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ternetDeep
这里是《互联网周刊》。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会实现!
51好读  ›  专栏  ›  InternetDeep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国无人驾驶市场仍处于探索期

InternetDee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4-29 19:09

正文


无人驾驶是在传统汽车产业的基础上融入了智能化、自动化、电动化以及互联网化等技术的综合性产业。


在过去的3月,无人驾驶领域的动静一直没有平息下来。腾讯收购特斯拉5%的股权跻身特斯拉第五大股东;百度公司副总裁王劲在几天前的洪泰基金CEO春分大会上宣布即将离开百度,自己创业投身无人驾驶事业上;连离职多位高管的百度也没闲着,立马投资一直很靠谱的蔚来汽车;阿里则是在本月中旬领投了瑞士AR汽车导航初创公司WayRay。


3月1日,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正式成立,3月10日,百度CEO李彦宏表示,当该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业务走向成熟,并且需要更多资金和合作伙伴时,他们便可能将其剥离。3月30日,百度向北京主管部门着手申请无人车在海淀区进行二次路试的文件被相关媒体曝光。这是百度继去年11月乌镇互联网大会后,无人车项目的再一次“露脸”实测。


可以说,一方面,是这些企业实实在在地把无人驾驶的概念,从只可远观变得离人们的生活更近一步,而不是仅限于纸上谈兵。但是,另一方面,要说真正开始将其投入使用,或许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无人驾驶领域当然还包括无人机,相比无人汽车它更有肉眼可见的成绩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2019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显示,在2010年以前,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小,增长速度慢,主要应用在灾害救援、地图测绘等领域。2011年以后,以大疆为代表的中国消费级民用无人机市场迅速崛起。近年来,无人机在航拍、物流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无人机送货和热门真人秀采用无人机进行航拍,使得民用无人机被广泛关注。


随着消费级无人机的操作简单、价格下降,消费级无人机逐渐从航模爱好者等小众消费者转变为大众消费产品,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很快。但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一片火热不同,国内专业级无人机市场尚未出现爆发性增长。


目前,无人机的应用领域有警用、巡线、农林植保、航拍、快递和科研。更有汽车公司研究利用无人机来给无人驾驶汽车导航,协助驾驶员勘察出汽车感测器侦测不到的周遭环境。无人机扮演了自动驾驶的另一个环境感知入口,且能够有效降低整个产业的生产成本,预计未来,民用无人机会朝着智能化、安全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无人驾驶行业的发展需要技术与质量齐飞,智能零配件提供方成关键要素


无人驾驶涉及到三个方面:汽车制造商、技术支持企业以及掌握大量资源的互联网大企业,这三方可以自立门户完成研发制造销售一条龙,也可以互相达成战略合作。纵观现在无人驾驶领域,完全成熟的可以上路的无人驾驶汽车还未大量推出,无人驾驶领域还未出现领头羊,因此现在正是争夺领导地位的好时机。


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智能零配件提供方的关键成功要素为:第一,感知层面:扩大感知范围,提高信息采集精确度;第二,决策层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掌握核心芯片技术;第三,执行层面:加快响应速度,提高运行稳定性。也就是说除了制造商及技术支持企业以外智能零配件提供方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因素。


目前无人驾驶的发展已经形成以ADAS和人工智能切入的两条发展路径


路径一:以传统车厂为代表,如上汽集团、长安汽车


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ADAS功能和技术,逐步提高汽车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来不断向完全无人驾驶发展。其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缓解司机驾驶压力,改善司机的驾驶体验。而其核心技术是:ADAS的各项自动控制系统,在汽车的行驶决策过程中,更多的是由人对周边的状况做出判断,并采取执行措施,机器决策仅起到辅助作用。


路径二: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如百度、腾讯等


通过提高移动式机器人的深度学习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以完成无人驾驶汽车的各项任务。其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以计算机来控制汽车,彻底取代人工驾驶。


互联网企业拥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成熟的算法和云服务平台,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提高机器的“驾驶经验”,从而对行驶路况进行准确的判断,降低人为因素干扰带来的事故率。其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的行驶决策过程中,完全由机器对周边状况进行决策并控制执行,人工智能完全控制汽车的所有驾驶决策。


无人驾驶的普及性除了关乎技术更关乎人的道德


关于无人驾驶的报导已经很多,但绝大多数人还未亲身体验过真正的无人驾驶。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暂时困住了无人驾驶面向大众的普及呢?


就技术层面来说,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无论是传感器或运算能力,都足以应付自动驾驶需求,当然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然而,目前最大的困扰不是来自于技术、成本这些可量化的因素,而是来自于法律的监管范围和道德的选择。技术、成本或者配套设施的完善有内在激励,在无人驾驶领域“掘金”的企业会自发的去追求发展技术、降低成本和改善设施,这时候就需要法律来规范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虽然计算机有着比人类更优异的计算、操作能力,但有一样东西是计算机远不及人类的,那就是“道德感”,在法律之外,仍有许多情感上的因素,是计算机无法理解的,设想高速公路上遇见一条狗,该撞上去还是该躲开它?如果躲开它车上的人可能有危险,如果撞上去,小狗也是一条生命,这种两难抉择计算机如何应对?或者有什么方法可以设计程序应对?“保护少数行人或多数乘客”、“为了保命而违规”等情境,没有情绪和价值观体系的计算机,做出的决定能不能“让人满意”,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实际上,无人驾驶在法律、人文伦理方面存在的阻碍也并不是无计可施,联合国已着手制定无人驾驶安全法规,我国目前也在积极推动制定无人驾驶相关技术规范和法律规范。这些都说明无人驾驶在法律、人文伦理方面存在的阻碍正在“破冰”。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如果技术成本可量化且有内在激励机制去促使完善,那么法律、道德就要运用更高的人工智能去解决,认识到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因为知是行的基础,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难就难在知行合一,明其理,则无人驾驶面临的暂时困境会一一破除,总有一天会实现全民乘客、无人驾驶的美好时代。


(文/半青、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