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1991年7月1日伴随着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而创刊,是我国第一张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是新华社重点报刊,中国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指定信息披露报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证券报

发改委频繁调研智能交通,支持政策正在酝酿,哪些产业将受益?

上海证券报  · 公众号  · 证券  · 2017-09-14 06: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权威资讯,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智能交通正处在产业发展“井喷”临界点,更多的政策支持也在酝酿之中。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近日赴杭州开展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智能交通发展专题调研,预示着政策层面对智能交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发改委基础司频繁调研智能交通,具体内容涉及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北斗系统交通行业应用、集装箱铁水联运信息化等多个方面。

“在基本解决了‘能不能走’和‘走不走得了’的问题后,中国的交通运输产业已经到了如何提高效率的新阶段。”国家发改委综合交通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主任程世东说。

他向上证报记者表示,中国智能交通产业无疑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黄金十年,为此包括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多个部委都在进行政策研究,以期给予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支持。

目前来看,有关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较为清晰。去年,发改委和交通部联合发布了《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对此,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郑剑曾向媒体表示,应用互联网实现智能交通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要通过先进感知监测系统和大数据平台,打造智能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是推动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涉及“智能交通”。规划提出,研究建立营运车辆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技术体系。研发复杂场景下的多维交通信息综合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智能化交通疏导和综合运行协调指挥,建成覆盖地面、轨道、低空和海上的智能交通监控、管理和服务系统。

然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由于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把握其产业重点,并非轻而易举,必须深入调研。 程世东告诉记者,上述实施方案和规划公布后,发改委正在做进一步更加深入的产业研究。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智能交通包括软硬件两大部门,其中软件方面应以大数据决策应用为核心,而硬件方面包括无人驾驶技术等。”程世东向记者表示,如果从服务对象来看,智能交通又可以分为“客运”和“货运”两大板块,两大板块都应以提高“运输效率”为核心。

记者注意到,从发改委密集调研的对象来看,其当前对“货运”更为关注。郑剑近日赴杭州开展的专题调研主要就是围绕“货运”。

据悉,调研组实地调研了杭州西站、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重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情况,走访了阿里巴巴集团及菜鸟网络公司、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传化杭州公路港等单位,后者主要以货运为主。而此前,发改委开展的集装箱铁水联运信息化建设专题调研,也是侧重“货运”。

此外,7月底发改委还对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开展了专题调研,其中也涉及“货运”。



制作:何永欣 ┃ 图编:比由


严正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感谢关注,上海证券报为你每日发送最权威最具深度的财经新闻,欢迎订阅!(微信号:上海证券报)。如你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你也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我们。浏览更多财经资讯可登陆:

http://www.cnstock.com/

获取文章授权,请点击“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