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大招了,广东省发布《关于土地储备领域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工作指引(试行)》之后,截至今日,广东惠州、珠海、广州、汕尾、茂名、河源、中山等15个地市政府第一批拟使用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的数量超过了160宗,拟收储总价款超过了350亿元。
广东打响了政府大规模发债(真金白银)收储房企存量闲置土地的第一枪,作为全国首个全面落实专项债收购房企存量闲置土地的省份,广东的这个风向标动作意义重大,市场预计后续其他省市会快速跟上,比如湖南、河南、浙江、江西均已有所动作。
2月12日(本周三),彭博新闻社报道称,“
知情人士表示,中国政府部门正在准备一项方案,有望为万科解决今年500亿元人民币(68亿美元)的资金缺口提供帮助。知情人士称,该方案包括考虑允许地方政府今年利用约200亿元人民币的专项债额度,用于购买万科的待售楼盘以及空置土地。
他们表示,这些资金将帮助万科支付今年到期的部分债务,万科和关联公司也被允许利用新债发行和银行贷款来还债。因事未公开,知情人士不愿具名。他们补充说,上述方案仍可能有变化”。
2月12日当天,万科股债暴涨,连同其他很多房企及上下游企业的股票也出现了大涨。
对于彭博提及的上述传闻,目前市场保持着相对笃定的态度,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储备专项债已正式落地,广东省也已大范围地收储房企的存量闲置土地,因此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收购万科的闲置土地应该具有很强的落地性,尤其是万科这一次被深圳国资全面接管之后。
市场方面预计,地方政府专项债收储存量闲置土地一事有望迅速扩容。2024年11月1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242号)。2024年12月,国办继续发文并明确,地方专项债可用于土地储备、保障房建设等领域,支持城市政府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用地,允许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用房。
市场方面认为,存量闲置土地库存过大导致政府稳地价压力巨大,房企亦因土地库存过大且难以开发、无力开发等原因导致流动性更加紧张,因此地方政府专项债收储存量闲置土地实现“去土地库存”,对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改善房企的流动性,改善楼市供求关系和改善市场预期意义重大。
摩根斯坦利(大摩)在2024年12月份发布的《摩根斯坦利:全球及中国经济和市场展望》一文中预测,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的新房将会触底反弹,而在2025年下半年中国整体楼市有可能会出现反弹。
大摩预测的结论提到了三个前提条件,一是目前新房供应已经慢于新房销售的速度,按此趋势供求关系将有效扭转;二是政府积极引导去库存,包括直接下场收购存量房用于保障性住房;三是由金融机构消化楼市的死库存,具体则为位置偏远、户型差、质量差的房子,这类死库存对应的坏账最终由国有银行买单。
鉴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大规模下场收储存量闲置土地对改善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以及改善被收储土地的房企的流动性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市场方面有理由相信万科偿债及流动性压力的改善,包括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改善,这也是本周三房地产板块股票大涨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在《
如何拿政策性资金
》一文中提到了目前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迎来了密集申报期,我们目前也紧锣密鼓地协助一些地方国企和城投平台策划包装项目并申请国债和专项债资金,以便后期我们可以继续针对项目投放非标融资类资金。从前文提及的广东各个地市的土储专项债大规模的收储动作来看,地方政府今年对房地产的救市力度在真金白银的投入方面很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这对于改善楼市预期或许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房地产和城投相关行业来说都属于实质性的利好。
当然,就现状而言,居民端当前整体的就业和收入预期仍在下行,宏观经济依旧面临内需低迷、外贸方面的关税大战等不确定性,因此市场信心在短期内较难恢复,大摩关于今年第二季度新房将会触底反弹的预测也可能存在不切实际的地方,相反,如果市场预期没有实质性的改善,房地产今年底都不一定能到达底部。
更多基建、房地产、城市更新、产业投资运营项目的交流和合作事宜,欢迎联系西政财富和西政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