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20 岁男大学生高热 5 个月,3 ... ·  4 天前  
drpei  ·  澳洲的木瓜膏是不是可以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CAFS 2017 | 杨延宗: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星星之火已燎原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7-08 00:00

正文

 CAFS 2017

  中国 大连


2017年7月7日,第15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上,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医院的杨延宗教授,作为开场嘉宾发表开幕式主题演讲。杨延宗教授感慨,房颤会与我们导管消融技术一同成长,从第一例到如今几万例手术,杨延宗教授作为参与者同与会专家分享他在实践中的一些感触。

房颤疾病临床现状


1.患者人群庞大。目前我国有近800万患者,预计2020年中国房颤患者将超过1000万,至2050年中国>60岁人群中至少有520万男性和310万女性房颤患者。


2.导致卒中与脏器栓塞事件增加。与非房颤患者相比,房颤卒中发生风险增加5倍,在所有卒中患者中15%~20%有房颤导致,年卒中率为3%~4%。而且,卒中后死亡率高,2016年LANCET杂志就发表过一篇文章,对15400例患者随访1年,房颤死亡率为11%,卒中相关死亡率为8%。除了脑血管外,房颤还增加周围脏器栓塞事件,如肠系膜动脉、下肢动脉、脾、肾等。


3.导致心衰、增加死亡率。心衰注册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为13%~41%;房颤临床研究显示,房颤患者合并心衰患病率为30%~65%。根据LANCET杂志201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房颤发生一年内死亡率为11%,30%因心衰死亡。2012年一项心衰研究显示,合并房颤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死亡率更高。


房颤机制研究演变100年


1997年以前,房颤研究领域关注点在心房与房颤持续过程之间的关系。而法国波尔多的Haissaguerre教授发现在发动房颤的异位兴奋灶中95%分布在肺静脉内,并创立了房颤肺静脉触发学说,开启了房颤非药物治疗新时代。Haïssaguerre教授也因在阵发性房颤标测研究中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被称为“房颤之父”。房颤机制的研究,从心房与心房肌转变为肺静脉与心肌袖,研究对象从房颤持续过程转变为房颤的始动过程,成就了房颤的介入治疗。


房颤导管消融:起步探索


杨延宗教授借此契机向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团队致敬。2000年~2005年是团队的起步阶段,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专注房颤机制与肌袖电隔离治疗的临床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推广导管消融技术,且很多技术在当时都是国内首例。


房颤导管消融:技术成型


2005年后,三维标测系统的出现成就了导管消融新时代。将消融策略从PV内触发灶、LA-PV开口部电隔离,逐渐转变为LA-PV前庭环状电隔离。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无论是治疗阵发性还是持续性房颤,基础工作是将肺静脉和心房之间进行有效电隔离。


房颤导管消融:快速发展


2012年进入了共识的时代,导管消融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增多,指南推荐升级,适应证得到扩大。研究表明房颤导管消融能降低卒中率,改善房颤患者预后。自此,导管消融成为症状性阵发性房颤的一线/首选/有效治疗方法。可用于对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选择+有经验中心;根据患者意愿、效益、风险综合评估,消融可以作为预防房颤复发,改善房颤症状的一线治疗方法;对于有房颤相关心动过缓的患者,导管消融是避免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有效方法。


导管消融也是症状性持续性/持久性房颤的可选、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有症状的持续性或持久性房颤,如果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综合患者意愿+获益风险评估+有经验的消融团队,可选择消融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房颤,合并射血功能下降的心衰,有心动过速心肌病可能时,导管消融可改善症状和心功能。


这是一个导管消融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日臻成熟,适应证扩大,独立术者增多,消融例数增长。


房颤导管消融:稳步推进


2010年后消融例数平均增长约25%,2020年后总消融例数有望突破5万例。如今到了稳步推进的年代,安全先行的意识很重要。在今年的中国心律学大会上,马长生教授提出“心随律动、安全倍增的理念。随着消融数量、术者、术式的增加,质量、安全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需要规范技术培训、平衡消融风险、合理掌握适应证、严格控制严重并发症以及重视术后随访管理。未来房颤导管消融的技术发展之路还将继续,不断发展。希望诸位今后依旧关注房颤患者人群、关注房颤学术研究以及关注我们的房颤论坛。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