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科创板“钉子户”,终于要IPO了

投资家  · 公众号  ·  · 2025-03-10 21: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场“超长待机”IPO破局。

作者 | 笔锋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一场“超长待机” IPO 破局。
1582 天!近日,证监会的一纸批文,让 科创板“钉子户” 影石创新( Insta360 )的 IPO 长跑画上了句号。
这一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020 10 28 日获科创板受理,到 2025 2 27 日注册申请获批,影石创新经历了 漫长的等待与煎熬。
2021 9 16 日顺利过会,胜利似乎近在咫尺,但 2022 1 28 日提交注册后, 经历了多次问询和审核,甚至一度陷入停滞 且一停就是三年多。
去年 8 月,一张截图刷屏创投圈,创始人刘靖康,深夜在朋友圈“疯狂输出”,直面 IPO 停滞困惑。 此时,距离影石创新提交科创板 IPO 注册已过去两年半, 财务资料两次过期,股东身份被反复拷问,创始人自曝“工资全拿去还利息”, 外界议论纷纷。
这期间,影石创新被外界贴上 科创板“钉子户”标签 甚至传出撤回或变更 IPO 计划的传闻。
直至近日,随着证监会一纸批文落地,影石创新才终于打破僵局,成功注册获批, 终成科创板 2025 年首家过会企业。
漫长的等待,也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资本市场,向来“风声鹤唳”。
影石创新 IPO 受阻的关键导火索,便是间接股东陈斌的“特殊身份”。 这位曾在深交所担任高级经理、还借调到证监会发行部工作过的 “敏感人物”,并不简单。
他通过深圳麦高控股、厦门富凯等基金, 以“非审核岗”身份间接持有 影石创新约5%的股权。 深圳麦高控股的控股股东是他本人,厦门富凯的出资人中,他通过配偶王蓉控制的德朴投资持股 99% 这种复杂的股权结构,本身就让人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2020 10 IPO 申报到 2022 1 月提交注册,影石创新在四轮问询、两次上市委审议中,对陈斌的监管背景、入股动机、交易细节只字未提。 直到 2024 8 月,刘靖康朋友圈“自曝家丑”,市场才惊觉这位前监管者,早已“潜伏”三年。
2018 10 月,陈斌通过深圳麦高和厦门富凯 突击入股影石创新,时间点恰逢公司提交 IPO 申请前夕。 彼时影石创新估值仅 17 亿元,而到 2023 年,其净利润飙升至 8.3 亿元,科创板估值超 166 亿元。这种估值的暴涨,本身就容易引发外界的质疑。
更诡异的是,陈斌的入股价格竟比深创投高出 50% 这种“逆市场规律”的定价,也让外界难免怀疑其中是否有猫腻。
刘靖康在 2024 年公开信中透露, 为清理陈斌股份,他每年需偿还“七位数利息”,而陈斌套现股权的估值超 1 亿元。 这笔巨额资金从何而来?招股书显示,刘靖康在 2019 IPO 前夜,通过员工持股平台以 2950 万元转让股权套现 2300 万元, 理由竟是“改善生活需求”。 这种解释,也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虽 多次急切澄清, 强调陈斌并非审核岗人员,且入股时出价远超深创投 50% ,绝无利益输送之嫌,还指出相关规定是在 IPO 申报后半年才出台,公司在规定出台后一两个月内就已提交专项核查报告。 但这些解释,在资本市场的“放大镜”下,显得苍白无力。
影石创新身处其中,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来应对监管问询,这无疑大大延缓了其上市步伐,使其在资本市场的边缘徘徊多年,成为众人眼中的“钉子户”。
2020 10 月,影石创新科创板 IPO 获受理。彼时,科创板开板刚满一年,政策红利汹涌,资本热捧“硬科技”。但谁也没想到,这家营收年增 60% 、全球市占率超 50% 的行业龙头,会沦为 “注册环节滞留最久企业”。
数年间,资本市场潮起潮落,多少企业匆匆登场又黯然离场。

从校园传奇到全球第一。
在科技界,影石创新( Insta360 )的名字已不再陌生。它的故事,要从其创始人刘靖康说起。这个 1991 年出生的 90 后,自幼便对技术充满兴趣。
在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期间, 他用 7000 多位同学的证件照绘制出各个学院的“标准脸”, 这个看似玩票的实验,让他意外成为网络红人。
更早之前, 他通过分析记者采访周鸿祎时的按键声,破译其手机号, 这种对技术的偏执让他在校园里获得 “技术帝” 称号。
2015 年毕业时, 他带着团队开发“名校直播”系统拿下 IDG 天使轮融资, 但真正改变中国影像行业命运的,是他在 2014 年看到的那段 360 °视频—— 传统全景相机需要半小时拼接的痛点,成了他创业的起点。
2015 年初,第一代 Insta360 全景相机的原型在南京诞生,同年 7 月,将创业团队搬到迁至供应链更成熟的深圳,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影石创新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耗时一年推出的首款消费级相机 Nano 70 克重量和“即拍即得”功能震惊行业,被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称为“了不起的产品”,上市第一个月就狂卖约 2 万台。
此后,公司不断创新, 首创“隐形自拍杆”“子弹时间”等功能, 持续给用户带来惊喜。将全景相机变成 抖音网红的创作神器。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2 年,影石创新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 50% ;到了 2023 年,其在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的销售额占比更是高达 67.2% 连续六年稳居全球第一, 等于每卖出三台就有两台贴 Insta360 标。
它不仅 打破了欧美、日韩品牌在全景相机领域的长期垄断, 更在全球运动相机市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成为与 GoPro 齐头并进的中国品牌, 市占率稳居全球前二。
在技术研发上,影石创新更是不遗余力。从 2021 年算起,三年半累计在研发上投入超过 11 亿元。 截至 2024 6 月,这家公司拥有 800 余项专利,多件技术入选中国专利奖,形成竞争壁垒。
如今的影石创新已构建起覆盖 200+ 国家的全球网络,产品入驻 Apple Store 、徕卡旗舰店,成为 唯一入驻苹果的全景相机品牌; 海外营收占比超 80% 在欧美高端市场实现“逆袭”。
短短几年内,这个“校园项目”早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重新定义人类记录方式的“时空胶囊”。
影石创新,也实现了从“校园传奇”到全球第一的跨越。

技术领先,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
有时,技术的胜利,往往伴随着更凶险的代价。 当它凭借全景相机技术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时,一场来自行业巨头的专利诉讼风暴,已然悄然逼近。
2024 3 月,美国运动相机巨头 GoPro 挥舞 337 调查大棒,指控影石创新侵犯其 6 项专利权,要求永久禁售其在美产品。 这一举措对主要收入来自海外市场的影石创新而言,犹如一记重锤,直击要害。
关键是,这场诉讼,还精准狙击了其 IPO 进程。
彼时影石创新已提交注册申请超过 3 年,而 337 调查的 12-16 个月周期,直接导致其错过最佳融资窗口。更为致命的是, GoPro 在诉讼中提到的侵权产品清单,几乎涵盖影石创新所有消费级相机型号。 即便是在今天,这场旷日持久的调查及诉讼仍在进行中。
影石创新的崛起,不过是海外竞争对手眼中的“眼中钉”。 GoPro 的专利诉讼,明摆着是要遏制影石创新在海外市场的 扩张势头 维护自身在全球运动相机领域的 霸权地位
面对 GoPro 的来势汹汹, 影石创新并未退缩,而是以攻为守, 果断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绝地反击, 深入研究 GoPro 的专利诉漏洞与破绽, 同时主动出击,起诉 GoPro 侵犯其两项专利权,并索赔 1.5 亿。
这种“你打你的专利战,我打我的主场战”的策略,暗合了华为对抗思科、大疆硬刚道通的战术逻辑。
然而,影石创新的困境远不止于此。尽管它将全景相机做到全球第一, 但核心芯片仍高度依赖海外供应商, 这种 “上游卡脖子、下游打江山” 的局面,让人不禁想起华为麒麟芯片断供的至暗时刻。
除了与 GoPro 的激烈交锋, 影石创新在 IPO 前及 IPO 期间,还深陷近 10 起海内外知识产权纠纷。 从“迪迦奥特曼”著作权纠纷到商业秘密指控,每一场官司都是真金白银的消耗战。
当技术护城河越挖越深时,法律战的火药味也愈发浓烈。
影石创新上市后的最大挑战,或许来自投资者对技术路线的理解鸿沟。当 GoPro 发起 N 轮专利诉讼时,市场能否穿透短期波动看到长期技术价值?当全景相机遭遇 AR/VR 技术颠覆时, 67.2% 的市占率是护城河还是转型包袱?这些问题都在拷问资本市场的认知深度。
但令人意外的是,尽管纠纷缠身,影石创新最终还是成功过会。
毕竟,它用十年时间,从 GoPro 1/40 规模到全面反超,印证了中国制造的另一种可能 —— 不止靠低价,更能靠技术、品牌、渠道的三重升级捅破天花板。
影石创新的 IPO 批文,不是故事的终点,而是新战役的起点。
当全景相机市场逼近天花板,影石必须找到第二曲线;当国际巨头专利围剿升级,它需从“防守者”转为“规则制定者”。

大型峰会回顾

投资家网·第十三届中国资本年会

投资家网·第十二届股权投资年会

“万物资生 福启未来”第十一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2023上市公司智能产业对接会

2022第十四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峰会

智者谋远·2021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2021第十三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峰会

涅槃重生——投资家网2020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聚势待发——投资家网2019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资本破局—2019中国基金合伙人(GPLP)峰会

回归价值投资—2018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寻求报道:yangqin6060(微信)
商务合作:yangqin6060(微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