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广大读者转载到朋友圈。
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回顾90年的战斗历程,人民军队经历了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的三个历史阶段。就像人的成长,从幼年、青年到了成年,其中经历了无数的苦难、曲折、探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们从一个后辈的眼光,去追溯前辈的脚印,从中得到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927年的“四一二”和“七一五”,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宣布“清党”,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共产党没有了“合法”地位,被迫发动武装起义进行抗争。8月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枪,“八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被载入史册。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革命武装向国民党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图为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南昌起义后,领导者们各奔前程,只有朱德带着一个团没有解散。朱德在关键时刻的坚定,源于他的从军经验。他经历过多次战斗,在军阀混战的时代,重要的是保存实力,等待东山再起。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进入湖南南部,举行湘南起义,图为朱德同期影像
朱德早年读《三国志》曾写道:“乱世有大志无力者,多远避,养力以待,后多成功。”此时与其四散逃跑,不如掌握队伍,大家一起寻求出路。党代表陈毅说:“这时候我们约二千人,以73团作基础编为第1营,共四个连;以74团编为第2营,以朱德同志的教育团编为第3营,号称工农革命军第1师。这时候,朱德同志才成为这支部队的领袖。朱德同志在南昌暴动的时候,地位并不算重要,大家只不过尊重他是个老同志罢了。”但是朱德把南昌起义的最后一个团保留下来,他成为红军之父,元帅之首,可谓实至名归。
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训:在共产党号召武装起义时,那些士兵凭什么为你打仗?怎样才能让士兵在关键时刻不动摇?南昌起义领导人只是发动了几个部队参加行动,但没有在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多数士兵对起义是不了解的,更谈不上觉悟和立场。刘子谷回忆:“南昌出发时,一路兵士对于革命委员会不满意。在流沙时,我们喊:‘同志们不要走呀!集合拢来打呵!’许多兵士说:‘打,委员会怎不见?先发给几块洋钱给我们,我们还打几枪,现在迟了呵!’”这样混乱的思想,低落的士气,失败是必然的。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失败的比南昌起义还快。农民武装没经过军事训练,起义组织也没有完整的计划,部队之间也没有联系,只是各打各的。攻入浏阳县城后只顾筹款,在国民党军反击下溃不成军,2000多人的队伍只剩100余人。但毛泽东毕竟还清醒,他收拢部队,在文家市决定放弃攻打长沙,退往湘南寻找出路,将陷入绝境的这支武装保留下来。
《三湾改编》,1977年,许宝中、李泽浩,布面油画,纵175 厘米,横280 厘米,现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部队战斗减员严重,弹药缺乏,思想涣散。毛泽东召开前敌委员会议,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整顿的原则是实现“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系列治军方略。部队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把工农红军建设为无产阶级领导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毛泽东带着队伍在湖南、江西交界的山沟里向南行军。当时还不知道能否上井冈山,所以毛泽东也说不出明确的去向。有些人见行军如此艰苦,又不知道前途何在,丧失信心,不辞而别。赖毅回忆:“泸溪受挫以后,部队中弥漫着一股消沉的情绪。许多知识分子和旧军官出身的人,看到失败似乎已成定局,纷纷不告而别。1营1连的一个排,就在排长带领下,利用放哨的机会逃跑了。那时,逃跑变成了公开的事,投机分子们互相询问:‘你走不走?’‘你准备往哪儿去?’这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三湾村全景
9月29日,部队来到永新县境内的三湾村宿营。这里群山环抱,地方偏僻,又没有地主民团,比较安全。部队在村里住了5天。这是自秋收起义以来第一次得到休整的机会。进村的当晚,毛泽东召开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对部队实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的主要措施是:
一、把不足一千人的部队合并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下辖两个营、七个连。
二、在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兵平等,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自由。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参与部队的管理。
三、各级部队分别建立党的组织:班排设小组,支部建立在连上,连以上设党代表。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
毛泽东三湾改编的目的,是要清洗部队中的消极成分,使部队得到稳定,制止逃亡,强化党对军队的领导。这些措施是建设新型军队的重要开端。毛泽东开创的这些原则,经过不断的完善,在解放军的建军史上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1974年,彭彬、高虹、何孔德作,油画,描绘毛泽东1928年4月在桂东沙田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情形
红军上了井冈山,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在当年老百姓眼里,当兵的和土匪都是一路货色。红军不能当土匪,要想在井冈山站住脚,必须取得山下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没有群众,红军就没有生存的土壤。1927年10月底,毛泽东带着队伍在井冈山周边筹粮筹款时,要求大家一定要和当地群众搞好关系。他宣布三项纪律:
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在桂东县沙田镇,部队在住宿时房子住不下,战士借用老百姓的门板作铺板,稻草作铺垫。第二天出发时没有归还,地上散了一堆门板,各家的门板尺寸不一,老百姓不知哪块是自家的,对不上榫,发了怨言。毛泽东命令部队回去,给百姓上好门板、捆好铺草再走。
毛泽东又宣布六项注意:
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后来又增加了“洗澡避女人”“不搜俘虏腰包”,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多年以来,红军的纪律就是这么朴素的语言。直到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是:“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八年抗战,是中共的一个大发展时期。西安事变后的第二次国共合作,使红军有了合法地位,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一面打仗,一面建设。从抗战初期的三个师扩展到抗战胜利时的90万人。抗战对共产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准备阶段,特别是三年的延安整风,中共中央下了大力气进行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削平了山头,实现了全党全军的统一。抗战期间,延安培养了大批干部,毛泽东为抗大制订的校训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个校训在每个干部心中扎根,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灵魂。
八路军战士正骑马通过平型关关口。1937年9月25日,为配合第二战区的阎锡山部作战,阻挡日军攻势,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部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浴血死拼,首战告捷。战斗结束后,蒋介石在给朱德、彭德怀的贺电中写道:“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征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为八路军在敌后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斗争,创造了有利的舆论条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时刻。百姓都想过太平日子,谁也没想到会爆发内战,我们今天称为解放战争。重庆谈判的时候,毛泽东是真想和平,提出只要“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共产党就愿意和蒋介石和平建国。国民党也做了让步,承认共产党拥有华北五省,军队员额20个师。共产党很满意了,宣布“和平民主新阶段”开始了。
但是蒋介石从心里容不下共产党。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进军东北,他绝不容忍。他派遣国民党军最精锐的新1军、新6军接收东北。这些美式装备的远征军,万里北上,到了沈阳。有人回忆:“当时国共双方军事对峙的态势,对我方是不利的。国民党军队是名正言顺地根据中苏条约进驻东北。老百姓对‘中央’都抱着幻想和期望,所以国民党军队所到之处,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我军没有根据地,没有群众支持。打完了仗连伤兵都要自己抬,无根据地作战造成的种种困难,令人恼火。我们的部队一分散,握不起拳头,也没办法和国民党军队决战。”
进入1947年,形势发生了变化。我军不但敢和国民党军队打硬拼仗,还能歼灭国民党军的王牌部队。孟良崮战役华野歼灭了整编74师,蒋介石大为震惊。此后,国民党军每打一个败仗,蒋介石都要召集高级将领开检讨会。而且每一次都重复一个话题:国民党军要向共军学习。
说起来,最热衷研究解放军战术,推崇解放军作风的,就是蒋介石。他一开始就搞不明白:“军队的装备,作战的技术和经验,共军不如我们。尤其是空军、战车以及后方交通工具,如火车、轮船、汽车等,更是我们国军独有。一切军需补给我们也比共军丰富十倍。重要的交通据点、大都市和工矿资源,也完全控制在我们的手里。无论就哪一方面实力来比较,共产党绝对不能打败我们。”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图为举行入城仪式的人民解放军通过西四牌楼。北平和平解放是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的尾声。1949年1月15日,东北野战军攻占天津,北平的国民党守军陷入绝境。16日,华北“剿总”司令部副总司令邓宝珊代表总司令傅作义与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会面商谈和平解放事宜,双方于21日达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同日,傅作义在华北“剿总”机关及军以上人员会议上,宣布了北平城内国民党守军接受和平改编。22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 31日,解放军和平入城,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蒋介石非常清楚两军在思想作风上的差距。他越对比越生气。在另一次会议上说:“有一件事不知大家是否知道,上次美国军官两人被共党俘虏,带到哈尔滨。后来这两位军官回来说:他们在哈尔滨的时候,天气严寒在零度以下。共军士兵既无手套,也无好的鞋袜。共军的政工人员看到士兵瑟缩不安,便立即把自己的衣服脱下说:‘没手套算什么,我们不穿衣服也一样可以行动呀。’他们这样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士兵当然无话可说。反观我们的官长是否也能做到这样呢?我们的官长不但不能做到与士卒同生活,共艰苦,而且看也不去看他们一下。这样一来,军队当然不能同心协力,与敌人做殊死的斗争。所以你们官长如要部下愿意为你们效劳牺牲,你们自己就应该以身作则,刻苦耐劳,忍饥挨冻,使部下随着你们一同去经历险阻艰难,从事忠勇果敢的战斗。目前部队的情形正相反,各官长嫖赌吃喝,无所不为,尤其是赌博一项,相习成风。共军的纪律那么严肃,我们的军纪如此废弛,试问这样的军队,怎么能不为共军所消灭?”
蒋介石什么都明白,在那里愤怒谴责,痛心疾首。但是部下不但没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王鼎钧1948年调到秦皇岛后勤基地,对国民党军的贪污手段真是大开眼界。
例如军粮运输,“每一道手续都有贪污的机会”。轮船运粮准许有“船耗”,如果船舱漏水,粮食受潮,可以报损。于是每艘船都进水,每个船长都开证明。米袋子从港口装车,工人拿个钩子,把麻袋拉破一个口子,米哗哗地流在地上,这样的米就“污染”了,被记入损耗。还有一间密室,工人把面粉袋子放在地上,用藤条抽,面粉从布袋纤维间飞出来,再收集起来装到袋子里。瘦身后的面粉一袋还是一袋,交账没问题。那些留下的废米废面,再上市场去牟利。王鼎钧良心过不去,同事告诉他:“合情合理不能合法。合情,仁也;合理,智也;不必合法,勇也。我们每天犯法才活得下去,联勤不犯法,不能运作。国民政府不犯法,不能存在。”于是王鼎钧给这段回忆录起的标题就叫“贪污哲学智仁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渡过长江,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如何接管好大上海,是对我军严峻的考验。陈毅对部队入城后的纪律提出极为严格的要求,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不入民房”。有的干部提出:遇见下雨、有病号怎么办?陈毅坚持说:“这一条一定要无条件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准入,天王老子也不行!这是我们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1949年5月27日,解放军战士入城后,为了不惊扰上海市民,露宿街头
5月27日早晨下着小雨,上海市民们在枪声平息后打开家门,惊奇地发现马路两边潮湿的水泥地上,睡满了解放军战士。据9兵团的记载:“进入市区的部队,虽在战斗中,服装均能保持清洁整齐。初入市区的部队,两三夜均在马路边露宿。适值雨季,连夜下雨,由于从军部起干部均能以身作则,战士亦都有觉悟,毫无怨言。市民(工人、学生、商人等)再三邀请部队进屋休息,均被婉言谢绝。市民送的慰劳品以至开水,均谢绝不受。外电一致报导我军为他们所见过的最好的军队。”
从1927年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到1949年解放军进城。22年的征程,完成了翻天覆地的革命。
开国阅兵式上,毛泽东正在向受阅的空军招手
1949年,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欢呼跳跃的迎接解放军进城,那是多么辉煌荣耀的时刻。今天的人民解放军,已经成为强大的,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威武之师。90年的历程不寻常,我们要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人民幸福,把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一句大白话胜过千条枪的红军标语:国民党旅长表示很怕“穷人不打穷人”的口号
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今天的人们不会忘记共产党当年那些充满革命斗志和豪情。而在湖南东南部的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中,我们更能切身体会到那个激情的燎原岁月。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侵华战争日军何以敢以一挑五?陆军轻兵器产能竟不如中国地方军阀!
九一八事变后的中日关系,一直如车行刀刃之上,时有彻底倾覆之险。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