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挖出“宝贝”
巨量古钱币引来众人寻宝
“蒋口村挖出宝贝来了!有人捡到了不少铜钱。”12日夜间,本报接到读者报料称。13日早晨,记者来到了位于广饶县稻庄镇蒋口村的现场。在该村东南侧的淄河挖掘施工现场,几辆挖掘机在进行着河道挖掘工作。但是在靠近蒋口村的一侧土坝上,有几十名村民正在用小铁铲子仔细搜寻着。
“找铜钱呢,12日下午才挖出了大量铜钱。”蒋口村一位老年村民说,13日早晨,大批村民来此“寻宝”,“还有外地的人来凑热闹,有的人还拿着手机做直播呢。”
在“寻宝”的人群中,几乎人人手里都有一些长满绿锈的古代铜钱,有的人还用上了金属探测器,记者仔细查看了一些现场村民提供的铜钱,发现绝大部分为宋代铜钱,钱币上包含了太平通宝、熙宁通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嘉佑通宝等字样,另外有少量五铢钱、开元通宝钱。但是由于地处河道,绝大部分古代铜钱锈蚀严重,大部分铜钱已经变成了一个个的铜疙瘩。
“12日下午三点到五点左右,有挖掘机在河道里挖土施工时,一下挖出了一个陶瓮,散落出了很多铜钱,周边居民闻讯就来了。”一位知情人说。蜂拥而至的居民开始哄抢铜钱,“有的人找了一到两桶。”到了13日,仍然有附近居民在现场找寻。
出土的多为宋代钱币
老年人回忆该处有古代坟墓
古代铜钱来自哪里呢?离众人寻找古钱币的现场向北几十米的河底西侧,记者发现,距离表层约两三米深度的横切面上,有大量青砖、瓦当、破碎陶片镶嵌在土层里。这些砖瓦、陶片为古代式样。一些寻宝人分析,青砖等物可能与大量发现的古代铜钱有关。
“原来这个地方有三个老坟,青砖砌垒,白灰封顶,上个世纪50年代的平坟运动,把这三个坟头的砖取走了,这次挖出来的东西可能与这三个老坟有关。”蒋口村一位老年居民介绍,在她的印象中,该处的确有几座古墓,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六七十年了,村中有印象的人很少了。“老辈人说是元朝的坟墓,但是具体什么朝代的坟墓、什么人的坟墓那就不知道了。”
记者在现场发现,该处古代遗址除了砖瓦、陶片,出土最多的是宋代钱币为主,基本可以断定,该处古代遗迹的年份为宋元时期,这与村中老人的描述不谋而合。
相关部门已封锁现场
追索文物和发掘计划同步进行
13日中午,接到群众举报的广饶县文旅局相关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并配合综合执法、公安等部门和施工方共同对现场进行了封锁。
“现在基本上是三个方面的工作同步开展,”广饶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接到举报后,局分管领导、基层文物指导中心业务人员、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负责人和业务人员,邀请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制止了哄抢行为,经专家初步勘查,疑似为宋元时期古遗址。
广饶县文旅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立即对该处古遗迹做出紧急处理,文物管理部门拨打110报警,要求维护好现场秩序,追缴哄抢文物。同时,已经要求建设方广饶县河道管理服务中心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并要求广饶街道在现场竖起“宋元文物遗址,严禁私自盗挖,违反法律严惩”的警示牌。此外,广饶县文管部门对建设方下达《关于对淄河治理三期工程蒋口段工程用地进行文物评估的通知》。
“目前,施工方已经安排专人值守现场,我们与省文物局对接,安排下一步考古勘探事宜。”广饶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公安部门将全力追缴被哄抢的文物。
相关链接
事发地不远即是
元代名将綦公直故乡
在现场,不少村民关注的是这些古钱币值不值钱,对此,到现场查看了相关文物的省内专家认为,这些都是一些普通文物,所谓价值连城,纯属谣传。相反,由于宋代古钱币、五铢钱和开元通宝大量存世,价格十分低。
“宋代是我国封建经济巅峰时期,当时制作了大量铜钱,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所以存世量非常之巨,而五铢钱和开元通宝钱分别是从汉至唐的流通货币和唐至五代的流通货币,流通时间长,铸造时间长,存世量也是十分巨大。本次发现的几种古钱币均是目前我们最常见到的古代制钱。”相关专家介绍。也就是说,这些铜钱,有考古价值,但经济价值不大。
广饶县文旅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古钱币到底为何在蒋口村这里大量出现尚无定论,“但是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原来古墓的陪葬,另一种是,据传此处原来是古代码头,是否为古人埋藏于地下或者沉船。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记者发现,在发现古代钱币的蒋口村不远,就是元代名将綦公直家乡綦许村。綦公直在元初官至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慰使等职。元朝建立后长期在管辖广饶故地的益都(今青州)任职。该处古钱币出土,是否与綦公直或其部属有关联呢?对此文管部门明确,“尚没有找到双方有关联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