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描述了海珠区房地产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内卷现象。随着多个项目的入市,价格竞争不可避免。文章提到了越秀、绿城和中交等房企的项目,并讨论了它们可能采取的策略。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市场趋势和悬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海珠区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多个项目扎堆入市。
随着越秀拿下大干围地块,海珠今年的土拍正式结束。地价的飙升导致房企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除了比拼产品力、交付力和品牌力,价格厮杀也愈演愈烈。
关键观点2: 多个新项目即将入市,引发市场关注。
越秀东晓路地块即将开盘,中交三滘立交项目也在赶来搅局。此外,绿城海珠客运站项目也在酝酿启动。这些新项目的入市将给市场带来新的竞争和变化。
关键观点3: 海珠区房地产市场呈现内卷趋势。
随着新项目的扎堆入市,海珠的库存量将增大,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房企需要思考如何在保价和卷量之间进行取舍,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关键观点4: 房企间的竞争格局变化。
越秀、绿城和中交等房企在海珠区的项目各具特色,它们之间的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市场预测这些房企可能会采取联动策略,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正文
但是,怎么卷?有讲究,有改变!
(着急的朋友,可以先拉到最后一part查看)
今天上午,随着越秀拿下大干围地块,海珠今年的土拍,正式落下帷幕。地块总价20亿+,楼面价约3.35万元/㎡。
越秀大干围的地价,除开保利琶洲南三宗地,与广纸、东晓两个兄弟项目,与绿城客运站项目,基本都在一个价格段。
这也意味着,随着这几个项目扎堆入市,除了PK产品力、交付力、品牌力,更为惨烈的价格厮杀,大概率是避免不了的。
首先,越秀东晓路地块,即
越秀桂悦东晓
,本月就会开盘。阳台占比20%+海珠核心区+越秀广府系+地价3.2万/㎡,开盘价会是多少?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项目的地段识别度很高,在海印桥旁,紧挨着晓港公园;一桥东山,对望二沙岛;到珠城、琶洲,约20分钟车程。
第二,教育上,项目对口省一级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附
小,纳入海珠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具体入读政策以当年教育局公布为准)
第三,项目一共三栋楼,1#31层,2#46层,3#47层;产品包括,建面约88-105-117㎡,都是四房。
第四,
项目抬高3层楼,
二层是会所,
3楼起是住宅。楼层景观的话,大概8楼9楼,可以看晓港公园,21层可以看海珠湖。
至于项目户型产品,关注我们接下来的文章吧~
其次,
中交三滘立交项目
,正在赶来搅局。
近日,中交海珠三滘立交地块出控规,规划了7栋住宅,接近一字型排布。
从控规图看,都是46-48层的超高层,其中1-3、6、7栋都是三梯五户设计,4、5栋密度相对低一点,三梯四户。
我们收到的消息,项目大概率是约90㎡-140㎡的面积段,也是目前海珠主流的刚改产品。
(具体以项目公布为准)
目前,项目周边的中铁建西派粤府,12月推出部分特价单位,约124㎡总价630万起,约142㎡总价750万起,整体均价约5.4-6.4万/㎡。
从项目产品面积段定位来看,做主流的90-140㎡刚改产品,大概率是想要走快速跑量的路线。这里我们大胆猜测,首开在5万/㎡出头?会不会有更多惊喜?
此外,与中交一河之隔的——
绿城海珠客运站项目
,也在酝酿启动了,目前,
正在招聘销售。
绿城在海珠的首个项目,相信会拿出真本事,搅起市场风浪。
除了全新盘,海珠还有很多在售项目,产品覆盖面大,涵盖了刚需/刚改/改善/豪宅全链条。
不完全统计,只是住宅项目,
海珠就有超20盘贴脸开打!
而且,有相当部分项目,都是
11号线沿线的。所以,海珠这场大戏,铺垫不会太久。
我们拉了一下数据,截止到今年11月,海珠的库存周期不到10个月,为全市最低。但是,随着新项目的扎堆入市
,海珠的库存量,将会拉大。
通过上图,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趋势:
海珠,今年是在持续卷价格的。
导致这一局面,一来是豪宅拉高的网签均价,在回归理性;二来,市场竞争,确实激烈,以价换量,已经是常态了。
最后,我们来回答一下,为什么说明年海珠楼市内卷,会有讲究、有改变?
先来看一张图。
截至目前,越秀在广州拿地超111亿元,其中,押注在海珠的就有约75亿元,占比超67%,是重中之重。
这也意味着,越秀海珠三盘,一方面是竞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多盘联动,相互拱火,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