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睡得还挺晚,倒也不是非要守个跨年什么的,只是思考了一些东西,睡晚了。
早上迷迷糊糊醒来,打开窗户,阳光依旧,冷风依旧,吃喝拉撒依旧。
我的文章花了大量篇幅观察和记录世界的变化,因为大家都非常关注和追逐这些变化,有一点风吹草动立马就要把耳朵竖起来,生怕错过了什么。
但在很多时候,人们会对不变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虽然这个不变的东西,可能才是驱动变化的重要因素。
特朗普的再次胜选,为本就震荡的全球秩序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中美关系也面临再一次质变。
但是,中美关系那么多次质变,变是常态,可,为什么会变呢?
其实不简单是“我们都会改变”这样的理解,因为改变并非无迹可寻,而是遵循着某种规律。
美国内部的那种一致性,恰好是我们不太容易看得到的。
看起来打得很厉害,看起来是三权分立,看起来是乱套,但他们内核性的东西,是
基督教一神排他世界观、西方文明殖民和劫掠性、神权文化派生意识形态,创造与毁灭一体两面。
只要是这种形态存在,那么不论怎么变,我们都不应该抱有任何幻想。
因为作为一种防御性的文明形态,只有发展出更高的内在实力,才可能与这种进攻性文明形态共存。
马斯克:“要消除仇恨,你必须首先变得比仇恨者更强大,然后选择原谅。”
大致是一个意思。
如果要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不可能,而是这种力量必须基于内生,强到降维,才可能。这很难,但却是更高维度的思考模式。
如果没有5000年的文化积累,想要形成这种理念、并在十几亿人中形成大致共识,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我们日常中很多习以为常的观念,它本身其实极不简单,只是我们很难意识到。
比如天下为公。
比如美美与共。
比如不患寡而患不均。
比如多行不义必自毙
等等
在别的地方,可能这种概念从来就是缺失的。
它其实用极短的话揭示出很多变化的道理,现实中世界这么剧烈的变化,为什么?历史总是重复,为什么?
因为人类文明这么多年,科技社会在进步或退步,变化很大,但人性的变化却很小。
马斯克的功高盖主和没有边界,最后会如何,如果特朗普没有大格局,那么结局很明显。
这些不变的东西,比如宗教、文化、民族特性等,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基石。
比如权力。
不论制度如何,形态如何,人本身的那些东西,很难变。
要做短期的决策,我们需要紧盯变化,及时做一些判断。
但所有的判断,虽来源于当下掌握信息却不完全基于此,而是通过底层规律的推演,分别推导短期中期长期的可能性。
小错可以犯,但在立场和大的选择上,一步都不要错。
很多人很焦虑当下的中国,经济、分配什么的,总觉得要像小作文说的那样出事。
其实,在很多明眼人看来
,这种恐慌就是最好的机会。因为压根就没有任何事。
这么大的一个体量,这么强的纠错能力和控制力,这么完备的体系,能有什么事?这些黄金坑,可不都是机会。
我从来就不是那种低级红,什么都喊成是中国赢麻了,不是这样,实事求是,有问题直面和指出问题,有问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这才是正确的路径和态度。
同样,我们每个人的境遇也随着时代在变迁,面对各种剧烈的变化,应接不暇,那么,该做什么?
你自己,其实才应该是那个不变的东西。
你的内核越稳定,你经历的风雨和困难才会转化为宝贵人生经验,你的时运,才会越来越好。
把心思多花在你可以控制的领域,去打磨钻研它,用它的不变,去应对世界的风化侵蚀。
既是变化,也是不变。
变中有不变,不变中蕴藏着剧变。
2025年,气候变化和地质灾害会越来越多,坏的趋势不会变。
2025年,黑天鹅和灰犀牛会摞着来,不确定的趋势不会变。
2025年,病毒的演化和传播危机四伏,X病毒走近的脚步不会变。
2025年,战争和动荡会在全世界一些地方出现,旧秩序崩塌越来越乱的趋势不会变。
2025年,全世界债务危机会进一步恶化,谁都怕出事的情况下,改良凯恩斯主义的解决方案不会变。
2025年,中美博弈越来越激烈,囚徒困境不会变。
2025年,AI变化会让各领域全面赋能升级,AI时代来临的大势不会变。
2025年,中国将出台一系列过去完全不可想象的政策,但民族复兴的脚步不会停,中国崛起不可阻挡。
而我们,纵使一年经历再丰富再惊异,从生走向死的时间线不会改变。
把这些不变与变看清楚,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去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改变,什么是这一辈子是决定不变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平静顺遂。
世界变化很快,但只要心力允许,日子系列就一直在这里,从清晨到黄昏,从年初到年尾,从青涩到成熟,每天的事,每天的感受每天记录下来,这是我的确定性,也可以是你们的。
做你自己,允许人生的不完美,允许惊涛骇浪,拥抱变化,
而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
勇气、善良和坚毅,会让你的生命绽放出不一样的花朵。
一个力争纯粹的人划出的桃花源
有门槛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
不偏不倚、
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
理性思考,客观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