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车、小黄车、小蓝车、小白车、小灰车...
城市内已「充斥」着各类各色的共享单车。
留给共享单车的颜色不多了?
那一定没问过美院的意见!
▌全身涂鸦的杂牌车 成了校园风景
4月9日上午,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里突然出现了一群「骑行军」。这群「骑行军」所骑的单车,并不是大家熟悉的杭州公共自行车小红车,也不是最近频繁出现在媒体上的小黄车或小白车,颜色多样,更像是自家买的杂牌军,然而车身上却有个统一的logo,「驿和行」。
更重要的是,它随时可以骑走,不扫码不用钱!
你肯定想不到,不久前它们还只是校园车库里的废旧自行车。
小朋友对翻新后的「共享单车」进行艺术涂鸦
▌1000辆废旧车 变成500辆可骑行的单车
这些车的创造人是IBSplus驿和行的王国阳和来自美院的学生们。这是驿和行的一个「物尽骑用」单车行动计划。
「这些车有永久牌的,也有凤凰牌的,确实是杂牌军,但是你知道吗,这些车前不久还是校园车库里堆成堆没人理的废旧自行车。」王国阳说。
「使用这些车也很简单,不需要你来扫码,也没有什么钥匙锁,你要是想用,随骑随走,但是只能在校园内使用。」
这批「共享单车」到底是个什么概念?王国阳解释,这些「共享单车」其实产自他们发起的一个项目——驿和行「物尽骑用」单车行动计划。
王国阳5年前成立IBSplus驿和行后,就一直致力于智慧出行项目设计,主攻的方向就是公共自行车,在世界范围内对城市共享公共自行车项目展开过调研。
▌回报母校 美院人做公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70后的王国阳曾就读于浙江省二轻工业设计学校(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1991年到1996年,我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都在转塘度过,这里就是我的根。所以我一定要回报母校,将中国美术学院作为这个公益项目的第一站。」
在他看来,美院人突出的设计能力、再造能力能够很好地将闲置单车再利用起来,避免它们成为城市「垃圾」。「在这一方面,美院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我们这个7、8人的小团队全部都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王国阳自豪地说。
▌校内无偿使用 未来将推广到更多大学和社区
「现在的共享单车市场品牌众多,很多公司都不断往市场中投入新车,增加市场占有量,可是现实中我们却注意到,就学校、社区里,废弃闲置的单车数量就不少,如果可以对这些单车加以利用,就是变废为宝。」
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合作,是驿和行「物尽骑用」单车行动计划的第一步。先期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提供了1000辆校园内废旧、即将被当做垃圾变卖的单车,由驿和行团队和校园内的修车师傅一起,对这些废旧单车进行重新整修、改造及艺术涂装,「这样我们有了首批‘物尽骑用’的500辆单车。」
「这个项目是个公益项目,先期整修和后期维护的主要资本来自于企业捐助,所以我们也对校园内的学生和老师使用单车,实行在校园内部0租车费0押金无偿使用。」王国阳说。
当天上午,首批投放了100辆,现场效果不错,不少人都纷纷试骑起来。
「能有这些便利的共享单车在学校太好啦,今天中午我从山北去山南吃饭就骑的它!」一位体验了单车的同学说道。「希望未来能在学校投放更多。」
据了解,从美院回收的1000量闲置单车首批已改造出500辆近期将陆续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梦园教学区投放,方便师生们出行。
「我们还和学校一起,在校园内设置了固定站点,专门开辟了单车停放的区域,供学生们停放我们的单车。」王国阳说,当然社会上其它品牌的共享单车也可以停放在这个区域内,「我们也想帮助年轻人培养一个好的共享单车使用习惯,不让他们乱停乱放。」
废旧车辆,变废为宝,驿和行「物尽骑用」单车行动计划已经迈出第一步,王国阳表示之后这个项目也将推广到更多的大学和社区中去。「今后肯定会走进人们的生活。」
文|金洁珺 孙燕 翠西
来源|浙江24小时 一起游于艺
编辑|邱莉丽 廖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