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港交所官网显示,泰德医药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点击下载:
泰德医药招股书
)
图片来源:港交所
官网
招股书显示,泰德医药历史可追溯至2001年,其执行董事李湘博士当年在中国成立
中肽生化
,控股股东徐博士及
李湘莉(执行董事李湘博士的胞妹,下文简称“李女士”)
分别于2003年及2005年加入中肽生化。徐博士及
李女士于2020年6月共同创立本公司以收购中肽生化。
截至2023年1月1日,泰德医药的多肽项目管线包括249个CDMO项目及六个CMO项目。其亦于2023年获得72个CDMO项目及七个CMO项目。此外,于2023年全年,泰德医药已完成8,728个CRO项目。
泰德医药战略性地专注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领域的管线建设。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其与七名开发口服及╱或注射GLP-1产品的客户有九个GLP-1药物开发项目。
而除了多肽外,泰德医药还开发了多元化的项目管线,专注于其他类别的TIDES药物。
就2023年销售收入而言,泰德医药是全球第三大专注于多肽的合约研究、开发及生产机构(CRDMO)。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3年,泰德医药的全球市场份额达1.5%。
图
片来源:泰德医药招股书(下同)
财务方面,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泰德医药分别实现收入约2.82亿元、3.5亿元及3.37亿元,对应年内利润分别为8027.8万元、5398万元及4890.5万元。
泰德医药在招股书中指出,其2023年的收入之所以有所下滑,主要是由于每名客户平均收入由2022年的约528.0千元减少10.4%至2023年的474.0千元。每名客户平均收入减少主要归因于泰德医药三名主要客户因其自身多肽药物开发资源、计划及周期的变化而大幅减少对其服务的需求。
事实上,按地区来看,泰德医药在中国内地的收入也出现了下滑,泰德医药在招股书中指明,主要由于中国内地客户的需求减少。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3年中国内地制药及生物公司(包括专注于TIDES药物相关产品的公司)的NCE开发管线较过往年度大幅放缓。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近年来医疗行业的融资金额普遍下降,迫使行业参与者(包括泰德医药的客户)作出战略调整,如精简管线,专注于商业化成功机会较高的少数管线产品,从而影响客户对其服务的需求,部分导致泰德医药于2022年至2023年在中国内地的收入下跌。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徐琪博士及李女士共同控制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76.42%的投票权(由李女士直接持有及由彼等各自的受控实体间接持有)。
徐琪博士,董事会董事长、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控股股东之一。
徐博士自2020年6月起担任泰德医药的首席执行官。彼自2020年6月起担任泰德医药的董事并于2024年5月获调任为执行董事。徐博士亦一直担任泰德医药若干附属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及╱或董事。
徐博士于制药及生物技术行业拥有逾23年经验。徐博士于2003年6月加入中肽生
化,自2003年6月至2018年6月担任中肽生化总经理。
自2018年7月起,彼担任中肽生化首席执行官。
徐博士自2015年5月至2020年8月担任信邦董事及自2016年2月至2020年6月担任其副总经理。
在加入中肽生化前,自1999年7月至2001年5月,徐博士担任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新药研发总监。
彼于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担任日本秋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徐博士分别于1991年7月、1997年7月及2000年7月在中国获得白求恩医科大学(现称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学士学位、病理生理学硕士学位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李湘莉女士,为泰德医药的执行董事。李女士自2022年1月起担任董事,并于2024年5月调任为执行董事。李女士亦一直担任泰德医药若干附属公司的董事及╱或监事。
李女士于制药行业拥有丰富的管理及质量保证经验。李女士于2005年加入中肽生化,并自2012年起一直担任中肽生化的董事。彼一直任职于中肽生化的质量保证部门,目前担任中肽生化的副总裁,负责研发、生产及质量体系的合规管理事务。
李女士一直担任泰德医药的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主席,负责监察本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的实施及进展。于加入本集团前,自1997年7月至2005年9月,李女士任职于安阳师范学院,负责教学管理。
李女士于1995年6月毕业于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主修机械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