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荣茂观察
作者:李荣茂,THLDL大课堂、清大领导力创始人;原清华大学领导力创办人;资深投资人。站在中国立场分析国内外政经走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荣茂观察

食品安全再次冲上热搜!这个信息不得不看!

荣茂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7-11 17:2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食品安全:治标不治本,监督体系待完善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总是治标不治本?关键在于其牵扯的环节太多,主管部门难以全程监管。要有效监督,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包括媒体、NGO、民众等。然而,现有的体制不能有效支持,如质监局不接受个人送检的食品,媒体的调查记者和舆论监督也在急剧减少。如果监督权不下放,食品安全的问题将难以解决。这反映出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上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自动驾驶:中美竞争提速,商业化落地在即

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行速度超乎想象,武汉已大规模推行,多个城市也提上日程。中美两国的自动驾驶里程相当,都在7000万公里左右,但背后的政治因素成为决定其推行速度的关键。中国在商业化方面稍稍领先,百度萝卜快跑有望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成为全球首个盈利的自动驾驶项目。然而,自动驾驶在中美两国都遭遇了阻力,武汉有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公开反对,美国民间的阻力也极大。这反映出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还需克服诸多社会障碍。尽管如此,中国在体制上的优势可能使其在推行上更加快速,但相关人群的就业恐会遭遇震荡。

三、通缩苗头显现,经济寒气蔓延

近期,除了少数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外,包括农产品、小家电、机票、酒店、豪车、房子、奢侈品等在内的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出现了普降。这一通缩现象比通胀更为危害,因为它伴随着企业利润压缩、减产或倒闭、收入降低、失业等恶性循环。豪宅市场也开始降温,出现了“顶豪通胀,普豪通缩”的分化。上海顶豪成交量占全国近7成,但即使强如上海,单价10-15万元/平米的成交量也下跌了近5成。这反映出经济寒气正在蔓延,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四、北京治理违建,城区人口或减少

北京宣布将大力治理违法建设,计划两年内成为第一个没有违建的城市。这一举措将带来两个主要影响:一是生产生活空间减少,租金可能上涨,倒逼不适合的人离开;二是经济和社会生活趋淡,政治中心色彩强化。过去七年内,北京中心城区人口已减少200万,这一趋势可能还将继续。这反映出北京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上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五、黄金价格大涨,降息预期提升

上周黄金价格大涨,冲高至2390美元,主要受到美联储降息预期提高的影响。年内至少降息1次的概率上升到97%。然而,由于降息预期酝酿太久,对金价刺激有限。长期而言,黄金仍有上涨空间,一方面新兴市场央行持续购金给金价提供支撑;另一方面美国财政赤字易升难降也为金价打开上升空间。这反映出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仍然受到市场的认可。

六、社会工作者岗位火爆,反映求职“求稳”诉求

2024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人数高达188.9万,两年新增了100万,增速非常夸张。这一岗位的火爆反映了当下人们找工作“求稳”的普遍诉求。社会工作者虽然没有编制,但其他体制内的福利勉强都有,堪称最低配版的“公务员平替”。它的爆火也反映出当前就业市场的变化和人们求职观念的转变。

七、中国商品再遇贸易摩擦,出海成大势所趋

继美国、欧洲、墨西哥之后,东南亚最重要市场印尼也计划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保障税。这一举措可能影响到鞋类、服装、纺织品、化妆品和陶瓷等行业。这反映出中国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再次遭遇摩擦。然而,这也迫使中国企业更加注重海外市场的开拓和本地化生产。在全方位失衡的背景之下,出海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大势所趋。

八、英国工党重新执政,对华政策待观察

英国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4年后重新执政。新政府对华态度复杂,一方面表示要保持全面接触,实行与俄罗斯、伊朗、朝鲜不同的政策;另一方面则将中国定位为“利益敌对的、长久的威胁”。综合工党此前的表态,其传统政策取向多聚焦气候、提振经济、安全、民主政治类议题。但受制于移民强硬政策以及特朗普胜选前景,中英关系能缓一口气就不错了。这反映出英国对华政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九、央行大动作,收窄利率走廊

央行近期宣布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并计划收窄利率走廊至1.6%-2.3%之间。此举旨在增强政策利率对市场的调控力,并控制利率不过快下行。央行对利率下降如此关注,主要是出于对经济悲观预期、金融机构片面追求规模和利润倾向以及系统性风险担责的考虑。这反映出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审慎和稳健态度。

十、特斯拉首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稳外资意图明显

特斯拉首次进入江苏政府采购目录,这一变化意味深长。此前,机关大院对特斯拉是不得入内的,如今却入选政府采购名单。这反映出经济管理部门稳外资的意图很急切。然而,税务、金融、政法等领域对外资仍有个别从严信号。因此,高层近来强调政策一致性。特斯拉打开政企市场或只是开始,未来的重头戏是其自动驾驶FSD落地以及产业链远端的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业务。这反映出中国在吸引外资和保持开放合作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决心。

--------------------------
觉得不错请分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