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在北京图书订货会连续举办四场别具特色的图书签约和推广活动,打造出一道“视听出版”的独特风景。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亲临现场致辞,见证人民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与纪录片制作方共同发布《这里是中国I》、签约出版《这里是中国II》,中国出版协会秘书长兼常务副理事长刘建国,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丁以绣等一道出席,强大嘉宾阵容凸显外宣类图书的重要价值。
在当天举行的四场活动中,新书发布会暨《这里是中国II》出版签约仪式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纪录片《这里是中国》是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重点项目,也是“中俄媒体交流年”框架下的重点项目。由人民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纪录片同名图书《这里是中国I》承袭了纪录片精髓,从“聚焦”“深度”“视角”三个方面入手对原内容进行图文转化,在生动呈现中国符号的同时,注重对中国元素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挖掘,力求“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向世界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大美中国”形象。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极具特色的制度、文化塑造了独特的中国形象,但是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因此需要利用图书市场走出去,不断进行各种跨文明对话和交流合作。柳斌杰认为《这里是中国I》真实、全面、立体地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发展中的中国,为传播中国国际形象发挥了突出作用。他还指出,“中国出版业已进入多形态、多业态发展的新时代,希望出版业继续坚持守正出新的传统,承担中国文化传承创新的光荣使命,多出好作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世界,让中华民族文化能够成为引领性文化。”
为保持纪录片影像魅力,《这里是中国I》保留了300幅高清精美插图,并采用中、英双版本,向中外读者展示了中华悠久历史与璀璨文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丁以绣表示,《这里是中国I》以精美图文的形式悠悠道来,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闪亮。
作为纪录片的主创代表,北京中视雅韵文化传播中心副总裁曲宁分享了《这里是中国I》图书的出版初衷、图书内涵。曲宁感谢人民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将纪录片内容集编撰成书,使广大受众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能够借助图书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古迹、人文风光、风土人情、城市新貌等。
此外,在本次新书推介会上,人民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和北京中视雅韵文化传播中心联合举行了《这里是中国II》出版签约仪式,宣布《这里是中国II》将于近期启动出版工作。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表示,人民出版社将与中国影视出版社携手打造《这里是中国II》的创新升级,同时希望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顺应互联网时代读者需求,采用更加新颖的形式呈现内容。
多年来,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始终坚持为广电的主营业务服务,凭借独特的影视和出版资源,着力打造影视同期书的自主品牌,延伸并拓展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在此次图书订货会现场,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还举行了与“爱奇艺文学”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以及《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丛书分享活动、著名相声演员李伟建《相声艺术教程》丛书发布会。
现场公布的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与“爱奇艺文学”携手推出6种图书在主题、题材、类型上各不相同,其中《热血少年(全2册)》同名网剧由黄子韬、张雪迎主演,展示了风云缱绻的燃血年代,炽热昂扬的中国少年精神风貌。《渡你一世安暖》《夜行医手札(全3册)》《千念夜筝》《推官君无咎(全3册)》《校草的秘密》等均为爱奇艺播出或筹备的影视作品的同期图书。此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纪录片《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同名图书展示介绍环节,青年斫琴师、漆艺制作师、太昊琴社创办人马同强,虞山吴派的传承人黄玲玲现场讲解古琴制作、表演古琴弹奏,生动呈现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著名相声演员李伟建则以作者身份分享了自己多年相声表演的经验,以及创作《相声艺术教程》丛书的心得。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经理任道远表示,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传统图书出版与视听内容的融合也在不断加深,文字、图片与视频、音频在图书、电视、手机等各类传播载体上交互、交织、交融,正在催生更加多元和丰富的传播形态、交流语境、审美意趣。广电出版社多年来深耕“视听出版”,对其中奥妙深有体会,深感这个版块有看头、有做头,蕴藏着不少选题富矿。“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接下来将继续发挥影视资源,精心筛选主题,打造特色精品,努力为广大读者送上具有视听和文字双重体验、双重价值的图书精品。”
购买请见微店
寒冬之下“芒果”为何还能逆势上扬?
专访李庆文|一手亚洲顶秀、一手B站鬼畜,成就两场头部跨年的导播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