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扶贫济困、均富共生”等为幌子,犯罪嫌疑人张天明一手炮制出“善心汇”新型传销骗局,通过搭建“善心汇众扶互生大系统”平台,以“布施”和推荐他人加入获得高额返利为诱饵,采取“拉人头”的方式大肆发展会员,构建起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帝国。
1、起源启发:受3M和云互助等传销资金盘影响
善心汇全称为深圳市善心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3年5月24日在深圳市龙华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0万元。当时,张天明出资51万,并申请了6个善心汇商标,其中包括一个殡仪服务的商标。
有公开资料显示,张天明初中肄业,做过工人、服装批发和净水器处理等工作。2015年左右,他开始接触3M和云互助等大量传销资金盘,受它们的启发,逐步完善了善心汇的想法,形成现在的善心汇系统。
为了让会员们相信他们是真的是在帮助别人,张天明提出了“善心汇”这个名称和搭建了“善心汇众扶共生大系统”,意为激活别人的善心,生根发芽,还将系统里的打款行为称为“布施”,收款行为称为“受助”。
2、数额巨大:善心汇会员达500余万 估算涉及金额超50亿元
据了解,在这个“善心汇众扶共生大系统”里,每名新加入“会员”要先在“善心汇”网上系统注册一个账号,并以300元的价格购买“善种子”激活账户,才可在系统平台的静态、动态提成模式中获利。
在静态模式中,激活账户需向平台内的其他“会员”进行“布施”,根据“布施”金额的多少,分为特困、贫困、小康、富人、德善、大德六个档次投资“社区”,金额从1000元到1000万元不等。平台会自动将会员的“布施”匹配给其他会员,“布施”的人可接受其他人的“感恩回报”,15天至60天之内,就能获得本金5%—50%不等的收益,投资的档次越低,收益率越高,参与人群越多。
同时,在动态模式中,会员通过发展下线,可以拿到第一层下线“布
施”金额的6%、第三层4%、第五层2%的提成,所获提成的50%可以提现,另外50%在平台内存为虚拟货币“善心币”,可在善心汇公司设立的“慧商品商城”消费。
除了通过上述两种模式之外,“会员”还可以通过向公司批量购买“善种子”、发展一定规模的“下线”等方式晋升“功德主”、“服务中心高级会员”,再以一个较低的折扣价格在平台购买“善种子”“善心币”,售卖给下线“会员”,从中赚取差价。
据了解,截至2017年7月17日,注册善心汇的会员已达500余万人,平均每天递增注册会员两万多,今年四月每天递增注册会员甚至高达五六万人,按照每人最低投资1000元,初步估算其涉及金额已达到50亿元。
假如警方没有及时侦破此案,按照现有速度估算,2017年底善心汇会员数量将会增加到一千万。有专业人士指,善心汇的内核跟其它传销类的资金盘没有太大区别,无非就是通过拉人头发展会员和老会员的持续投入,才能保证持续运转,但张天明包装了一些概念,让它看起来与众不同。
3、形象包装:宣称扶贫济困 实业规模庞大
据道道舆情监控室了解,除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每周一至周五,张天明晚上八点半会准时在微信群中进行讲话直播,鼓励大家做慈善,通过对善文化的引导,让别人觉得善心汇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扶贫济困口号不谋而合,甚至有些时候直接说得到国家的认可。
与此同时,张天明经常策划一些社会公益类活动,组织慈善捐款,并去全国各地考察贫困乡村,收购入股濒临倒闭的企业。据资料显示,善心汇于2016年11月25日向海南省残疾人基金会捐赠100万元,帮助海南残疾人创业、脱贫;
2017年5月10日,善心汇向文昌市残疾人社会福利厂捐助300万元……
不仅在海南,善心汇还在云南、湖南、广东等省份也进行了类似的捐赠行为,并被媒体广泛报道。道道舆情监控室发现,善心汇的这些慈善活动大多与残联、基金会等组织挂钩,每次活动都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在其微信、微博、QQ等平台传播,且大部分活动都利用媒体背书,不仅将其扶贫济困的善举和影响力进一步放大,还让自己的“慈善家”形象更深入人心。
除了宣称扶贫济困外,善心汇还宣称自己不同于其他金融互助平台,拥有自己的实业。
有善心汇宣传资料称,善心汇产业集团总部落户昆明,作为昆明市挂牌重点支持企业,下属昆明同创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负责金融信息服务;深圳分部各公司负责文化产业园区、影视拍摄等;海南分部所属各公司主要负责生态农业种植、旅游地产等运营,旗下在海南拥有5A级景区槟榔谷实业资产、在保亭新政镇有2000多亩的黄花梨基地、昌江棋子湾拥有11000多亩椰子林……
事实上,据警方初步查明,善心汇号称“扶贫济困、均富共生”,而其真正投入捐助和扶贫项目中的钱只有极少数,资料所宣传的2000亩黄花梨基地,实际只有几百亩且还只是树苗;所谓的三亚槟榔谷房地产开发用地,根本没办理过用地手续;从2016年底到2017年3月期间,全国各地大量密集注册的以“善心汇”为系列的公司,大多都是空壳公司,没有实际业务。
4、多地预警:多地发布预警信息 相关组织与善心汇划清界限
在今年年初,善心汇发展势头迅猛,但众多网友、媒体对善心汇的经营模式却提出质疑,内蒙古、湖南等地也为此发布了预警信息。
今年3月,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公安局巴丹吉林派出所在其官方微信发出预警称,近期该旗出现了以“善心汇”为名的涉嫌非法集资活动,“善心汇”以精准扶贫等名义,以微信群拉会员收取投资费用等方式,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给群众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害。
今年5月2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发布了《预警:关于谨防以“善心汇”为名的非法集资活动》,提醒群众注意防范。
随后,部分组织相继发声与善心汇划清界限。今年4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表声明称,“由于公众对该公司的经营模式存疑,自启动以来,该基金未开展任何活动。经协商,双方已于2017年4月7日终止合作。”
而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官网已发布了一篇标题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关于“善心汇命运共同体循环经济”虚假言论的严正声明》。该声明称,多个网站上刊登了标题为“善心汇命运共同体循环经济调研取得圆满成功”的文章,文中提及“研讨会由昆明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主管”,此为虚假信息。
5、统一行动:公安部组织侦办“善心汇”涉嫌特大传销案
今年7月,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各地公安机关依法对广东深圳市善心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天明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犯罪问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在张天明被公安部依法刑拘后,全国多地公安机关陆续开展了对“善心汇”网络传销组织涉案人员的打击查处。
据湖北省公安厅7月31日公开通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湖北公安机关近日依法对“善心汇”网络传销案开展打击查处。通报显示,目前,湖北警方已将湖北涉案人员15人抓获归案。其中,依法刑事拘留13人、取保候审1人,另1人正在审查过程中。初步审查显示,15名涉案人员中,发展下线最多的达到1万余人。下一阶段,湖北公安机关将按照公安部要求,查清全部犯罪事实,收集固定犯罪证据,依法查封、冻结涉案赃款,适时开展延伸打击。
四川省公安厅8月3日通报称,四川省各地公安机关依法对“善心汇”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犯罪问题开展打击查处工作。截至目前,已对93名“善心汇”传销活动骨干份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同时,公安部门依法查处一批煽动组织串联聚集滋事的挑头人员,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四川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有力维护社会秩序。
广东省公安厅在7月30日下午通报称,截至29日,已抓获“善心汇”传销组织涉案人员230名,其中刑拘142人,查处涉案公司55家。截至目前,河北、青海、河南、宁夏、广西、吉林等多地警方也相继调集警力开展专案打击行动,已对张天明等790余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