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商业评论
《21世纪商业评论》敏感于一切商业新知、商业产品、商业模式和商业英雄,敏感于新公司的新玩意、老公司的新改造、旧话题的新表达、老商业的新颠覆,为您提供最新鲜实用的商业养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商业洞察  ·  过完年发现,县城的消费观念已经大变样了 ·  2 天前  
哈佛商业评论  ·  软银孙正义的人生轨迹,浓缩为八个关键启示 ·  昨天  
安徽市场监管  ·  我国服务贸易规模首次超过万亿美元 ·  2 天前  
安徽市场监管  ·  我国服务贸易规模首次超过万亿美元 ·  2 天前  
商业洞察  ·  任正非:还过个屁年!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商业评论

楼板价高达54万港币1平米,港人淡定回应:价值低估,还要涨!

21世纪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7-05-17 19:09

正文


在中国大陆各地楼市调控不断升级的状态下,香港楼市也在屡创新高。去年上海静安区中兴路拍出内地最贵地王,楼板价不过10万出头。而昨日,恒基兆业以楼板价54万港元/平刷新香港土地价格的新纪录,秒杀上海房价。


据香港地政总署 5 16 日公布的招标结果,一幅商业用地和一幅住宅用地共“吸金” 305.1 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269.7 亿元),两幅地块的租期均为 50 年。

其中,位于香港中区美利道的内地段第 9051 号的商业用地被恒基兆业旗下子公司耀基发展有限公司以最高价 232.8 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205.8 亿元)拿下。



该地块占地面积 31000 平方呎( 2880 平方米),最高可建楼面面积达 465005 平方呎( 43200 平方米), 折算成楼板价约为 538889 港元 / 平方米(约为 476556 人民币 / 平方米)。无论是单价还是总地价均刷新了香港土地价格的新纪录。

另一地块,位于香港九龙启德第 1K 1 号地盘的新九龙内地段第 6567 号的住宅用地,被喜绰有限公司以最高价 72.3 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63.9 亿元)收入囊中,该公司的母公司为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及龙湖地产有限公司,楼板价为 12563 港元 / 平方英尺(约合人民币 123419 / 平方米)。

启德住宅地块(图片来源:大公报)


而距离香港地价上一次创新高仅在两个多月前,当时香港鸭脷洲利南道鸭脷洲内地段第 136 号高端住宅地块以 168 亿港元的价格被合景泰富与龙光地产拿下,刷新香港近年来单幅土地的成交总价最高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内地房企,不仅合景泰富频频出现在香港土地市场上。在 5 16 日的这场招标中可以看到,此次参拍的公司除了长江实业、新鸿基、恒隆地产、新世界等香港本地房企,还出现了万科、龙湖、中海、世贸、深圳控股等内地房企的身影。

“之所以吸引大量内地房企,是因为香港地价偏低。” 香港中原地产研究部高级联席董事黄良升在接受《 21世纪商业评论 》记者(下简称《 21CBR 》)采访时表示,对于出现地价属于意料之中,由于目前市区地皮十分稀缺,今年整体市场经济情况较好,“之前还有人预测美利道(地块)会卖到300亿港元。”



内地房企频现香港市场

“相对于商业地块,内地房企似乎更热衷于住宅地。” 香港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据悉,此次刷新纪录的美利道商业地,香港媒体称其可谓“二十年一遇”,这是香港政府于 1995 年招标出售中信大厦现址后,首幅推售的中区商业地块。其前身曾作为廉署总部、公众停车场用地,现址为美利道多层停车场大厦,并已在本月关闭。

香港媒体预测,该地块或将受到内资哄抢。始料不及的是,其投标的内资仅有一家——世茂房地产。而 启德住宅用地则吸引了近十家内资房企。

除了近三个月来的两起备受关注的土地招标,近年以来,内地房企在香港土地市场上可谓动作频频。

2016 2 月万科置业(香港)有限公司旗下的汇荣发展以约 13.06 亿港元的价格击败其他 17 家竞标房企拿下香港新九龙内地段第 6534 号地块。


同月,内资房企中国海外发展旗下国万投资成为出价最高的投标者,以 21.3 亿港元拿下新界大埔荔枝山山塘路地块。

去年 8 月,五矿地产则以超出预期上限 41.4% 的价格买下位于香港九龙油塘崇信街与仁宇交界内地段第 44 号住宅用地。

同在启德区域内,海航集团从 2016 年底迄今,已经豪掷 272 亿港元获得四块用地。海航实业集团项目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在香港同区块内拿地,有利于公司进行整体规划。

根据香港地政总署披露的数据显示, 2016 5 月至 2017 2 月,香港卖地总价达 1020.6 亿港元,其中有一半资金来自于内地企业。


香港房价将持续走高?

莱坊 (Knight Frank) 高级董事和估价及咨询主管林浩文表示,内地地产商资金实力雄厚,选择境外投资是实现资产配置及保值的方法,也是分散投资的手段。

据香港特区规划署估算,直到 2046 年,香港的土地需求最少需要 4800 公顷,即使所有现在发展的短中长期土地供应措施如期落实,香港仍需要再物色 1200 公顷土地。

“土地供应这个长期问题只要未解决,香港的楼价就很难下滑。” 有市场人士表示。

资料图


为了加强认可机构借贷予地产发展商的信贷风险管理,香港金管局 5 12 日公布,由 2017 6 1 日起,银行向地产发展商提供最高的融资上限,将分别下调至地价成本的 40% 和建筑成本的 80% ,而整体贷款上限则下调至物业完成后预期价值的 50%

“香港楼市各种政策不仅市民受限、炒家受打压,如今地产商都收到了限制。”黄良升告诉《 21CBR 》,由于收紧按揭,增加印花税等“加辣”政策,政府成功抑制了香港楼价, “从金融海啸开始算,深圳的楼价涨了 8 9 倍,香港仅涨了 3 倍,市场非常健康。”

根据5月12日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及CCL(中小型单位)数据已经连升14周,分别累升7.12%及7.69%。

黄良升表示, 未来香港楼价的上升空间将大于内地城市,“从去年 11 月突破历史红线开始,预计在 1.5-2 年期间,香港的楼价还将上升一成到两成。”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须知


本期编辑:杨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