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金大宗商品
中金公司研究部大宗商品组的官方公众号,覆盖能源、贵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农产品、化工品。中金大宗商品组专注价格研究,历经十余载,虽未成燎原之火,但仍有星火之热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法治报  ·  刚刚,中国队大胜日本队! ·  3 天前  
新法治报  ·  刚刚,中国队大胜日本队! ·  3 天前  
军武次位面  ·  韩国军队单兵口粮里面有什么?泡菜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金大宗商品

中金大宗商品 | 农桑时录(25):“弱现实、弱预期”下,寻找交易机会

中金大宗商品  · 公众号  ·  · 2024-08-12 01:05

正文

Text

正文

近期,市场交易围绕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和美联储降息预期进行博弈。一般情况下,由于需求弹性小,农产品板块更多交易供给端的故事,我们看到谷物、油料、软商品等板块在丰产预期下,价格震荡回落。但7月以来,商品价格继续共振走低,我们认为除了供给端因素外,主要是需求预期出现了问题,宏观层面的衰退交易引发农产品板块有效需求不足的担忧。由于存在刚需,一直以来资金定价农产品需求不足并不强烈,但从商品属性上看,当交易衰退、需求大起大落时,农产品也很难独善其身,主要以共振跟随大势为主,与能源、金属呈现了更强的共振性。本期农桑时录我们选取美豆、国内豆粕、玉米、生猪、棉花,白糖6个品种进行分析,总结7月以来基本面变化,并对8月行情进行研判。


图表:8月全球作物种植日历

资料来源:USDA,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农产品期货月涨跌幅(2024.7.11-2024.8.8)

资料来源:Wind,iF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宏观视野



海外方面,美国7月ISM制造业PMI逊于预期,失业率超预期攀升。ISM数据显示[1],美国7月ISM制造业PMI录得46.8,不及预期的49和前值48.5,为2023年11月以来新低。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美国失业率从6月的4.1%上升至4.3%,高于预期的4.1%;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1.4万人,大幅低于预期的17.5万人。中金宏观组认为,鉴于美联储已开始关注就业风险,预测美联储今年降息次数为2次,时间点分别为9月和12月,每次幅度为25个基点;如果数据超预期走弱,也可能以50个基点起步;美国经济仍然处于回归正常化的过程中,衰退的概率并未明显上升。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3],2024年7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8.9%,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在50%以下,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并降至49%以下;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PMI较上月有小幅下降,指数仍在50%以上,欧洲和美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指数均在50%以下,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有所上升,指数升至50%以上。


图表:美国PMI情况

资料来源:Wind,ISM,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美国失业率和登记失业人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美国劳工统计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国内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7月中采制造业PMI环比下降至49.4%,弱于季节性且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生产、新订单环比皆走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价格上涨0.6%,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2%。海关总署数据显示[6],7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为7.0%、进口同比为7.2%,出口低于市场预期9.6%、进口高于市场预期3.0%;中金宏观组认为,台风对出口的短期扰动导致海外需求环比走弱,进口同比改善或主因季节性错位,内需整体仍然偏弱,预计下半年出口环比或弱于上半年。


图表:中国CPI同比和环比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中金公司研究部


行情聚焦




大豆:天气升水难起,短期探底延续


美豆基本面宽松预期延续,价格偏弱震荡。过去两周,美豆价格跌势延续,看空情绪依旧浓厚。从生长情况来看,7月以来新季美豆主产区天气条件整体良好,天气市交易并未带来利多指引。据USDA7月供需报告,新季美豆单产维持52蒲式耳/英亩,同比增加2.76%。据USDA周度作物生长报告,截至8月4日,新季18个主产州美豆优良率为67%(伊利诺伊州大豆优良率75%,爱荷华州76%),去年同期52%。从市场情绪来看,我们测算截至8月首周,市场对于2024年底CBOT大豆价格的概率分布预期为:低于900美分/蒲式耳的概率约为10%(6月中旬为3%,下同)、位于900-1000美分/蒲式耳的概率约为33%(10%)、位于1000-1100美分/蒲式耳的概率约为39%(27%)、位于1100-1200美分/蒲式耳的概率约为14%(30%)、高于1200美分/蒲式耳的概率约为4%(31%)。从美国国内需求方面来看,短期出口及压榨两架“马车”均呈现疲弱态势。压榨方面,美豆国内压榨利润尚不足以发挥对美豆需求的支撑作用。动物油脂与UCO油脂的大量使用,挤占了生柴(含可再生柴油)生产对豆油的需求,这也造成了美国国内豆油库存高企,压榨利润持续走低。出口方面,截至7月25日,2023/24年度美豆累计4240万吨,同比降低16%,已完成USDA出口目标的91.6%,仍落后于去年同期的93.5%。此外,新作订单也出现采购不足的情况,较往年同期落后较多。


图表:CBOT 大豆结算价

资料来源:CBOT,中金公司研究部


向后看,我们维持美豆价格继续弱势探底的观点,但价格下行速度或较前期或有所放缓。我们认为:一是关于种植成本的讨论,按照全美平均单产计算,种植成本已跌破,但当前市场预期按照主产州单产(如伊利诺伊、爱荷华州)定价种植成本,因此盘面持续下跌存在一定合理性。当然,一旦利多因素出现,都可能带来盘面超跌修复,天气市仍有交易窗口期,但在美国农业保险下,跌破种植成本对农民收益影响或有限;二是8-9月新季美豆出口进度或有提速可能性。7月以来,国内买船偏慢,我们认为下半年巴西大豆出口潜力不足的背景下,国内采购或存加速预期。我们看到,2023年10月到2024年3月大豆数量计算,大豆进口量4148万吨,其中自巴西进口量为2506万吨,自美国进口量为1350万吨,我们认为在巴西大豆自身减产900-1000万吨的背景下,今年10月至2025年3月期间,市场或存增加对新季美豆采购的预期。


图表:美国大豆非商业持仓

资料来源:CFTC,中金公司研究部



豆粕:短期高库存压力难解,但近弱远强格局或逐步显现


南美大豆丰产上市,到港量逐步增加,总体原料供给相对充裕。港口库存方面,随着进口到港的不断增加,原料供给相对充裕。据中国汇易数据,截至8月,我国进口大豆港口库存775万吨,较去年同期687万吨增加13%。进口方面,当前仍处于季节性到港旺季。据Mysteel预计,7月我国进口大豆到港船数为150.5船,环比6月基本持平,较去年同期增加6%。Mysteel8月预计,进口大豆到港船数超过160船,同比预计增幅超过15%。供给端,一是原料大豆供给充裕,压榨开机率震荡回升,压榨量维持高位。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7月底,全国大豆压榨行业开机率震荡走高至66.81%,较5月以来增加约4个百分点。据Mysteel数据,7月全国油厂(125家样本)大豆压榨量为881.11万吨,环比增加3.09%。二是豆粕库存增幅明显,累库进程加快。据Mysteel样本数据,截至8月2日,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为141.21万吨,较7月初增幅超过30%,较去年同期增幅70%。需求端,一方面,市场预期未来巴西大豆到港充裕,受买涨不买跌心态影响,下游接货维持谨慎,另一方面,受生猪供给收缩影响,饲用需求显著下行,成交显著弱于去年同期。据卓创资讯数据,7月国内市场豆粕成交总量仅为271.59万吨,同比下降超过70%。


图表:中国豆粕周度企业库存

资料来源:Mysteel,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大豆周度压榨量

资料来源:Mysteel,中金公司研究部


向后看,短期来看,我们认为库存高企仍短期难解,市场预估8月到港量延续增加,虽存终端刚需,但仍处于易跌难涨态势。中长期,美豆丰产前景明朗,但中国买需存一定支撑,巴西大豆升贴水保持坚挺,若美豆价格持续走低,仍具采购性价比。压榨利润方面,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8月8日,企业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为-601元/吨,亏损环比继续扩大,去年同期压榨利润为527元/吨。我们认为,当前榨利亏损,买船并不积极,10月后国内进口大豆理论成本受到支撑,远月跌势或有所放缓。


图表:国内豆粕日度成交量

资料来源:Mysteel,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大豆压榨企业周度开工率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玉米:弱现实下需求难有提升,价格仍存回落空间


海外方面,7月以来,美玉米12月合约跌幅超4.7%,更是跌破关键支撑位400美分/蒲,创近四年来最低水平。究其原因:一是美玉米丰产预期较强,持续抑制美盘价格。播种季以来,美玉米作物生长状况较好,天气市交易并未带来利多机会。USDA7月供需报告仍维持美玉米高单产预估181蒲式耳/英亩,较上年度增长2.1%。我们认为,随着新季上市窗口期临近,农户需要为即将收获的秋粮腾出空间,美国农户旧作售粮积极性或有所提高,短期供给压力仍存。二是巴西是我国进口玉米主要来源国之一,随着巴西进入出口旺季期、价格优势明显,也对国内价格形成一定冲击。截至8月5日,巴西二茬玉米收获进度达到86.0%。一般7月开始巴西玉米进入出口旺季期。据巴西数据,7月巴西玉米出口量(不含甜玉米)达到355.37万吨,环比6月的85.10万吨增加270.27万吨。从季节性上看,USDA7月预计2023/24年度巴西玉米出口量仍维持5000万高位,我们预计今年8-11月巴西玉米出口量或依旧庞大。从进口价格上看,截至8月7日,进口玉米到岸完税价为1937.93元/吨,较大连港玉米平舱价2320元/吨低16%左右。


国内方面,7月以来,玉米期现货价格联动下行,大连平仓价下跌;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由月初的2445元/吨跌至月末的2351元/吨,跌幅3.84%。究其原因,除了上文提到的海外影响因素外,国内基本面偏弱是主因。一是供给端,北港库存偏高,售粮压力较大。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7月底,北方四港库存(锦州港、鲍鱼圈港、北良港、大窑湾港)317.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08.5万吨高出52.3%,叠加近期东北高温多雨使玉米储存难度增大,出货积极性有所提升,报价持续走低。二是受价格倒挂及广东港库存充裕影响,当前东北粮源外流受阻,南方销区大多按需采购。同时,东北淀粉加工利润持续下行,随着气温逐步增高,部分深加工企业进入季节性检修期,采购积极性不高。


向后看,我们认为当前东北玉米库存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仍存出货压力,叠加部分深加工企业停产检修,收购积极性或难提升,预计8月东北玉米价格或仍存小幅回落空间。华北地区,同样面临企业库存偏高的问题,但弱现实下需求难有提升,且随着部分地区春玉米小量上市,玉米价格或仍偏弱为主。南方销区饲企有效需求不足,广东港玉米库存显著高于去年,叠加进口玉米的供给压力,我们认为短期采购或仍以观望为主。期货方面,我们提示基差前期已持续走强至五年高点,且8月初盘面存在一定超跌,近月合约存阶段性反弹行情,但长期来看,由于消费提振不足,市场利好因素有限,玉米价格或将区间内窄幅震荡调整。



生猪:8-9月可能形成阶段性高点,4Q24供应收缩态势或有所缓解


近期生猪现货价格持续上行并不断创新高。据卓创数据,截至8月7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20.68元/KG,近月DCE9月合约受到现货价格的支撑表现偏强,而远月01合约表现相对较弱,以9-1、11-1价差不断拉大。我们认为,近期猪价上涨供给收缩仍是主要矛盾,当然行情也有二育压栏短期配合。我们认为在通过能繁母猪存栏量判断的同时,还需考虑结合MSY后的仔猪出生数量。从总供应趋势看,24Q3生猪供给对应产能去化加深。从能繁母猪数据来看,受到去年10-11月局部地区疫病影响,养殖主体有主动淘汰母猪现象,产能去化明显,滞后10个月推导则刚好映射至今年8-9月。通过测算,我们得出23Q1-Q4对应能繁母猪产能分别为:4185万头、4300万头、4367万头、4366万头,同比变化2.3%、-0.72%、-3.7%、-6.48%。从月度新生仔猪数量来看,据Mysteel数据,今年2-3月份是新出生仔猪数量的低点,随后在4-7月持续回升。按照5-6月出栏计算,今年8-9月是生猪供给最为紧张的月份,叠加当前标肥标价差走扩,压栏与二次育肥的不断入场,猪价快速攀升具备基本面支撑。


图表:中国生猪日度均价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重点屠宰企业日度开工率

资料来源:Mysteel,中金公司研究部


向后看,我们认为8-9月猪价可能形成阶段性高点,四季度供应收缩态势或有所缓解,但存在季节性旺季的现实,猪价若要继续冲高需消费给出超预期的表现。供给端,据Myteel数据,4-7月仔猪数量增加4%左右,叠加前期轮动压栏带来的增量(截至8月8日,据卓创资讯数据,生猪交易均重124.36KG/头,同比增加3%),我们预计整体供应较当前或趋于宽松,但需要注意今年“滚动式”压栏,大体重猪带来的供给增量或有限。消费端,尽管近三年旺季消费预期常有落空,但我们提示当前冻品库容率偏低,短期中秋国庆在即,且9月开学前或有集中备货,对消费或不需要太悲观。期货方面,随着09合约移仓,现货持续走强,11合约存在一定补涨逻辑,但同时我们提示11-1价差单边持续走强或存在预期差,市场对01合约估值较为谨慎,对11合约定价又偏向中秋的基本面,十一后消费不如预期,11合约存在杀估值的可能性,当然短期正套逻辑仍较为扎实。


图表:生猪期货结算价

资料来源:DCE,中金公司研究部



棉花:供给压力持续压制价格,短期难见起色


过去一个月,虽然临近“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但是内外棉花价格未见起色,郑棉主连跌破14000元/吨关口,8月8日收于13290元/吨,ICE2号棉花也由72美分/磅左右跌至67.2美分/磅。国内方面,新疆棉花生长期内天气条件较好,市场对于新季单产预期较为乐观,新花上市前的天气交易窗口逐渐缩窄,供给端压力或将持续存在。此外,7月31日发改委公布发放2024年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20万吨[7],虽然小于去年的75万吨,但对于当前供过于求的内棉市场而言仍然造成了价格压力。需求方面,2Q24棉纺织行业新订单仍处于五年同期低位,纱线、坯布库存自2024年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堆积,下游纺织企业开机率保持低位,据Mysteel调研反映部分印染厂由于接单不足有轮休停产现象。海外方面,美棉出口份额被巴西棉挤占,截至6月底,2023/24年底巴西累积出口棉251万吨,同比增长83%,已连续7个月保持同比增长态势,出口棉市场供给持续增加,压制外盘价格。


图表:内外盘棉花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ZCE,NYBOT,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纱线厂利润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纺纱厂库存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Mysteel,中金公司研究部


向后看,我们认为短期内供强需弱格局将延续,价格上行动力或仍不足。此外,政策方面,短期内关注纺织品关税调整风险,我们看到,近期美国增加关税、日本加息预期以及欧盟的《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8]等均对下游消费均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我们预计棉花价格短期内或仍将维持弱势。



白糖:弱预期引导价格持续下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