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链家研究院
本微信公共号由链家地产市场研究中心维护,提供房地产市场最新的政策动向,深度解读以及北京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查询专区仅对北京链家员工认证开放。
51好读  ›  专栏  ›  链家研究院

博鳌大讲堂丨杨现领:数据透视租赁市场新机遇

链家研究院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08-08 22:23

正文

点击 “链家研究院” 订阅哦!


导语:

近来,租赁市场看似很火。国内几乎代表性的开发企业都已经进入租赁市场了,参与的主题非常的多元化,到底这个市场是什么样的市场?哪些城市的租赁市场有机会?我们该怎样正确客观理解租赁市场?在2017博鳌大讲堂上,我们用数据还原租赁市场的几个真相。


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点城市 未来将焕发租赁市场活力

过去半个月,广州等城市一项“租购同权”的新政,迅速将租赁市场推向风口,租赁市场火爆背后,租赁红利并非雨露均沾。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开发企业几乎都已经全部涌入租赁市场,但不是所有城市都有租赁机会,事实上它只属于重点城市。


有4个重要指标决定租赁市场开拓机会。第一,有持续人口净流入,且净流入人口以年轻人为主。第二,服务业占比超过50%,且持续上升。第三是房价收入比偏高,交易市场价格门槛高。第四,租金基数不高,且上涨空间广阔。在杨现领看来,满足这四大特点的城市,未来租赁市场将大有活力,这些城市多布局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重点城市。


数据显示,目前这些重点城市租金收入比均处于30%这个合理范围内,未来还有较强的潜力。


租赁市场相对独立 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政策的鼓励是否会为租赁市场带来一个快速爆发期?针对这一目前业内普遍关心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租赁市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它的内在运行规律是既定的。租赁需求的释放是稳定有节奏的,原因在于年轻人的额支付能力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


以北京市场为例,在北京70%的租房人群是年轻人,租房模式以单间为主,人均租住面积不到20平,且租金支出控制在收入水平的30%以内,租金支付能力是租赁市场发展不可跨越的因素。因此,租赁市场未来发展空间还是比较乐观的,不应拿租赁市场与交易市场相提并论。

租金回报率低 不代表租赁市场没前途


在租赁市场有一个普遍观点,认为中国一线城市租金回报率只有1.5%,处于较低水平,而这将导致租赁市场前途受限。但是,租金回报率低,不代表租赁市场没有前途。


第一,事实上一线城市的租金回报率高于1.5%。一线城市的租房状态以合租为主,如果房屋空间得到有效释放,租金回报率将高于目前的1.5%。


第二,租金回报率是动态的。按照租金以每年将近8%的速度复合型增长,那么五年后的租金回报率与今天相比,不可一概而论。


第三,业主愿不愿意把房子租出来,核心取决于业主租金收入能不能覆盖它的月供。然而租金能否覆盖业主的月供,其衡量指标应该是多元的。


第四,房屋转售的交易成本高,变现越来越难,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通过买卖房屋来快速获取回报难度加大,这也将促使更多房屋以租赁的形式实现回报。


强运营与快周转是租赁和开发的本质区别


在任何一个国家,租赁市场房源只有20%来自新增开发,而新增开发的主要形式是持有。对此,我认为:


第一,在拆迁成本和供地成本不断提高的时代,新增用地应供应到高品质的商品房开发上。目前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的商品房比例在不断压缩,新增用地应更多满足一线消费者的改善需求。


第二,租赁是运营商的生意,开发商入市需谨慎,两者的核心能力完全不同,租赁运营商的核心能力是管理,而开发商的核心能力是周转能力。


如果要做租赁,要把它当成一个十年的生意来做,这跟开发完全不同。租赁强调的是强运营,开发强调的是快周转,这是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租赁行业发展核心在于运营和服务能力


美国机构化运营机构持有或管理运营的租赁房屋数量占比超过30%,日本超过80%,而在中国这个数尚不足2%。在成熟的租赁市场,产业链生态体系十分完整,房地产互联网租赁信息平台服务、托管服务、软件供应等领域均有代表性的企业。


中国亟需培养形成完整的租赁生态产业链。事实上,目前对于中国的运营机构,规模门槛较高,管理五万间和三十万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运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管理的房间数量少于1000间时,公司可以实现盈利,但是当管理的房间数量超过1000间时,公司的利润消失了。很多企业难以突破1万间门槛,解决规模扩张难题与陷阱要靠系统、靠技术、靠数据、靠互联网。租赁运营至少需要投入10年的精力。


租赁的本质在于运营,运营的核心在于服务。无论是自如还是其他的公寓运营商,对于运营这门生意,需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因为,这个市场不缺机会,致胜法宝一直都是运营与服务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