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
↓↓
大家好,我是
坚持说老实话,始终保持希望的
肖老师
▲ 点击上方关注
▲
再点击右上角的“
···
”,选择
设为星标
,
文章每天
自动推送
第十一个,中南一附,虽然均分是和前几个学校接近的。但是,A等率是明显下滑的。102人中15个A等,36个B等,也就是83及以下的正好50%。
体量小,有能力或者更重视应试教育的可能已经提前卷走到别的初中就读。所以,就造成了头部尖子生的相对稀缺?
但是因为整体生源其实还可以,或者学校小规模管理还比较精细,所以,均分能拉高一点?个中原因,我们非内部人士无法得知。
但是,从数据来分析的话,无非是这些因素。以上6-11,应该算这个榜单中的第二梯队吧。事实上,这6800学生,不知道公办普高学生是不是能达到50%了。
附中雨花,505人,好像是之前的周南雨花更名过来的吧。划入集团内应该还不久。
A等68人,B等154人,也就是83及以下的共283人,接近60%了?这个差距是挺大的。也挺惊人。
难怪,长沙那么多初中的公办普高率都说有60-90%,是不是就是后面这些学校做了分母,被平均到50%呢?
包括后面几所学校,我就不一一分开分析。大概率,每个学校的C等及以下是接近60%的。
普高率呢?相应可能也不高。
从星城实验青石,到稻田特立,到新学校附中凌云,星沙实验538人,附中芙蓉765人,附中植基495人。
其中星沙实验,应该不属于长沙市区统录,虽然考试试卷是一样,但是普高线是单独划线录取,所以关系不大。
青石新学校体量也不大。
稻田特立是刚转到附中门下,附中芙蓉也是从长郡芙蓉转过来。
植基应该也是新学校。
算上前面的附中雨花,这几个学校也总共有3300人左右,如果扣掉星沙的538人,就是2700多人。
如果用这所谓的第三档的3300人或者2700人,比第一梯队的3000人,那差距就更加明显了。
那边是83及以下的700人左右,而这3300人84分以上的加起来可能不到900人。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有可能3300人中未必能有1000人上公立普高线?剔除掉星沙县划线低的因素,如果统一放到一个水平线来看的话。
很可能这3300人,未必考得过1300多人的广益。
似乎是一定的,而不是好像!最起码广益的1300人中有500多是A等,而这3300人中只有300人左右是A等。
所以,这似乎也是为什么中考数学的前100分是偏基础而不是像月考或联考一样难的原因吧?
不然毕业考,这个毕业证,很多后端的学生是很难拿到手的?
以前分析过雅系,郡系和一中系的部分初中联考,而且可能是多科的均分,还没有今天看到附中系这一二三档分层后的差异对立明显。
以点见面,虽然是我们过多的思考了背后的可能性,但事实恰如我们能够看到或者看不到的那样。
一方面是教育资源确实不均衡,另一方面,也有来自家庭的影响因素在其中。
我们似乎也无能为力,除了逃离或者假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各区联考的时候,其实问题也是存在的。
只不过,好像没有像这次分析这般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