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构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育人体系。德育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目前中小学生参加“四个一”活动: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一次,走进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各一次,活动人数达83万。智育方面,积极推动课堂教学“减负增效”。中小学校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展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体育美育方面,校园足球、冰雪运动等蓬勃开展,32所高校和社会力量与163所小学结对,实现16个区全覆盖,惠及小学生15万人。
二、拓展优质资源,让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
实现“存量盘活,增量推进”,横向整合区域教育资源,通过学区联盟、教育集团、教育集群制等方式,拉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纵向打通学段、建设一体化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推进九年一贯对口直升改革。积极推进“双增量”改革。26所高校对口支持56所附中附小建设,市、区教科研部门对口支持41所中小学发展;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实施了两期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前正抓紧出台《北京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市级财政共投入约90亿元用于扩大学位和保障运行,增加了850所幼儿园、14万个学前教育学位和1.5万名专任教师。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优质教学服务,引入新东方等13家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通过“北京数字学校”共享优质资源,并扩大到津冀部分地区。未来三年,在城区新增25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在郊区新建10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城六区还将启动支持郊区办学,帮扶15所薄弱学校。
三、深化考试招生改革,让学生享有公平入学的机会
北京市新中考和新高考方案已经正式对外发布,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下一步将做好与之适应的教育教学准备工作,抓好落实。着力化解择校难题,实现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新突破。启用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两个入学服务系统,减少特长生比例,扩大九年一贯对口直升的范围,统筹推进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严格执行十五条入学禁令,坚决遏制以权、以钱、以分择校。加强学籍管理,依据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建立新生学籍,杜绝二次流动。规范随迁子女入学“五证”审核,保证符合条件的孩子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通过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市级统筹”“校额到校”“乡村计划”等方式精准配置优质高中招生计划,保证每所一般公办初中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不低于35%。2017年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拓展学生人生出彩的机会
采取创新性人才培养举措“一高加三高”。“一高”是针对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实施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三高”是针对选择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深入实施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和高质量就业创业计划,构建“一街三园”大学生创业体系。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学生的引路人
全面提升干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推动义务教育校长教师在区域、城乡、校际间合理有序流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创新编制管理,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随着各项创新举措的不断落实,首都教育综合改革得到了各方的理解、支持和肯定,学生及家长的获得感明显增强。2015年,16个区一次性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2016年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分别达到94.50%、90.68%。未来北京市将继续抓好教育公平,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