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时评
《广电时评》杂志官方公众号,权威声音、专业评论、行业风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后沙月光  ·  德国热闹极了,马斯克再度介入德国大选! ·  1 周前  
求是网  ·  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时评

快评丨这首“上古情歌”,有几段漂亮的旋律

广电时评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6-19 23:58

正文


《上古情歌》特效较之大部分国产剧,可圈可点;剧作取材《山海经》这一先秦古著,有别于惯常的虚蹈仙侠剧,尝试了一条对接传统文化、寻求文化涵养的新路。

情是种 爱偏开在迷途

忘前路 忘旧物 忘心忘你忘最初

花斑斑 留在爱你的路

虔诚夙愿 来世路 一念桃花因果渡

……


电视剧《上古情歌》片尾曲中的一段唱词,道出上古时期若疆战神赤云、宣阳王姬木青寞以及“大荒第一公子”晟仑三人间的爱恨纠葛。



先秦奇书《山海经》记述了上古时代的一系列神话故事,近些年以该书为蓝本的影视作品频出,其中就包括6月12日登陆东方卫视周播剧场以及腾讯视频的《上古情歌》。该剧由华策克顿、剧酷传播出品,蔡晶盛执导。以宣阳王姬木青寞与若疆族守护者赤云一见钟情,被迫分离,后冰释前嫌、终为爱牺牲的故事为叙事主线。


多线叙事、特效营造上古神话风貌,是该剧的两大特色。


自播出以来,新浪微博上有关#上古情歌#的话题讨论不断增多,其中有不少都在讨论特效。



特效:用了心,出了彩

著述了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民俗等内容的《山海经》是一本奇著。《上古情歌》取材于《山海经》之“大荒经”,在此基础上设置了几大部族的叙事结构。


据编剧饶俊介绍,为了呈现神话之美并尽可能接近历史真实,制片方请了几十位研究中国古代神话、民族民俗的专家开研讨会,不断优化剧本,以求在细节之处体现剧作的质感。


如何呈现一个仅存于想象中的上古神话世界是个难题。


摄制组搭建了22万平方米的实景、3万方米的摄影棚,其中包括7个完整园林搭建,以及111个场景设计,累计288天完成完整拍摄,制作周期历时近两年。该剧采用了微缩景观融合全CG动效,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段几为标配;首次采用了Previzon(Visual Camera)实时成像技术,解决了导演可实时监看CG效果的问题,这一技术让演员走位、取景、摄影机角度、摄影机运动等大方向更为精准。



从剧集效果看,作为一部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剧作,《上古情歌》的特效虽称不上完美,但不失为一大看点,大场景虽有所争议,但在细节和质感的处理上亮点不少,在整体风貌上有不小突破。


有评论说“有别于辣眼睛的‘五毛特效’,这个剧的特效起码‘五块’起”,是为中肯。


故事:有长板有短板,亮点是从“小爱”到“家国”的提升

亲情、友情、爱情,拼搏、责任、奋斗……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为影视剧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叙事动力。



《上古情歌》的故事,正是聚焦于一个“情”字。


玄牧内政大乱,宣阳有意趁机对玄牧用兵,宣阳昱辰和凌云晟仑商议昭告天下两家联姻之事;心系爱人的赤云偷回玉山对阿寞表白,准备带她离开玉山;晟仑以婚约之名向玉夫人请求,终接阿寞下山;赤云不顾一切独闯朝云殿私会阿寞;云桑为将景时救出只身夜闯凌云天牢,景时却狠心赶走云桑……


与常见的一主多辅的情感线不同,《上古情歌》是多线并进。


这种多线设计,最容易导致剧情拖沓。但从已播的前几期看,《上古情歌》开篇剧情紧凑,前几集叙事节奏快速,避免了开篇冗长慢节奏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剧集中并未出现有“爆点”的人物或故事,故事冲突和张力稍显不足。


这种故事铺陈,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是人物和故事的饱满度稍欠。快节奏的情节推进一旦少了人物塑造、戏剧冲突的支持,会导致剧情衔接的不连贯和人物性格的扁平化。



不过,该剧故事的长板也很突出。


一是剧作取材《山海经》这一先秦古著,为惯常的虚蹈仙侠剧尝试了一条对接中国传统文化、寻求文化涵养的新路。其次,故事的立意和落点由小及大,除了着墨于一个个小人物背后爱情的千姿百态:赤云与阿寞从初遇的怦然心动、到默默守护再到赤云为了阿寞牺牲自己;晟仑选择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阿寞;宣阳知若(罗云熙饰)与亦篱(吴倩饰)的爱情则只求一生一世一双人;云桑与景时从相爱到相知,虽近在咫尺却有着相隔天涯的无奈……故事线最终交汇于“爱与成全”,落足于家国情怀的大爱。


如饶俊所说:“《上古情歌》中既有儿女情长的小爱,也有家国大义的大爱,两者虽有矛盾之处,但终会因爱之深而选择彼此成全。剧作希望告诉观众,我们不仅有眼前的风花雪月,还有满腔热血的拳拳之心。”


此说既是点题,亦为提升。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