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茶道(ID:cd9897)
过年了
但不少人却觉得
年味越来越淡
春节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过……
是的,我们吃得越来越好,穿得越来越光鲜,娱乐方式也变得五花八门起来
春节,还有什么可以提起我们的兴趣来么?
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留有对过去春节是多么期盼和向往的印象,打开记忆的相册,来让我们翻一翻老照片吧!
春节穿新衣,红旗商场后来的百货大楼是大同人最时尚的存在
三个儿童穿着一新的儿童在放鞭炮
1956年的春节,房山县的村民围坐在一起,第一次听到了收音机里传来的远方的祝福。
各市,郊,县文化宫都在举办春节联欢晚会。
没有礼堂,天做顶,石头做椅,怎样的环境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欢庆春节到来时的喜悦。
新年了,‘总把新桃换旧符‘,‘学习先进经验’是极具那个年代风采的横幅。那个时候,'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成了新的宣传口号,干部们纷纷下到工农家庭给大家伙儿拜年。下图就是南京燕子矶公社的书记在去农家拜年时帮忙张贴春联。
贴窗花是不能少的,被雾气染得白茫茫的窗户上贴上红红的窗花儿,一下就有了过年的气氛。
当然不能少的还有包饺子。老人包着饺子,孩子在旁边跑跑跳跳,这是最有过年氛围的画面。
六十年代是属于集体的时代。单位发电影票,组织联欢,街道组织打扫卫生,置办年货,贴上装饰。许许多多的人们结伴来到大街上购置年货。
母亲在家里常常说,现在的过年小孩子也不觉得多开心,她们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因为过年就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肉还有各种各样的酥糖和零嘴儿。那个年代,很多的食品只有在过年才有得买,哪里像现在,想吃什么随时都能吃到。
过年最让孩子开心的事的就是能穿上新衣服
1967年的时候,国务院提出了‘春节不放假’的政策,春节期间,各地公社,工厂纷纷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开创各种学习班,过‘革命化的春节’。
七十年代,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物质都渐渐丰富了起来。过年的时候的活动也就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过年了,一家人聚在一起照一张合影。
孩子们在弄堂里放着炮仗。
年夜饭也从以前的素菜为主变成了有鱼有肉的各样菜式。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十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十年。毫无例外的,春节的庆祝方式也就愈发丰富起来。如果说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们过春节的方式有了什么变化,那一定就是---看春晚。
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了 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从这一年起,中国人过春节就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看春晚。多少关于春节难以忘怀的记忆,都和春晚紧紧连在了一起。
第一届春晚的主持人: 王景愚、刘晓庆、姜昆、马季。那个时候的刘晓庆还是个少女,姜昆老师还是正值壮年意气风发,那个时候马东还是个孩子,他的父亲马季才是全国人民最喜爱的相声演员。
赵忠祥老师在为春晚致开幕词。那个时候听到他的声音还没有人会想到动物世界。
当年只有三十多岁的李谷一一首《乡恋》唱红大江南北。直到今天,电视机里响起熟悉的旋律,大家仍旧会跟着唱,‘你的声音,你的歌声...’
1984年,张明敏在春晚上的一首《我的中国心》把台湾流行音乐带到了国内,一夜间,全国上下都认识了张明敏这位台湾歌手。
1987年,一个高大英俊的大男孩儿因为春晚一夜之间红遍中国,他劲歌热舞带来一曲《冬天里的一把火》,至今仍旧为人津津乐道,他就是--费翔。
八十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四大件开始走进寻常人家。过节的时候,人们纷纷上街采购大件。
商场卖的商品也越来越多样化,下图是八十年代中期春节时的北京王府井,人们在抢着买平时买不到的糖果。
闹红火
正月十五看花灯
城里过年买点响炮
小时候的糖葫芦
春节期间卖年画的
春节期间摆地摊的
以前没什么玩的,小孩坐在双杠上看唱戏
皮包包
正月十五白天的闹红火 社火
以前正月里看红火小孩是有优势的,可以随意攀爬
一家农户贴门神
1940年春节期间
街头扭秧歌
更多交流,请加本号小编微信(ID:tttmoney7)
欢迎关注下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