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Way
“科way”是专注于科技创新的官方媒体平台。链接最新的双创政策与最深的科创思潮,推送最值得关注的科技科普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DeepSeek从未发行任何虚拟货币#】 ... ·  16 小时前  
36氪  ·  上线20天,DeepSeek日活突破2000 ... ·  昨天  
新浪科技  ·  【#何小鹏开工信谈及DeepSeek#:AI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极越CEO名下多家公司经营异常##极越关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Way

直击引领区丨实现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解绑”,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激活”生物医药产业

科Way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4-10-18 17:24

正文

浦东新区

改革创新典型案例【14】

近日,位于浦东的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黄医药”)再次传出好消息:其合作伙伴武田取得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批准生产及销售FRUZAQLA®(呋喹替尼,fruquintinib)用于治疗经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这意味着,呋喹替尼在日本成功获批,成为上海首个在欧美日三大全球主流市场获批的中国原创新药。

“呋喹替尼”同时也是上海市首个享受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创新药品种。









打破高门槛,加速创新药产业化

在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落地之前,国内的创新药企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高门槛,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存在“捆绑制”:由于生产建厂成本等问题,作为医药科技成果的研发主体,研发机构、科研人员等因无法获得批准文号而失去了技术成果的最终市场权益,往往只能选择将技术出让给生产企业。

同时,研发转让方和受让企业更是无法达成“双赢”局面:临床批件或新药证书的转让费用,远不能弥补因技术转让而失去的市场权益,持续研发新药的积极性不高;受让企业也只获得了最终产品,却无法完全掌握药物研制过程中的专业技术信息,也难以对受让技术进行再创新。

2016年,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欧美等制药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行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制度),该制度采用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分离的管理模式,允许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自行生产药品,或者委托其他生产企业生产药品。其与此前管理制度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允许研发机构及科研人员持有药品批准文号,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并对该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负全面责任。

试点后,成效显著:2022年9月30日,浦东创新药企业——华领医药研发的多格列艾汀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成为全球范围内首个获批上市的GKA药物,并已经实现全国范围内处方药销售。华堂宁从原研走向大众,花费十多年,在此过程中,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试点的推行直接加速了这款新药的上市速度。同样享受到这一政策的还有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PD-1单抗——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等。

打破高门槛,一批浦东“创新药”产业化、商业化时间表都是以“年”在提前。


市场竞争、生态优化活力进一步迸发

MAH是一项与世界接轨的制度,从源头抑制制药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新药研发的积极性,也为委托生产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彰显上海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的改革成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