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成长道路上,Uni(有你),有我。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专业的文章和靠谱的课程,还能找到资深的督导和颇益的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甘肃省司法厅  ·  夜读|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都有这4个特征 ·  昨天  
冯唐  ·  冯唐五年前提出了一个好问题 ·  4 天前  
CEO盈利思维  ·  聪明与智慧的区别!(看完醒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心理Uni

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收费”的?

简单心理Uni  · 公众号  ·  · 2024-09-01 11:00

正文


本文字数3000+|阅读预计需要8min

文|王雪岩(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在临床教学中,关于收费,是设置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但实际督导过程中却可以发现,关于收费方面的困难,几乎会出现在每个案例报告者初学阶段, 大部分人都不敢收费 这里面既有对咨询收费意义的探索尚不够深入,也与咨询师自已对于处理冲突的能力、自恋修通程度、分析性头脑的建立水平有关,还与来访者投射到“收费”这件事上的心理意义有关。


心理咨询中“收费”所代表的意义,远远超过钱本身的意义,咨询师能否坚定的保护收费设置,也直接影响到咨询探索的深入度


图/pexels

心理咨询师是如何“定价”的?


心理咨询师定价的标准最主要的两个参考指标:一个是市场整体收费水平;一个是咨询师自己保证比较满意的生活所需要的收入水平,这并不是因为自私,而是因为如果咨询师自己处于严重的经济压力之下,很容易失去情感抱持功能,最终损害到来访者的利益。


咨询师收费不建议过低或过高,因为与市场的整体收费水平相比,过高或是过低对咨询过程都有可能产生一些破坏性的影 响。


首先,咨询师收费的整体水平是受市场调控的,一个真正专业的咨询师成长起来,成本巨大,但是如果要保证比较满意的工作效果,一个咨询师一辈子能工作的时数非常有限,这就决定了,如果不是国家福利性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市场不会是普通的大众消费,但实际上,心理咨询的最大需求量恰好又是存在于普通消费人群,这就会导致来访者高需求与低承受力之间的冲突,而这部分冲突必然会投射到咨访关系中去,由咨询师来承受这部分压力。 恰是这个压力的存在,会导致咨询师在收费设置上的困难


咨询师只要收费,就必然存在咨访双方利益上的冲突,这又和购买有形的物品不一样,买一棵大白菜花钱不多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是有确定感、可控感的、让人踏实的。


但是心理咨询的过程几百上千上万块钱花出去,短时间内啥也见不到,随着咨询开始有进展了,见到的又都是痛苦的东西,体验的又是艰难的过程。这对双方的信任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所以对咨询师来讲, 如果你自己都没有经历过那个逐渐改变、逐渐修复、逐渐穿越痛苦,最终将创伤转变为资源的过程,你如何有信心去与你的来访者一起穿越这个过程呢? 如果你自己不曾花掉这笔钱之后让自己真正从中受益,那你大概率也不会真的有定力去面对来访者对于你收费的攻击。


图/pexels


作为咨询师,你哪怕只收一分钱,你也早晚会面临着要去面对来访者因为被收费而被唤醒的愤怒,因为 你只要收费,就意味着你们是工作关系,而不是养育关系;就意味着你是独立于TA的,而TA不能绝对的占据你;就意味着你也是有需要的普通人而不是他所渴望的理想化养育 者。


而这些都是TA的困难,如果TA没有这些困难,TA不需要来找你这个咨询师,如果TA来找你,你就必须去面对这些,因为是你决定要帮助TA的,你能帮助TA的途径,只能是你们一起去经历这些冲突过程,而你还要让自己在冲突中活下来,你活下来,TA才有机会体验到TA幻想中的那些无法忍受的东西,其实并不是TA幻想的那么可怕,TA才能不再那么回避面对生命的真实。这也是你需要从你的分析师那里真正感受过才能在情感中确定下来的。


作为咨询师,我不敢收费怎么办?


如果你是一个受训充分的咨询师,你不收费或收费非常低,那你就要好好想想,是什么支持你这样做? 那大概率是你的全能自恋在作祟,或者是你自己对冲突的恐惧在起作用。不收费、太低收费后面往往是在保护咨询师的感受,在破坏的是来访者去承认现实,对承担自己成人责任的尝试,也在阻碍着来访者去面对冲突性体验的机会,也在剥削着来访者的自恋。


当然,咨询师太高的收费依然有可能是全能自恋的驱动,在咨询师内心将高收费与高认可度等同起来,这其实就已经丧失了咨询师该有的现实感。


如果咨询师降低收费标准,对于咨询过程的破坏性还有可能在于:


来访者方面


来访者因为费用降低的内疚而不敢表达某些愤怒、攻击性的情感,导致咨询过程可能进入表面上和和气气,实际上一直在回避面对关系中的冲突性的过程;或者因为费用太低,不能对来访者构成现实性压力,也就降低了改变的动力;或者纵容来访者共生性的幻想,使他沉浸于不必分离的幻想无法自拔,等等。


来访者的内在冲突,是无法在回避中获得修通的 所以这个表面上的“你好我好”,背后真正的状况是“你害怕我也害怕,你无力我也无力”,这样的状态其实才是光收钱,不干活的状态。


图/pexels

咨询师方面


从咨询师的角度来说,咨询师只不过一个有着各种欲望的俗人,从事着一种助人的职业,助人并不是说是如上帝般拯救世界的救世主,而是靠自己的专业受训得来的能力提供对他人的帮助,从而挣钱养活自己,本质上与医生、教师,甚至街边卖菜的没啥区别。


所以, 当一个咨询师收费太低的时候,一个潜在的风险是,咨询师在潜意识中可能会放弃承受来访者的破坏性 尤其是对于与人格严重破损的来访一起工作的咨询师,用钱来补偿咨询师情感中的巨大的付出实际上是最明晰最安全的方式,而且双方是可以把钱放到桌面上谈的,如果咨询师降低了收费,但是在情感中非常厌烦来访者,或者感觉被控制和剥削,那实际上整个咨询过程都会遭受到破坏。


这就像是市场上几十块钱一斤的肉,你几块钱就买回来了,里面的猫腻可能你发现不了,但这样的事情,一定不那么“便宜”。这也是为什么前辈们会建议对人格严重病理性的来访者要实行高收费的原因,这样的收费在本质上还是在保护来访者的利益, 因为在不可量化的情感中对来访者的放弃,比收取更多的可量化的钱对一个人的伤害会更大


所以,一个咨询师能够收取让自己满意的费用,而不是简单的降低费用,实际上也是咨询师临床定力的表达 当一个咨询师能够在内心中清晰的建立起界限感,能够深入的理解真正的尊重是“信任彼此各自能为自己的责任和需要负责时”时,TA在保护收费设置上就会更加有能力。


图/pixabay


收费越高代表咨询师能力越强吗?


那是不是更高收费就代表着咨询师底气更足,更有能力保护咨询过程呢?当然不是。


有一部分咨询师提高收费标准是因为他们想减少工作量,也有人通过提高收费来筛选自己喜欢与之一起工作的某个类型的人,还有一些人提高收费标准完全是生活压力的影响。当然,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完全基于病理性自恋。


咨询师太高收费必然也要面临市场的考验 所谓“德不配位”,最终也会被市场所淘汰,这也是咨询师提高收费的风险之一。


即便是没有市场的考验,如果一个咨询师的收费标准大大高出了市场基本水准,也就意味着他将面临关系中信任能力的考验,过高的收费必然带来过高的期待,这也意味着咨询师将更大可能被投射为理想化客体,也更多将面对理想化破灭后的愤怒与攻击。


过高的收费还可能会涉及到咨询师尚未修通的个人情节:贪婪、剥削、对关系的潜意识破坏、超我的缺失、全能自恋,等等。


图/pixabay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