办案难搞?

办公室主任  · 公众号  ·  · 2024-08-13 12:20

正文

纪委监委的主要业务,从宏观上只有两种:

监督相关和办案相关。

今天我们聊一聊监督与办案的辩证关系。

先简单举个例子, 还是请 家庭成员出场:

娃放寒假在家,我妈带娃。

我两口子要求娃自己吃饭,不许喂饭。

想要娃落实这个要求,

一需要娃自觉;

二需要我妈配合做好管理和监督;

三如果我妈管理宽松软,依然喂饭,我两口子也不得而知;

四为防止娃不自觉和我妈不配合,不得已在餐厅装了摄像头;

以上都是监督手段。

娃还是不自己吃饭,

我揍娃,批评我妈,

娃还是不自己吃饭,

我妈哄也哄了、吓也吓了,也开始揍娃,

这是办案

监督和办案,哪个难?

揍完了,就能好好吃饭?

还得强化教育、检查,

这还是监督。

下面进入正题:

第一部分
监督搞什么?

无论是纪委,还是监委, 监督都是“首责”。

前期文章《 论监督的底层逻辑 阐明了监督的两种分类:

教育和 检查。

另外, 纪委监委还要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 体系

一是 教育引导

(一)实现“自觉不想腐 的教育

党内的有: 坚定理想信念宗旨、 提高党性觉悟、 提升道德修养、 涵养廉洁文化、 筑牢思想上拒腐防变的堤坝……

对公职人员有: 思想道德教育、 理想教育、 为人民服务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公职人员提高觉悟……

(二)实现“自觉遵守纪律 的教育

党内的有: 党章党规 教育, 六大纪律教育, 警示教育 以案明纪、以案说法 ), 廉政教育 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形势任务以及家风家教等宣传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崇廉拒腐氛围 ), 教育、引导和规范党组织、党员行为……

对公职人员的有: 法治 教育, 宪法法律法规教育, 廉洁教育, 警示教育, 引导公职人员担当作为、依法履职,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责任观、利益观,保持为民务实清廉本色……

(三)批评教育和教育提醒

(四 回访教育

二是 监督检查

(一) 政治监督

对党忠诚,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决策部署,践行“两个维护”的情况。

坚定理想信念宗旨,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入党誓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情况。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情况。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担当作为的情况。

政治监督应当突出“关键少数”,重点加强对“一把手”、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委员的监督。

(二)日常监督

座谈,召集、参加或者列席会议,了解党内同志和社会群众反映;

查阅查询相关资料和信息数据;

现场调查,驻点监督;

督促巡视巡察整改;

谈心谈话,听取工作汇报,听取述责述廉;

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开展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等工作;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检查同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括“一把手”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情况 ,监督下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情况;

加强对同级党委领导班子监督,发现班子成员包括“一把手”履职尽责、廉洁自律等方面重要问题;

对党员控告内容事项的检查;

对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履行保障党员权利工作职责的监督检查;

对办案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 开展经常性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检查下级纪委的工作;

对日常监督、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开展检查

(三)专项监督

针对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的突出问题,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的管党治党重点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组织、参加或者督促开展集中整治、专项治理。

(四)基层监督

促进基层监督资源和力量整合,发挥纪检监察、巡察等作用,有效衔接村(居)务监督,建立监督信息网络平台,扩大群众参与,及时发现、处理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

三是 监督体系协同贯通

提升监督全覆盖质量,增强监督的政治性、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

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整合运用监督力 量,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

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机制,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

第二部分
办案搞什么?

办案围绕问题线索的处置流程展开。

问题线索的处置包含5个方面:

一是 获取问题线索

主要通过以下七种方式:

(一)接收群众举报

主动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或其他方式反映问题。

(二)受理党内控告

党组织或党员检举、揭发、控告。

(三 )监督检查发现

通过第一部分的监督手段发现问题。

(四)上级纪委转办

上级纪检监察机关 转办、 交办的问题线索。

(五)有关主体移送

党委工作机关、 公检法司、 人大政协、 财政审计统计、 及其他行政主体 管理监督过程中 发现问题线索 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

(六)另案牵扯连带

在查办其它案件过程中 被发现 或者被被审查调查对象“出卖”。

(七)媒体舆论曝光

媒体或者自媒体公开爆料

二是 处置问题线索

通过上面七种方式 或者其他方式 获取问题线 索后 进行分类处置 管理。

(一)谈话函询

(二)初步核实

(三)暂存待查

(四)予以了结

三是 办案

对问题线索分类处置中 初步核实发现存在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 进行党纪立案、政务立案 或者党纪政务双立案。

案件办理有: 讯问、留置、冻结、搜查、查封、扣押、通缉。

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以及证据查证。

办案的管理、 协同 和保障。

案件审理与移送

对审查调查情况进行 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 根据违规违纪违法事实和相关情况对案件进行定性, 并根据情形是否移送司法机关等。

第三部分
监督与办案的 后半篇文章

对信访举报情况定期分析研判;

政治生态、党风廉政等情况分析;

有关问题向同级党委报告并提出意见建议;

查找分析监督对象所在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 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或者其他适当方式 提出有关强化管党治党、净化政治生态、健全制度、整改纠正等 意见建议,督促指导和推动有关地区、部门、单位党组织举一反三、切实整改。

第四部分
监督与办案的辩证关系

仔细研究前面三个部分,不难发现,纪委监委的主要业务还可以抽象为以下几个环节:

教育 不要出问题,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检查 不能出问题,不出问题、少出问题

检查 主动找问题,并从多途径获取问题

出了问题就 办案 ,处置问题、处理人(组织)

(一 假设存量问题 已清零。

通过监督手段的教育和检查能够尽可能减少增量问题的发生。

如果监督手段不到位,导致增量问题不断有,那么案子依然有。

从这个角度来讲: 监督和办案这两者是 消的关系。

(二)假设存量问题比较多。

通过监督手段的 教育和检查能够 尽可能减少增量问题 的发生 ,但是,也可以通过监督手段发现现有存量的问题。

再假设两种情况,一种问题主要靠监督发现;第二种问题靠其他途径贡献。

如果存量问题主要靠监督发现, 监督和办案就是 我为 你上菜的关系

如果存量问题主要靠其他途径贡献,监督搞得好,增量就很少,案子就会相应减少。监督和办案这两者也是此长彼消的关系。

(三)综上

监督搞得好,增量问题出现少;

监督搞得好,存量问题发现早;

监督到位可以让案子变少,也可以为办案上菜。

从长远来看,一定是:

监督搞得好,案子自然少。

第五部分
监督与办案哪个难?
实事求是来讲,纪委的岗位,没有一个容易的。

现实里,纪委精力往往更倾向于办案,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存量没清完。

二是增量还在出。

三是绩效指挥棒。

给监督定一个年度指标,难以具体化;

办案子则要实实在在得多,几个就是几个,数得出来;

很多时候很多监督措施,比如专项监督,工作成绩还是以发现了多少问题,处理了多少人来论成败, 你说开展多少教育,教育的效果能量化吗? 说查看了多少资料多少会计凭证,还得落脚发现了多少问题;

难道监督就一定要发现问题吗?不发现问题的监督,就不是工作作为吗?

监督需要以问题为导向
需要发现问题
并针对问题
促进宏观的治理和具体的管理
促进更合理的建设和发展
但是
监督的目的
不是一定要发现问题
而是要促进依纪依法依规
是促进监督对象履责
也是促进监督对象形成自觉
那么
如果监督到位了
发生问题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如果监督到位了
被“执纪问责”和“调查处置”的概率
也会大大降低

监督,让案子变少。这是纪委变轻松的唯一答案。

监督变轻松,有 两条路

堆人和增效。

一是堆人。

堆自己人不可行, 单纯把 办案的力量 挪到监督方向来 ,在现阶段 不切实际

可以堆其他人,也就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里的其他监督力量。

这些监督力量,纪委能用吗?

答案是清晰的。必须能用!!!

纪委的专责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所以遏制增量,并不是纪委一家的事情,但是,纪委扮演着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

纪委 坚持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有机结合,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贯通协同。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整合运用监督力量,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机制,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