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卢泓言
看人识人,我在这上面交过很多的学费。注意到一个人身上的某种品质,比如真诚或者包容,于是就放心的深入的交往或者交易。后来发现,不同人身上的同一个品质,背后的原因是可能完全不一样的。有些是善的原因,有些是恶的原因。看不清楚原因,随着关系深入,难免会事与愿违,难免会遭受到挫折。
如果看不清自己某种品质的背后的原因,是自欺欺人,也会有血泪教训。不了解自己,要比不了解他人隐秘得多,于是便危险得多。
在日本旅行时,一个导游说日本和韩国人都很勤奋,在球场上都很拼,但背后的动力是不同的。一个是怕的文化,一个是羞的文化。怕是一种恐惧,可能生出敌意来。羞就很内敛,不会有侵略性。怕和羞都是不自信,但美国人相对更自信。有些美国人也很勤奋很拼,背后是爱的文化,这相对更容易生出来自由的东西。勤奋这个品质是一个点,后面的动力系统可能完全不一样,结果也就不同。
我在高中时班上三个成绩最好的男生在一起交流将来的梦想。一个说,想要有一辆奔驰。另一个说,想做大事业。我说,想找个不错的工作,有钱养家。同样勤奋和优秀的高中生,动力和目标完全不同,我们以后走的路和遭遇也不同。这是每个人都容易亲身体会的。
老师曾经跟我说,你聪明,但没智慧,我很难告诉你什么是智慧,但智慧里更多的包容,更少的私心。我于是就机械的去包容那些本不能容忍的东西。然后就很有挫败感。刻意的包容并没有带来智慧,反而纠结,也纵容了一些不好的人和事。
表面上是包容,后面是有根基的。一个慈悲的人会自然的包容,他爱你如同爱自己,没有分别,没有纠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个智慧的人会自然的包容,他能看清楚来龙去脉,他完全理解,完全放松。玩世不恭或者没心没肺的人也会显得包容,他们根本不在乎。也有人逼着自己包容,装样子,心里扭曲得不得了,把纵容和软弱当成包容。这是我亲身犯的错。
不要急于拥抱结果,要搞清楚原因。天上掉的钱不要随便捡。如果想要包容,得往上游走。看能不能切身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无助,有没有感同身受。能不能理解他们的独特的状况的来由,洞察因缘果。这样,可能就会在自然的包容的时候,对人有真实有益的帮助。
在富豪榜上名次相近的两个大佬,收入和市值差不多的两家公司,在商业上是对等的,但其内涵可能大不相同。取得这样的收入和市值,一家公司靠的可能是克制,另一家靠的可能是激进和运气。一家不作恶,不引诱用户。另一家则是利用人性弱点,滋养它,慢慢让用户上瘾。加入这两家公司,虽然在他人看来名气是差不多的,工资是差不多的。但所感受到的文化、人生的走向、心性的熏陶完全不同。之后要承受的因果报应也断然不同。
即使是同一家公司的副总裁,职位名称完全相同,内涵也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副总裁是这家公司的顶梁柱,他负责或者开拓了这家公司的核心业务,是打硬仗的,不断为公司增加势能和资源,他的人格是健康、进取、敏锐的,也常常是低调内敛的。有的副总裁则不同,他负责的是一个副业或者是多元化的业务,通过消耗这家公司的势能和资源来取得收入,这个部门在市场上也可能有第二第三的份额,听起来也不错,盘子也很大,但他们可能是寄生型的,吃软饭的,没有主心骨的,他们的人格是阴柔、官僚、表演型的,于是也常常是喜欢给自己涂抹各种花俏噱头的。在这样的两个部门里工作,即使表面上是在同一家公司,职位层级一样,本质上对能力的锻炼和工作环境的优劣可以说是天渊之别。
名不符实在这个世界是常态。有人说李安最擅长把各种名不符实揭开来给人看,专业术语叫解构。比如《卧虎藏龙》,周润发演的那个江湖人人敬仰的儒派大侠,却是个压抑的人,临死一刻躺在一直深爱却从未表白的俞秀莲的怀里,才释放了自己,说自己并不快乐,叹息浪费了一生。在这一点上,他想要驯服的那个放纵不羁的玉娇龙反而是他的老师。
比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个年轻人,为了躲避一场祸事才到了战场,懵懂之中,裹挟之中,不能自主命运,误打误撞成了所谓的英雄。即使是父母至亲也不能理解,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人们说成功者都是孤独的。人人能看到成功的最后那个状态,一个空洞的概念。但每一寸路每一滴血每一次惶恐都只有经历者自己才有切肤体验。
有一位觉悟者在2500年前说,我所告诉你们的,都不是什么脑袋里的哲学或者思维,都是我亲身看到和经历过的,实实在在证得的。可能觉悟者是在说,我给你们的教言,只是为了引导你们自己亲身去经历它们,感受它们的源头,而不是只记住或者理解这些概念就够了。这位觉悟者还说过一个比喻,我用手指着月亮给你们看,但你们只看见了我的手。平凡的人在乎结果,而觉悟者在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