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泡发过夜,
竟如此危险!
今年7岁的雯雯与妈妈、弟弟住在一起,7月27号中午,妈妈做了一道她非常喜欢的凉拌木耳,三人都吃了,妈妈吃的最多。但在第二天,他们竟然都出现了 肚子疼,呕吐 的症状,其中,雯雯的情况最为严重。
在送入当地医院治疗之后不久,雯雯情况急转直下,她出现 昏迷,肝功能衰竭的症状。 当地医院急忙将雯雯转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综合ICU。
“目前,对于这种毒素的治疗,没有特效药。为了竭力挽救雯雯的生命,把体内毒素尽量排出,我们
对雯雯的血浆进行了四次置换
,
每次1500毫升,对于这样一个7岁女孩来说,这样大幅的血浆置换,
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四次
。”
ICU叶盛主任说。
目前,她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处于危重状态。
据叶盛主任描述,雯雯的情况属于 细菌性食物中毒 , 而中毒原因就是那盘 被泡发了两天两夜的黑木耳 。
经过浙江省疾控中心检测,导致雯雯中毒的是黑木耳上滋生的一种 “ 椰毒假单胞菌” , 它可产生致命毒素 “米酵菌酸”。这种毒素的死亡率高达50%,而且这种毒素耐热,清洗,焯水均无法去除。 “高温情况下,细菌没了,细菌的产物——毒素还在。”叶主任说。
椰毒假单胞菌中毒症状
一般发病症状最早出现在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呕吐时初为食物或黄绿色水样物,有的呈咖啡样物。继消化道症状后也可能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炎为主的临床表现, 重症者出现肝昏迷,甚至死亡。
黑木耳中毒的惨痛教训不少
这个错误千万别犯
事实上,这些年,黑木耳中毒的病例屡见报端。
2017年7月,福州总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里,28岁辽宁姑娘毕雪因为一碗泡了两天的黑木耳,陷入昏迷,出现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黄疸。
2016年7月,温州董先生和毕女士夫妻俩吃了木耳炒鸡蛋中毒。董先生吃得少,症状轻,很快自行恢复。但毕女士中毒较深,先是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天后逐渐发展成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黄疸、脓毒性休克等,被送入ICU抢救。
而这些黑木耳中毒病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 黑木耳一般都泡发了2天以上,容易引起腐败变质。
那应该如何安全健康吃黑木耳呢?叶盛给出了几点建议。
泡发木耳类食材,随发随吃,特别是夏季,最好将木耳的泡发在冰箱进行。
其次,如果泡发时间较长,忘了换水, 出现上述情况时,别舍不得,要果断扔掉。
另外,目前市面上有鲜木耳售卖,叶盛建议消费者要仔细挑选,如有 发粘、流水、异味,千万不能吃, 如觉不适,应尽快就医,并将就餐史告诉医生。
除了黑木耳,
以下这些食物也需要注意!
“这种细菌,除了泡发时间过久的黑木耳会滋生, 新鲜银耳,玉米面,以及个别地区会吃的臭米面中也会带有。” 叶主任补充了其他几种携带“椰毒假单胞菌”的食物及注意事项。
1,干木耳
干木耳的泡发时间不宜过长,
一至两个小时即可进行烹饪。
2,新鲜银耳
叶主任强调食用新鲜银耳必须慎重!储存时间过长的银耳,或是明显有变质、腐败迹象(比如发粘、流水、有异味等)的银耳, 千万别舍不得,要果断扔掉!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