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略文化产业观察
聚焦文化产业,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助力中国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网  ·  她们,官宣喜讯! ·  昨天  
杭州网  ·  她们,官宣喜讯! ·  昨天  
宛央女子  ·  不想工作!不想工作!不想工作! ·  3 天前  
丽水在线  ·  丽水16名女青年参加!好样的 ·  3 天前  
丽水在线  ·  丽水16名女青年参加!好样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正略文化产业观察

【观点汇】2017春季全球视频生产洞察简报:技术进化,原力觉醒

正略文化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17-08-15 09:49

正文

本文已获得腾讯传媒全媒派授权



5月初,彭博媒体宣布与推特达成战略合作,将推出首个全天候、全球化、社交化的实时视频突发新闻网络。此消息一时间引发行业热议。那么,经历去年的AI技术助攻和全行业不惜 重金的投入,资讯视频行业在今年爆发出怎样的生产原力?



Part I 技术与产品革新


过去的5个月里,无论是AI技术,还是创新产品,都致力于提升视频生产和分发效率,同时通过新的产品形态来扩展内容的表达空间,创造全新的视频消费体验。


自动化剪辑工具 Moovly :自动生成、精准投放


去年12月,多媒体平台Moovly发布了一款自动化编辑产品——Moovly Video Generator, 任意公司、品牌都 能使用Moovly提供的现有模板,加入自身的数据信息,生成一个定制化视频,并通过邮件、社交媒体等第三方应用精准投放。



Moovly甚至可以链接数据来源,选择视频生成频率(如每周一、二、三),然后进行自动分发。Moovly编辑器的出现,让视频生产变成了几乎可以一键解决的问题。


Moovly还为希望展开视频营销的品牌主提供了解决方案:品牌方可以把用Moovly生成的定制模板提供给用户,用户可以即取即用生成视频,并且随时分享至社交网络,大大降低了用户参与视频营销的门槛。



AI视频工具Wibbitz:5秒实现文字转视频


以色列创业公司Wibbitz,在行业内较早开启文字自动转视频的AI技术尝试,并号称“5秒内就能量产一则新闻”。据悉,2017年第一季度,Wibbitz共生产4万条视频。


#视频:Wibbitz介绍


在Wibbitz上,内容发布方只需执行一行JavaScript代码,Wibbitz就会自动从文章中抽取摘要并从网上获取 相关图片等信息,随后将这些信息瞬时整理转变成一个交互视频,同时还会添加相关图片和朗读配音。



今年4月,Wibbitz开启了除纽约、特拉维夫外的第三个分支办公室——法国巴黎, 意图以法国为基地,打开欧洲市场,用AI技术重新定义新闻内容生产,为欧洲的新闻业注入一股卓越的技术流。


AI 交互视频产品 Flyr :人人都能在移动端制作视频


作为第一家用AI技术做交互视频的移动端平台,Flyr支持用户通过App产品,利用其自动化生产技术和强大的后期编辑功能,制作一段自己的交互视频,当然,生成的视频可以分享到Snapchat、Facebook和Instagram。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Flyr的算法可以帮助平台生成无数不同组合的布局、颜色和设计;同时,系统会根据用户的内容自动推荐照片、视频和Gif。


Flyr的联合创始人Hassan Uriostegui曾说:“从墨西哥到美国,我梦想着能够掀起一场视频制作革命,在数字时代,我们一样能带来震撼人心的故事。Flyr,这个人人可玩可编辑的平台,正是我毕生 梦想的体现。”



目前,Flyr已经拿到了500万美元A轮融资。


视频平台 Vimeo :全面提升 360 °全景视频含 金量


今年3月,视频平台Vimeo公司宣布平台将支持360°全景视频。和视频巨头YouTube和Facebook等公司不同,Vimeo的360°功能,一大特色就是支持 双视展示 ,角度更丰富,观感更加。



Vimeo支持上传分辨率高达8K的视频,提供强大的定制化设定——自定义单视/立体数据、自定义视野、邮件信息追踪、自定义交互时间点等,让每个用户的视频制作和展现都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当然,Vimeo也考虑到了平台的兼容性, 用户可以通过PC端、手机端和VR设备无障碍访问


失真镜头矫正工具 Re:lens :视 频开挂神器


去年的NAB大会上,Re:Vision Effect公司发布了一款失真镜头矫正工具Re:lens,一时风光无限。 一方面Re:Lens可以矫正超广角、鱼眼镜头带来的失真和变形;另一方面,如果使用超广角或鱼眼镜头拍摄,Re:Lens可以直接将视频转成360°视角,且支持VR设备播放。


今年2月,Re:Vision Effect公司又发布了更新版本,让4K、6K和8K相机也能拍出新花样,此外,Re:Lens插件除了能用于AE、Premier外,还增加了Nuke和Fusion上的插件,帮助多个内容生产平台实现技术进步。



Part II 硬件创新


在硬件上,今年业界也涌现了一些令人惊艳的设备。同样地,目标是提升生产效率以及用户体验。


跨屏拍摄利器 Sling Studio :多镜头同步叙事


技术的进步让直播变得越来越简单,然而,镜头变多了,视频合成却让人犯了难,尤其在直播环境下,除非你带上一整套笨重又复杂的专业设备,否则,只能一“镜”到底。


Sling公司的影像工作室推出了一款价值999美元的新产品, 如果需要从多个视角进行一场直播,只要把设备连接到同一个WiFi,就能与苹果或安卓手机、相机(需使用一款CameraLink连接器)、摄影机等最多10台设备相连,所有镜头都可以用一个iPad应用实现管理 ,当然,所有原始资料仍旧可以 通过Adobe Premiere和Final Cut进行后期编辑。


在今年3月的西南偏南大会上,SlingStudio首次亮相,同时完美完成了音乐节互动奖的直播,不得不说,一台操作简便的设备轻松完成了电视级别的镜头切换,手机、相机甚至是iPod Touch得以从各个角度同时捕捉颁奖现场的精彩瞬间。


NHK 高科技大屏:关于屏幕的进化


同样是在今年的西南偏南大会,日本NHK(日本放送协会)旗下的一块屏幕引发了大家的关注。NHK旗下子公司NHK Enterprises和NHK Media Technology希望不依赖VR眼镜也能更沉浸地观看VR视频,所以他们联合球面屏幕技术的提供商WonderVision和RecoChoku Labo,共同打造了一块5.2米宽、3.4米高的大银幕,并在音乐节上,利用它试播了名为《Celebration ofTokyo》的航拍风景视频。


值得注意的是, 这块屏幕的分辨率为7680×4320,能够实现8K视频的播放。NHK还为这块屏幕配备了六轴动感平台,它能随着航拍的视角自主调整座椅角度。 坐在椅子上观看《Celebration of Tokyo》,能体验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NHK方面表示,对于这块 超强屏幕,目前没有具体的商业运营计划;不过,不断创造更好的视频体验,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Part III 工作流程与开放平台升级


技术革新,自然要求相应平台也能随之进步,只有双方同步推进,才能为创作者和用户提供指数级的变革。


美联社:优化视频传输 工作流


美联社2009年发布了一款视频传输平台AP Media Port,主要目的是 帮助本地新闻编辑室快速检索和使用视频内容,制作本地新闻。


今年1月,美联社宣布进行升级更新,通过 优化交互界面、设计新的响应动作、增加浏览器兼容性等多个方面简化工作流程 ,让本地新闻编辑室的素材选取更加简单和高效,信息得以及时传播。


卫报:VR独立团队精英集结


2016年11月,《卫报》发布了一支VR短片——《地下世界》,为读者打造一段沉浸式体验。视频掀起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的一角,换个角度审视1858年伦敦的“大恶臭”事件如何促成了现代下水道系统的建设。


#视频:《卫报》VR短片《地下世界》


这是《卫报》2016年10月成立的VR团队发布的第一支短片,除此外,还有《一方囚室》、《北极圈》和《初见》以及陆续将推出的2支影片。这些短片最大的特点是具备一定交互属性,让观众变成影片主角,经历影片里的故事。例如《一方囚室》,观众变成了囚犯,困在6*9的狭窄空间里,感受逼仄的牢笼带来的孤独与恐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