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意读书
北大法意读书--在这里,有好书,有良友,有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网读书  ·  老派约会,很有必要 ·  2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2 月 2 日,忌误用语言 ·  5 天前  
龙岩图书馆  ·  我们的节日·春节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意读书

通知 |【未名学者讲座46】章永乐:维也纳体系最后的“大国协调”与清朝-民国连续性的创制

法意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9-04-18 21:00

正文

未名学者讲座46

维也纳体系最后的“大国协调”

与清朝-民国连续性的创制


时 间

2019年4月23日(周二) 19:00

地 点

北京大学二体地下报告厅B101

主讲人

章永乐(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

评议人

汪   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主持人

李   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内容简介】


清朝与民国的连续性问题,是近年来国内法学与史学学者讨论的热点。本场讲座将从内外关系角度对此进行进一步讨论,核心观点是:英、法、德、美、日、俄六大列强在1911-1912年的“大国协调”,对辛亥革命的路径产生显著的塑造作用。基于条约网络与银行团机制,列强相互协调,对华保持所谓的“金融中立”,防止任何一个大国向清廷或南京临时政府贷款,同时支持北洋集团获得实权,从而塑造了清帝退位、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民国定都北京的结局。在欧洲局势剑拔弩张之时,列强何以在华达成政策协调?促成1912年“大妥协”的国际权力结构及其演变,又对民国后续内政走向施加了何种影响?如何在宪法史研究中思考近代中国的“半殖民性”(semi-coloniality)问题?本讲座将回应以上问题。


【学者简介】



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学士(2002),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政治学博士(2008),德国柏林高等研究院(WIKO)访问研究员。著有《旧邦新造:1911-1917》《万国竞争:康有为与维也纳体系的衰变》,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外法学》《开放时代》、New Left Review,Politics and Religion等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研究涉及西方法律史、比较宪法、中国近代宪法史/思想史、古希腊罗马历史编纂学等多个领域。近期研究重点关注国家建构与宪法变迁、帝国与国际法、政党与代表制、法律伦理与政治伦理等议题。



北京大学二体位置图

温馨提示:入校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保卫部通知并按相关规定执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