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SSI)
是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14%~16%,占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8%(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年11月14卷11期)。
不同手术的SSI发病率差别较大,根据2013/2014英国公共卫生机构发布的SSI监测报导,SSI发病率最高的是大肠手术(10.2%),最低是膝关节假体置换手术(0.6%),除手术类型外,微生物定值,患者,手术等因素均可影响SSI的发生。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规定,Ⅰ类切口手术不能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那如何确保手术切口不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呢?
2015年我国首次关于SSI的全国性、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干预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手术部位使用抗菌手术敷料有利于降低SSI。
江苏蓝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次氯酸护创液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次氯酸护创液处理的各种手术切口感染率为零,伤口一期愈合率为100%。
由此可以认为,解决手术部位发生SSI的一种有效方案是:手术部位使用次氯酸护创液护理,可以大大降低手术部位发生SSI的风险,大大提高手术切口一期愈合率。
1、低浓度纯次氯酸溶于生理盐水(Ph4-5.5)
2、97%有效活性氯为抗菌活性次氯酸分子
3、用先进工艺确保了次氯酸护创液的稳定性
4、批准文号:苏械注准20162640202(属二类医疗器械)
该产品是一种理想清创、冲洗、湿润急慢性伤口、溃疡、切口,擦伤与烧伤的超氧化溶液。它不仅是可以安全迅速的杀灭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控制感染,而且还可以灭活毒素和超抗原,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对人体内环境无残留,对生存环境无污染,是一种绿色的,能替代抗生素的广谱抗病原微生物类杀菌溶液,并长期使用不产生耐药菌。
理想的伤口护理产品应具有三大特性:
1、强效破坏细菌膜;
2、快速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
3、对细胞安全。
市面上目前所有的伤口护理产品基本上无法达到两个或以上的特性,只有稳定次氯酸(HOCl)同时具备以上三大特性。
次氯酸是一种天然的强效、广谱、无毒、无刺激、无致敏的抗微生物制剂。
在生物系统中,次氯酸是一种由被激活的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活性最强,含量最多的氧化剂。人体内内源性HOCl是中性粒细胞来源的髓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H2O2)共同作用下氯离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快速氧化,破坏细菌膜,以改变细胞内、外的结构,导致细菌功能障碍和死亡。
1、超广谱:强力灭杀G-菌、G+菌、真菌和病毒
2、强活性:对绝大多数试验菌的MBC仅为0.1µg/ml
3、超快速:两分钟内秒杀绝大多数试验菌
(包括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和莫匹罗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4、不耐药:长时间使用不产生耐药性
1、在同等摩尔浓度下纯次氯酸杀菌效力是次氯酸根阴离子的80-100倍。
2、次氯酸无细胞毒性,而次氯酸根阴离子有细胞毒性。
3、纯次氯酸分子不带电荷,能穿透微生物细胞和孢子壁,而带电荷的次氯酸根阴离子不能穿透细胞壁。
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妇产科、烧伤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糖足)、急创科、换药室等科室。
手术切口,体表溃疡、擦伤、Ⅰ-Ⅳ压迫性溃疡、糖尿病足溃疡、糖尿病足截肢溃疡、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溃疡、外科皮瓣感染溃疡、藏毛囊肿溃疡等慢性非自愈性伤口、噬肉菌感染的坏死性筋膜炎、Ⅰ-Ⅱ度烧伤创面、足癣湿敷等治疗。
1、可直接使用清洁伤口及其周边组织,无需清水冲洗。
2、必要时,也可将次氯酸护创液喷涂于其他固体敷料上,使其湿润,并将湿润后的固体敷料轻轻敷在伤口处,更换伤口敷料时,应避免过度潮湿,建议可以根据创伤面积,按临床操作规范使用,每日使用2-3次。
3、仅限外用,不可注射。
理想的伤口护理产品应具有三大特性:1、强效破坏细菌膜;2、快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真菌和病毒;3、对细胞安全。市面上目前所有的伤口护理产品基本上无法达到两个或以上的特性,只有稳定次氯酸(HOCl)同时具备以上三大特性。
此外,纯次氯酸呈酸性(pH4-5.5),使用次氯酸护创液清洗后创面pH值明显下降,其所致的酸性环境也有助于对细菌的抑制。并且由于物理性氧化的杀菌原理,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而活性氧为可以自由呼吸的人体正常细胞提供了修复和再生的良好外部环境,促进了创面的愈合。同时次氯酸护创液使用方便,操作无痛苦,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