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
您好,欢迎关注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

挺膺担当 敢做善为——“亚冬效应”折射黑龙江干部能力作风新变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  · 公众号  ·  · 2025-02-21 19:15

正文

图片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XxjrmtC007001_20250221_CBMFN0A003.jpg

一项筹备时间只有一年多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人们有什么期待?近日闭幕的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给出答案: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运动员来到冰城雪乡,赛会期间场内场外表现令人惊艳,东道主尽显热情、创新、开放与活力……兑现了举办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体育盛会的庄严承诺。


本届亚冬会创造了筹办时间最短、场馆利旧率最高、参赛规模最大等多项纪录,得到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和各方高度赞誉。从去年的“尔滨热”到今年的“亚冬效应”,黑龙江干部能力作风在锤炼中实现新的跃升,让世界认识了振兴发展的“新东北”,记住了开放大气的“国际滨”。


挺膺担当,以能力之“变”奋力突围


第九届亚冬会是中国继北京冬奥会之后举行的又一重要国际冰雪赛事,也是哈尔滨继1996年之后第二次承办亚冬会。但这一次,筹备时间仅有580天,为亚冬会有史以来筹备期最短的一届。


尽管哈尔滨有29年前办亚冬的经验,但时代在变,要求也在变。在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的挑战面前,黑龙江省高度重视,将办好亚冬会作为重大使命任务。


黑龙江省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从各级单位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亚冬会筹办领导小组,在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全省之力推进赛事筹备工作。


在筹备过程中,哈尔滨市确定了188项里程碑任务,坚持“简约、绿色”原则,没有新建场馆,而是对现有场馆进行改造,创下亚冬会场馆利旧率最高纪录。


时间回溯至2023年8月,赛事组织者在哈尔滨全城踏勘选择亚冬会开闭幕式场馆——交通便利、规模庞大的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然而,将会展建筑变成大型比赛开幕式场馆,在全国都很少见。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范峰介绍,在数字孪生、大跨度钢结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等技术方法“加持”下,仅半年时间,这个有20多年历史的老馆便被注入“绿色基因”,焕发了“第二春”。


“只有5个月,没有试错时间!”哈尔滨市住建局局长张雪春接到承建亚冬会火炬塔的任务后,立刻组建专班,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宁可自己遭罪,也要实现设计意图”,9天内奔赴4省14地确定材料和加工厂家,反复对比工艺。不到百天,主火炬塔“雪韵丁香”完美亮相。


亚冬会的成功举办,再次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亚奥理事会第一副主席霍震霆说,在仅仅一年多的筹备时间里,哈尔滨不仅运用了先进科技,也让人们领略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参赛国家和地区以及运动员数量均创亚冬会历史之最,亚冬会朋友圈进一步扩大,这是一届成功的亚冬会。


勇于创新,以作风之“变”敢做善为


一场通常要7年准备周期的国际体育赛事,如何能在一年多时间做好准备?


这对黑龙江的干部来说,无疑是一次“大考”。


哈尔滨亚冬会执委会打破常规,将以往战略规划、运行设计、测试运行、赛时运行4个阶段进行大幅压缩,重新确定数十个业务领域、100多项里程碑任务以及千余项业务领域任务计划,并逐一落实到团队、细化到人,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响。


火炬传递是展示主办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在火炬传递线路中,亚冬会执委会发现131处问题。哈尔滨市城管局市容景观处二级调研员任丽君主动请缨,按轻重缓急,创新提出“三色动态管理法”,连续15天开展“马路办公”,迎来干净、明亮的“冰城”。


办好“家门口大事”的责任感,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业农村部门采取“供应商+食品专仓+点位监管”模式,开展全链条溯源排查;公安部门将警务服务工作延伸到景区一线,开辟换补发身份证的“绿色通道”“加急通道”;气象部门提升技术水平,为赛事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


“加快工作节奏、提升工作效率”——亚冬会执委会新闻宣传与媒体运行部会议室墙上,这两行大字格外醒目。“新闻宣传与媒体运行是讲好亚冬故事的关键所在。赛事期间涉亚冬会和哈尔滨相关报道超2800万条、全网信息浏览量超150亿。”亚冬会执委会新闻宣传与媒体运行部部长刘宗伟说。


在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下,3000余名交通服务保障人员日夜坚守,5875名赛会志愿者和1.6万名城市侧志愿者忙碌在各个角落……贴心、专业、细致,令来宾点赞。“不仅冰场很棒,吃住都很好,哈尔滨之旅成为我的美好记忆。”吉尔吉斯斯坦冰壶运动员克雷梅特·阿萨姆巴耶娃说。


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穆萨拉姆也对本届亚冬会给予高度评价。“感谢哈尔滨亚冬会,促进了亚洲团结,提供我见过的最好的医疗服务,也要感谢热情的志愿者。”他说,“我相信,哈尔滨也将和下一届举办地沙特,形成很好的合作。”


办赛兴城,以思路之“变”开启新局


办好一场赛,提升一座城。亚冬会是运动员竞技的舞台,也是当地展示形象的窗口和开放发展的平台。


化“极寒”为“极美”,化“极寒”为“极燃”,化“极寒”为“极暖”……“亚冬会开幕式上,中国冰雪文化的创新表达令人惊艳,也展现了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底蕴。”亚冬会组委会大型活动部副部长周巍说。


乘着亚冬会“东风”,这个冰雪季,凭借独特的冰雪资源、热情宠客的“市格”和细致周到的服务,哈尔滨文旅市场持续火爆,得到越来越多中外友人的关注。


作为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将45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地标建筑以冰建形式呈现,并成为亚冬会开幕式分会场,主火炬在这里点亮。“以冰雪文化与冰雪经济为纽带,展示中国非凡魅力,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宏伟说。


大批外国运动员、技术官员和媒体记者齐聚“冰城”,如何让他们更好了解这座城市?赛事之余,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精心筹划6条采风线路、25个采风点位。“既领略城市风情,又了解中国历史,我会把这里的精彩告诉更多人。”蒙古国记者玛吉格苏荣说。


截至2月初,哈尔滨市今年已接待入境游客超过42万人次,同比增长145%。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齐斌说,全省将持续挖掘城市魅力,打造更多冰雪产品和服务,巩固和扩大“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


松花江畔,盛会落幕,但亚冬会带来的“热潮”,依旧“滚烫”。黑龙江“冷”冰雪变“热”经济的发展优势和巨大潜能,被越来越多人看见。


来时冰雪别时春,新起点上再出发。可以期待,在“亚冬效应”的激励带动下,黑龙江省将充分发挥冰雪大省优势,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优化发展环境,持续以干部能力作风的新变化、新面貌,实干担当、勇毅笃行,推动龙江重振雄风、再创佳绩。




来源:新华社

编辑:盛   昕

一审: 闫玉瑞

二审: 范珊珊

三审:阮文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