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感觉:
明明处于人群中,却依然觉得独身一人;
比起社交反而更爱独处,感觉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更舒服......
大概每个人的性格里都存在这样的两个成分,可以放肆地拥抱人群的热闹成分,也有喜爱独处的安静成分。
前段时间突然收到大学室友小Q的微信消息:“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自己越来越不喜欢社交了,社交好累,还是一个人待着舒服 。”
我简直震惊了,要知道,大学宿舍4个人,小Q几乎是最闹腾的一个。从大一加入社团活动开始,几乎每天都玩到凌晨才回来,只要她一个人待在宿舍,我们其余三个人的手机必定会受到她的信息“骚扰”,就是这么一个外向、热爱社交的人,居然享受起独处了,真是让人费解。
询问原因后得知,刚毕业的小Q原先也想尝试着进入新的社交圈,聊着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后来发现这样的“积极融入”实在太累了,虽然每次都处在集体中,却依然感觉是一个人,还不如一个人待着更痛快。
与小Q类似的是,我也是个很享受独处的人,社交于我更像是消耗能量。虽说不是绝对地厌恶社交,但是每次社交之后都需要靠独处的时间来恢复能量。
可能这更像是成年人的日常写照:积极努力地去尝试拥抱新人群,但也会突然地恍惚,仿佛一切与自己无关。
于是我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你这么爱独处,肯定很孤独吧。”
我觉得说这话的人,大概是弄混了独处跟独居的概念。
独居,词义解释为一个人单独生活,会感觉到自身与外界隔绝的孤苦伶仃,容易产生孤独感。
独处则是一种处世态度,是自我人格的体现。而我更倾向于把独处看作是一种人的主观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这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一般享受独处的人,都会用阅读,书写等方式驱逐寂寞使自己输入能量,未尝不是一种自我生长。
因为世上也存在这样一种人,他们完全没办法一个人待着,让他们和自己相处简直是酷刑,即使独处也会产生会躁动不安、孤独的负面情绪。只要一闲下来就要找事情去消遣时间,这种没法远离社交的人,永远认识不到真正的自己。
而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人也只有在独处时,才能与真正的自己相处,才能聆听内心的声音,不盲目合群、随大流。
我想起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里写过这么一段话:
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或说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罢,写文章也罢,我都不感到无聊。和与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来。
只有独处时,你才能了解真正的自己。这时你不必挖空心思去揣测他人想法,而是可以去用心关注自己,明白自己的真实需求。
叔本华也曾说过:“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就是不热爱自由”。
独处能够让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可以不必忍受外界的条条框框,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
闲下来的小Q虽然不会融入集体,硬逼着自己加入不感兴趣的活动,但她会一个人拎着单反相机,去自己喜欢的地方拍摄风景,做自己喜爱的事情,也会偶尔带着行李去周边旅游,不用刻意迎合他人的时间,也不用刻意去考虑他人的情绪。
“大学的时候喜欢往人多的地方跑,因为害怕被孤立,害怕成为局外人,所以不敢尝试独处,但是现在发现与自己相处真的太舒服,我快爱上这种感觉了。”这是她最近发来的消息,相比之前刻意融入集体的焦躁,现在是越发活得精彩了。
人生难得独处,何乐而不为?愿你也能在独处中找回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