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探测器、嫦娥六号探测器先后完成了登月取样返回地球的任务,成功率
100%
,整个奔月、绕月飞行、着陆月球、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球轨道返回地球的过程都非常顺利,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这两次月球取样返回地球任务的成功实施,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其实已经具备了载人登月相关的技术了,目前我们暂时还没实施载人登月,是因为现役的运载火箭没法将更重的载人登月飞船送上月球。
毕竟,我国现役最强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只有
20
多吨,地月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就只有几吨而已,只能将
8
吨多的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送上月球。
而我们现在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载人登月飞船、月面着陆器的重量都是超过
20
吨级别的大型航天器,很明显,长征五号火箭没法将这么重的航天器送上月球。
所以,现在我们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火箭,当新一代载人火箭研制成功以后,我们载人登月就指日可待了。
新一代载人火箭传来好消息
我们的新一代载人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载人月球车等相关的产品都在研制中,而且研制进展非常顺利。科学家表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
2030
年之前实现中国人首次载人登月。现在,新一代载人火箭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近日,未来将用于实施载人登月任务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三级液氢液氧发动机完成了高空模拟环境长程试验。在这一次试验中,验证了这款发动机在太空中长时间工作的可行性,本次
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这一次试验的圆满成功,也标志着我国液氢液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具备了千秒量级能力,这将有力支撑我国载人登月任务
的顺利开展。
早在
6
月份,我们也看到一则关于新一代载人火箭长征十号火箭的好消息,当时成功
完成了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这是长征十号火箭第一次
系统级大型地面试验,火箭发动机各项参数测试正常,进行了很多关键技术的验证。
和现役最强的长征五号火箭相比,正在研制的长征十号火箭的运载能力、尺寸等方面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例如长征五号火箭只能将
8.2
吨的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送上月球轨道,而长征十号火箭则可以将重达
27
吨的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送上月球。
正在研制的长征十号运载火箭起飞重量达到
2189
吨,起飞推力达到
2678
吨,可以将
70
吨载荷送上近地轨道,或者将超过
27
吨的载荷送上月球轨道。
不过,虽然长征十号火箭运载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首次载人登月任务中,一枚长征十号火箭没法完成载人登月任务。因为新一代载人登月飞船重量大约为
27
吨,而月面着陆器也重达
20
多吨,这两个加起来就已经达到
50
吨左右了。
一枚长征十号火箭没法一次将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送上月球轨道。所以,在首次载人登月任务中,会用到
2
枚长征十号火箭,首次载人登月的初步方案如下:
简单地说,就是用
2
枚长征十号火箭将新一代载人登月飞船、月面着陆器分别发射,当这两个航天器抵达月球轨道后,就会在月球轨道进行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从飞船进入月面着陆器,然后搭乘月面着陆器登陆到月球表面,载人飞船则继续环绕月球飞行。
在完成月球表面的工作后,登月航天员回到月面着陆器,搭乘月面着陆器从月球表面起飞,然后再次与正在环绕月球飞行的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最后,登月航天员进入载人飞船内,再乘坐载人飞船返回地球。
中国登月计划发射地确认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先实现载人航天,神舟五号飞船在
2003
年就实现了,第二步要实现多名航天员短期驻留太空,在外太空实现交会对接以及出舱活动,第三步就是建立空间站。
在探月方面,我们的探月工程其实也是类似的,先实现“绕落回”,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实施载人登月计划。此前,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几个探月任务中,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绕落回”三大步,不仅可以登陆月球,还能从月球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