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仪器之前得生产出来一台仪器才行,曾经我以为生产一台仪器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把各种零部件跟搭积木一样拼凑在一起。
在上一家公司时,由于仪器在客户现场总是出问题,我特别不满意,有时候不一定是我自己亲身经历,只是听同事说起也会觉得特别窝火,我觉得是品质管控的问题,觉得是质量部的不作为导致了这个问题,为此,我曾经发过一篇大几千字的长篇大论的邮件怼质量部。
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确实是我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了,
生产一台仪器并没有这么容易。
我为什么会意识到这一点,是
有次在客户现场测试,
移液出了点问题,
我观察到
八通道转移同样体积的液体时,有个通道移液时液面高度明显比别的通道低,显然移液不足,我确认了待转移的液体是充足的,而且我们这是固定八通道的移液模块,根本做不到不同的移液通道吸取不同的体积,所以
只能是移液模块出了问题。
后来经过排查,移液模块其他方面没有问题,只是
那个移液通道的密封圈跟其他通道规格不一致。这个移液通道的密封圈比其他通道密封圈略厚,以致于装枪头时装得不够紧,受气密性影响,所以移液不准。
其实只是一个密封圈的问题,但是移液不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巨大的,可能直接导致建库失败。比如,加扩增反应体系时,那个移液通道加液不够,那么将直接影响到对应试剂管中
扩增反应的扩增效率。
从这个事情开始,我也认识到了仪器有多复杂,引用交流群中一位老师的话,这是个高度交叉学科,耗材形状都能影响巨大。
让一堆金属乖乖听话有多难!
几百个零件凑在一起,
牛顿爱因斯坦
爱迪生特斯拉以及克里克沃森的话都得听!
所以我现在非常佩服这些把仪器做出来的人(研发),也很感激把这些仪器组装出来的人(生产),同样的,我相信负责品质管控的人(质量)也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
对于仪器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多可能是他们事先没有考虑到的,毕竟每个人的认知有限,也不能未卜先知,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也是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