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晶彩石光
本平台内含2000多集的传统文化视频资料。 标签:国学、教子、健康、养生、音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晶彩石光

教育孩子,不能太把孩子当回事!原因很暖心...

晶彩石光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9-29 00:0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教育就像投资,你对孩子前半生的教育,决定你后半生的命运。就像赵薇说的,一个家庭孩子的地位不能第一,千万不要太把孩子当回事。


01




在综艺节目《中餐厅》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

有一群中国妈妈带着孩子来泰国象岛游玩,巧遇中餐厅后各种惊喜。

一个四岁的男孩点了糖醋排骨,当天的客人很多,后厨忙成一锅粥。偏偏又没有新鲜排骨,只有加工好的蒜烧排骨。

小男孩一直在催促:“我的排骨怎么还没有好?”

店长赵薇为了转移小客人的注意力,不停地夸赞小朋友你好帅,比陈坤还帅。

小男孩这才安静了一点,可是,没多久他又开始不耐烦地敲桌子、踢凳子。而他的妈妈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儿子的一举一动,并没有制止他的这种行为。

后来小男孩要的排骨终于上来了,赵薇让孩子赶紧尝尝。

小男孩尝了一下就扔回碗里,赵薇笑着说:“这可是我亲自下厨做的,糖醋蒜烧排骨,你要吃多点哦。”

小男孩噘了噘嘴,把碗推在一边并说:“这也太难吃了!我不吃!我不吃!”说完,就跑出去玩了。

他的妈妈在一旁,没有说话。

赵薇追着孩子说:“小帅哥,下雨了,别出去玩儿,淋了雨会感冒的。”

小男孩不听劝,继续跑。一边跑还一边说:“这什么糖醋排骨,是我吃过最难吃的!!我要以前的那个!”

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不好好吃饭还这么多要求的孩子背后,必定有一个追着喂饭的家长,而喂饭的背后,还藏着家长对孩子的溺爱。

后来,镜头切换到了中餐厅的吧台。那儿围着几个妈妈在和赵薇交流育儿经。

其中一个带着十几岁儿子的妈妈说:“我的孩子说,以后再也不出来和我玩了。”


赵薇问:“为什么,他看不上你哪里?”


男孩妈妈接着说:“他哪里都看不上我,我在家里的地位被排到最后,他奶奶太宠孩子了,孩子觉得自己在家里的位置是第一的!”


赵薇:“你不能让儿子有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将来你老了,他也觉得你没那么重要,不能太把孩子当回事儿!”


妈妈们当即表示赞同赵薇的说法。


如今的孩子家庭地位都很高,家里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先让给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便认为这是他本该享受特殊待遇,甚至恨不得地球都得围绕着他一个人转。


渐渐地,孩子越来越自私,大人越来越没有威信。


02


英国的利斯说过,溺爱的双亲应该记住:每样事都替孩子做,不希望孩子做什么事,这是对他有害的。孩子通常不需要娇养,他们要能尽职负责,过度的溺爱与娇养其结果是侮辱。


想起有一次我去朋友朱莉家吃饭。


朱莉在厨房忙着做饭,她七岁大的女儿艾米会主动帮忙打下手,择菜、洗菜,拿小刀切胡萝卜丁,干得有模有样。


吃饭前,艾米就摆好了碗筷,帮大人一一盛饭,我问会不会烫到孩子的手,艾米说,不会的,我经常给爸爸妈妈盛饭。


看到我惊讶的眼神,朱莉笑着说,艾米一岁半开始自己拿勺吃饭,两岁半学会了洗菜,四岁开始就是小帮厨了,吃完饭她会自己洗小碗。

饭后,艾米用抹布擦干净桌子,然后自觉地去做房间作业,全程主动自觉,不需要朱莉催促完成。


我对朱莉的教育理念佩服得五体投地,朱莉说,培养艾米的独立性很重要,艾米从小到大都是自己吃饭,摔倒了也是自己爬起来。


家里所有的事情他们都和孩子商量着来,而不是让艾米优先,绝不给艾米特殊待遇。


每年寒暑假,朱莉夫妻都会带上艾米去看世界,她说孩子的视野开阔了,心胸就宽广了,格局也就大了。


有一年他们去香格里拉旅游,因海拔比较高,朱莉缺氧头晕,才6岁的艾米主动去找客栈的阿姨买听装氧气瓶,朱莉很感动。


朱莉告诉我:如果真的爱孩子,就不要太把他们当回事,应该让他们学会承担,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


教育是把双刃剑,教育得好,它会令你如沐春风,没教育好,它让令你痛不欲生。


03

中国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家人全部围着孩子转。


我记得有一次逛街的时候看到一家五口人,妈妈抱着孩子,所有人以孩子为中心,围成一个圆形走着。

爷爷负责递块饼干给孩子,奶奶负责喂孩子喝水,爸爸负责逗孩子开心,一家人听从孩子的指挥。


若不是亲眼看见,我不会相信有家长在孩子面前这么低姿态。点头哈腰的爷爷,满脸堆笑的奶奶,以孩子为荣的爸爸,还有慈爱关怀的妈妈,孩子像一个小王子,左右着大家的行动。

与其说这是一场亲子出游,不如说这更像皇上驾到。



我的一个外国朋友曾说过,中国的孩子不像孩子,像皇上。中国的老人不像老人,像随传随到的太监。中国的父母不像父母,像鞠躬尽瘁的大臣。

作为中国人,我并不同意他的言论,却无力反驳。我身边有百分之六十的朋友在啃老,房子车子都是老人买的,孩子出生后也是老人带。

如果老人身体不好,也必定要拿出钱来帮忙养孙子,不然就是狠心、自私、冷漠,所以中国的老人也很无奈。

我们曾经做过这样一组随机调查。


只有16%的人记得父母的生日、爱好、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有48%的人认为父母就该帮儿女,不然就是不仁不义。还有34%的儿女对于啃老一说保持中立的态度,认为年轻人的压力也很大。






《教孩子的学问》陈大惠老师主讲30集内容,相信每个家长看过后都会受益。


《教孩子的学问》视频简介(9分多钟片长)



《教孩子的学问》30集目录一览表:

第一集 教育孩子的乱象
第二集 怎样背书不忘
第三集 花言巧语之害
第四集 读书为什么
第五集 家长的障碍
第六集 送子比登天还难
第七集 混乱的家庭教育
第八集 只读不做是假的
第九集 想做宠物的孩子
第十集 孩子要有好老师
第十一集 读书为什么从简至难
第十二集 叛逆的根源
第十三集 安全常识无人教
第十四集 孩子怎样变成废人
第十五集 孩子为什么偷东西(上)
第十六集 孩子为什么偷东西(中)
第十七集 孩子为什么偷东西(下)
第十八集 背书识根器(一)
第十九集 背书识根器(二)
第二十集 背书识根器(三)
第二十一集 背书识根器(四)
第二十二集 为什么和父母不亲(上)
第二十三集 为什么和父母不亲(下)
第二十四集 别学没人味
第二十五集 亲所好力为具
第二十六集 香港的孩子很难教(上)
第二十七集 香港的孩子很难教(中)
第二十八集 香港的孩子很难教(下)
第二十九集 美国孩子没法教(上)
第三十集 美国孩子没法教(下)



如何观看?

一、手机观看(免费):

扫描进入平台:

进入平台后,回复: 教孩子的学问



二、光盘观看(免费):

公益光盘,免费流通,欢迎索取。

进入平台留言:邮寄信息和光盘名称。

或者加:13964086087的微信直接沟通发货信息。

往期历史文章精彩回顾:

☆  这回是真汇集全了:2000多集的国学视频资料!

☆  如何才能承载更大的财富和福报!

很多妈妈都会犯的错误:孩子发烧怎么办?

☆  被宣告只剩6个月生命,她多活了30年!看她如何自救!

☆ 10岁小孩现场演讲因果报应,震惊全国!感化数万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