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志Youthology
青年志自2008年开始专注研究青年文化,我们联结青年领袖,洞察文化趋势,启发商业创新,我们相信未来是年轻的。和青年同行,与趋势共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宇宙结婚  ·  “跟宇宙结婚”音频节目总目录 ·  16 小时前  
跟宇宙结婚  ·  日常絮叨:上饿了么搜【跟宇宙结婚】领红包哟 ·  16 小时前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5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志Youthology

家,是一个我可以做自己的地方 | 蘑菇新鲜说

青年志Youthology  · 公众号  ·  · 2019-03-21 22:00

正文



蘑菇仓君有话说

我的家呀真可爱,有大树还有胖猫~就算只有10平米,它也是呀我的家!


同样在租房的你,对「家」的定义是什么?你与现在的家之间又有哪些故事呢? 朋友们,一起和我唠唠#关于「家」的定义#吧!


P.S:欢迎加仓君微信「perfectblue_ 」,和我聊聊更多关于「家」的故事!让我看到你蠢蠢欲动的小圆手!

(蘑菇仓君的家,长这样喂~有自来猫喂~来作客喂~)

左右滑动 看更多图片

家是什么?是游牧在外心仍挂念的那个「家」,还是工作并生活的城市里、那个我在哪它就在哪的「家」?


年轻人说,「家」已经不止于指代城市里的某个物理空间,更重要的是— 这是一个能够让自己做自己,让自己对自我的归属与认同能表达、能存放的容纳之处,一个能同时容纳肉身与灵魂的地方 因此,不管空间是买是租,不管面积是70平米还是10平米,年轻人都期待在这个「家」中,拥有自我表达的权利。


这次,蘑菇仓君想跟你分享几位年轻朋友的故事,关于ta和「家」的故事——

#家,一个我可以做自己的地方#

@小喵同学MIAO(北京)

我对家的定义就是: 一个我可以做自己的地方。


我和男朋友是之前合租的时候认识的,在一起没多久后,他换了一个离合租房子单程1.5小时的工作,而今年年初我跳槽到离他公司2站地的地方。也因此,我们和现在的房子相遇了。


我们两个人都是处女座,有点点洁癖、对房屋要求也比较高。运气很好地,我们遇到了现在的房子,一个有小小客厅的两居室,看房的当天就签约开始打扫了。


以前合租的时候房间比较小,可操作性很低,只能对原有的房屋摆设稍加移动,没有自己的风格,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


这回,签约之后的第一件事,是我和男朋友去小区旁的超市买了清洁工具,回到房屋里……擦地。一下午+一晚上,主卧和阳台擦了三遍,卫生间刷得干干净净。

(灶台的before & after)

晚上九点,几乎累瘫的我俩靠在沙发上相视一笑——有个家的样子了。


签约后的第一个周一,我去和朋友吃饭,她送了我一束花庆祝我搬家。回到家我把花插在瓶子里放到客厅的窗台上,感觉屋里瞬间就有了温度。

(谢谢朋友庆祝我搬家而送的花)

我对男朋友说:“感觉好温馨,有家的样子了。”

他说:“是的,是家了。”


上周末我们俩退了之前的房子,把所有东西运了过来。一顿疯狂的收拾后,我们俩瘫在沙发上开始玩「分手厨房」,休息一下。「分手厨房」是我们俩一直想玩的游戏,但是之前合租的房间没有电视也没有沙发,就一直拖到了现在。现在,窝在沙发上打游戏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这是个家。

(窝在沙发上打游戏的时候,感觉这是个家了)

左右滑动 看更多图片

关于#如何改造自己的家#这个问题,我们俩还在改造中……我们俩的原则是极简。


对于有洁癖的人来说,复杂的摆放和物品带来的清扫工作量太大了,所以我们在改造的时候首先会考虑是否会增加清扫的工作量(比如我想在卫生间放个小柜子就被pass了)。


未来的话,应该还是会像以前一样,在主卧铺上地毯、放上音响,阳台会多摆一些花;也会研究怎么摆放家具才能腾出一个放餐桌的地方——吃饭的仪式感,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

#希望自己的空间能打造一种归属感#

@Junyan(上海)

上大学,我第一次住校,从那时开始感觉到「家」的变化:从和父母的家变成了宿舍。我会在宿舍床上挂好看的帘子、在书桌旁竖起一垒书作为隔档,打造自己的空间。


研究生在国外念的,搬了两次家。从合住到自己住,感觉一个人住特别惬意,看到好看的杂志图片会撕下来贴墙上;后来毕业去纽约找工作,一个人住不起,就和人合租,我把客厅租了下来 - 因为空间特别大。租的时候客厅是空的,照片里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在论坛淘的二手;搬床的时候,我为了省钱,在附近买了个二手床,和卖给我的男生一起从他家把床垫和床架给抬过来的。

(客厅外面就是河,阳光特别好)

左右滑动 看更多图片

在国外3年搬了大概5、6次家,回国3年搬了3次,越搬越觉得“自己在哪儿,哪儿就是我家”。 可能是因为自己内心没有归属感,所以特别希望自己的空间能打造一种归属感。


具体表现?可能是喜欢用好看的画 / 海报之类的装饰家里的墙啊、柜子和灯,然后自己在房间的时候一定要打开蓝牙音箱放音乐或者开电脑播电视剧之类的有点背景音,就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特别温暖。


还有,我每次看到书柜上的书也特别有满足感,还有冰箱上的冰箱贴(特别有生活的感觉),感觉是一个有生活的人!

#自己租的房子就不是家吗?#

@冠旭·小惹@VIVA(上海)

今年是第六年住在现在的房子了。


这个房子是我和我的大学同学一起租的。我俩大学都是读的设计,也都想把一间小屋子拾掇得好看点,可工作的繁忙加上日常的琐碎,慢慢这个住的地方就变得更像是个栖息地:它没那么好看,但足以挡风避雨。


昨天和一个认识多年的朋友聊天,他说刚刚买了自己的房子,感觉终于有了个家。我很疑惑,自己租的房子就不是家吗?他说「没有安全感,就不是家」 - 我看到了两个人的差别。


于我而言,这个能替我挡风遮雨的地方就是家: 我的生活从这个地方出来,即使现在精力和能力尚且做不到把它变成我期待的样子 ,但是那个轮廓依旧是家的轮廓。 如果让我形容我的家,那应该就是「烟火气息」 - 我不喜欢吃外卖,每一餐几乎都是自己做,一张朋友做给我的小桌子承载了这些年的烟火气。


不离开这个家的原因,是因为我的室友 - 我们认识了10年、住了6年,非常独立但又精神相依,我们从未吵过架,还有住在周围的朋友,大部分是一辆公交车就可以到家门口,还有我平日情绪宣泄的地方健身房、游泳池还有我的舞蹈老师,这个地方承载了除工作以外的所有生活——


这个家见证了我从180斤运动瘦到130斤

见证了我经历过的3段感情,同时也见证了我从刚毕业的社会小白到走南闯北毫不畏惧的旅行从业者

(自己在家里做的「HOPE」的霓虹灯,还有在家里画的朋友们,和圣诞节临时扭出来的一个小的圣诞树)

左右滑动 看更多图片

这些都是生活里的琐碎,但有很多情感在其中。圣诞节的小圣诞树是和室友一起聊天,那张小桌子是我的一个家居设计室好友根据我画的设计图特地让工厂做的一个桌子 - 这个世界上也只有这一张!在这个桌子上,我画过送给朋友们的画,做过自己喜欢吃的饭。


所以,我希望这个家能变得好看,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个家和我有很强的情感链接。

#因为家,生活在慢慢走上正轨#

@小汤圆在线作法(上海)

我和家的故事是:有家的话就有地方可以安安心心地做音乐!学校宿舍会吵到同学,也没有地方放那么多琴, 自己有家的话再晚也不怕,可能凌晨一、两点有灵感了起来弹琴,走廊里只有很轻的声音、旁边屋子的室友也不会被吵到 ——是的,我和我男朋友都是乐手,今年是我们第一年一起同居租房子。


我们都在上海学音乐,是同班同学。我们都不想安安稳稳地做音乐老师,所以在读大学以后开始正经组乐队。但是,家里人都不太支持我们把乐队当事业来做,所以到目前为止都是我们自费做乐队,也租房子继续着我们自己的小事业吧。


但是毕竟要交房租,所以我不得已要在课余时间做钢琴家教赚钱补贴房租,而我男朋友很多时候也要写自己不喜欢的商业歌曲,赚钱、接商演、走穴。好在生活慢慢走上正轨,最近我的手头也宽裕了不少,家里还新添了一位家庭成员:一只小刺猬。


未来可以的话,我希望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不要去做音乐老师啦!

#家,一个人也可以一点一点填满(加上猫)#

@猫弦(南京)

我刚租到一个10平米的房子。对我来说, 家的感觉就是一点点地填满、一点点地装好 。我还预订了一只猫咪,等家里收拾好了就接他回家。

(刚租到的家,还有等着回家的猫咪)

左右滑动 看更多图片

家对我来说是个人空间。因为还没毕业,所以我需要一个自己的独立空间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例如把家装饰成自己喜欢的颜色、用自己喜欢的窗帘,可以自己安排作息。如果家里需要人气,我觉得 - 我一个人也可以填满。

看了这么多,用一张照片+一个故事来跟咱们分享

#租房的你,是怎样一步步构建属于你自己的家的呢?#


欢迎大家在下方踊跃留言

获赞最高的小朋友可以获得青年志为你精心准备的青年文化大礼包!!

想加入蘑菇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