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法人微信:瞭望军事风云,关注国家安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防部发布  ·  何卫东在驻京部队调研慰问 ·  19 小时前  
军武次位面  ·  每日囧图丨你是在面试太监吗? ·  3 天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兵器工业集团2025年度工作会议引发广泛关注 ·  2 天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雷丙旺入选《科学中国人》2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放军报

荐读 | 这是一座普通的军营,也是改革当前千千万万军营的缩影!

解放军报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5-19 10:49

正文


当前,“脖子以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不少部队正处在改革转隶的过程中。“刀锋”逐渐深入,“痛感”更加具体,宏大的改革叙事,正在落笔为“你我他”的一个个具体故事。



今天我们聆听这些故事,记录这些故事,触摸到的是时代大切面中的小微粒,尽管不起眼,却依然折射着情感的温度,蕴含着拨动心弦的力量。


多年以后我们再回首,会因为这些“你我他”的故事,而对当前这场恢宏的改革产生更加真切的理解和感受。


回想昨天的改革,

第15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2名老兵——

挺过同样的阵痛迎来新生

■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凌 涛


当真是凑巧,第15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建筑工兵分队政工副分队长、南部战区陆军某工兵团政治处主任陈银波万万没想到,这次维和竟然碰上了一位老战友——分队电器维修技师、四级军士长焦五龙,14年前他们都在炮兵某师当兵,经历过同一段“改革阵痛”。


“真没想到在这儿碰上了。”两人犹如失散多年、重新相聚的亲人一样喜悦。2003年,曾立下赫赫战功的某炮兵师奉命精简整编为某炮兵旅,大部分单位将要重组、转隶、移防,大部分官兵面临分流、转岗、复退。



“那时真觉得天都要塌了。”陈银波说,当时他才是毕业不到一年的排长,正做着美好的“院校梦”:一所学院面向部队公开选拔10名基层干部回校任教,他以优异成绩通过层层筛选。然而在等待调令的过程中,随着改革步伐的到来,全师干部的调整都冻结了。


陈银波没想到,“进不了城”不说,自己还可能“下更远的乡”:据说大部分人要分流去新组建的边防部队,方圆几十公里前不挨村、后不着店。为此,他紧急采购了一大批袜子、蚊香、电池等“战略储备”,做了“最坏的打算”。


提起往事,焦五龙也是感慨万千。“那会儿我急得直哭鼻子。”他哈哈笑着说,当时他入伍一年多,顺利通过全营炮长专业考核,当上了班长,是单位重点培养的苗子。听说连队要被拆散成好几块,所在班要分流到某工兵团,他一连几个晚上失眠:这双操惯了火炮的手,咋玩得转那把陌生的工兵锹啊?



14年前的改革仿佛还在昨天,现在的改革已近在眼前。该分队以南部战区陆军某工兵团为主体、从多支部队抽调人员组建而成。尽管远离祖国,但大家都清楚军队“脖子以下”改革这把“刀”已经挥刀出鞘,势必影响个人进退走留。


“没有蜕变,何谈新生?军改肯定会带来单位升降、岗位取舍、个人去留等阵痛,但我们与其踌躇不前,不如调整心态、主动适应。”陈银波的话是有感而发,当初在“改革阵痛”中备受煎熬的他转隶到某工兵团后,很快融入新单位,先后在十几个岗位历练,多次参加重大军事行动,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而焦五龙也“另起炉灶”学起通信维修专业,几年下来成为维修“大拿”,先后6次走出国门执行维和任务。


“挺过阵痛,迎接军旅下一个花季。”焦五龙越听越兴奋,忍不住和陈银波击了一下掌。“说得好,咱们应该把这心里话和分队官兵也好好唠一唠,让大家认识到改革只会越改越好。”陈银波说着,与昔日战友并肩走向会场,准备马上组织一场“投身改革大考、建功维和战场”专题教育活动。


面对明天的改革,中部战区陆军某装甲旅3名官兵——

选择同样的姿态迎接考验

■ 解放军报记者 张贺铭


参谋长王辉——

交流前夕更当“拼命三郎”


中原腹地的一座军营,连日的阴雨停歇,迎来久违的阳光。大院操场上一名中校军官在一群战士中间奔跑着,这些天,记者不止一次看到他的身影——这个旅的参谋长王辉。


军事训练监察、组织物资清点、战备拉动演练……“脖子以下”改革即将到来,王辉这么拼命是有啥想法吧?“参谋长已经主动申请交流了!领导也已经批准了。”“不像啊!”“是啊,看他这么拼命,还以为是要提拔使用呢!”


翻开王辉的履历,从战士到参谋长,他的全部军旅青春都留在了这支部队,这段岁月的注脚铺满了原军区、全军各个级别比武竞赛收获的荣誉……年纪不大,又是部门首长,为何主动申请交流?“这么多年是部队培养了我,单位面临撤并降改,领导位置的安排矛盾不小,我主动申请交流,其他优秀战友留下的机会就更大些……”


在改革大考面前,王辉又一次冲到了前列。


政治部主任杨建华——

带上军装和家里老人合个影


政治部会议室。这是一次例行的交班。


“最近我接到了很多老兵的电话。”政治部主任杨建华今天交班的开场白和往日略有不同。


电话那头有前几年刚转业退伍的战士,也有离开部队多年的老兵,接通电话后他们第一句就问:“老部队是否要没了?”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们再也不能完整地说上几句话,话筒里传来的只剩哽咽和抽泣。


“当兵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带军装回过家,去年开始,我回老家时总要带上军装,和家里老人合个影……”眼眶泛红的杨建华接着话锋一转:“咱们的转身,映射的是整个部队的转型!”



98年洪水灾害,这个旅面临转隶调整,但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时候,全旅官兵叫响了这样一句话:“我不知道明天会干什么,但我知道现在要干什么!”


今天,这支钢铁的部队即将再次出发,把传承打进军旅的烙印。


士官长谢元文——

媳妇随军的事以后再说



月光洒进营盘,机关楼依旧灯火通明。


旅士官长谢元文刚刚批完战士的休假报告,又开始整理今天和战士交流中收集的意见建议。刚套改三级军士长不到半年,被任命旅士官长不足3个月,他说有太多的东西要学,旅士官长和在营里当士官长时差别不小,以前是坦克专业大拿的他,面对炮兵、通信、侦察等兵种分队管理训练时,腰杆没有那么硬了。


记者问他单位面临改革了,对他有啥影响没?“如果到新单位当不上旅士官长,那就回连队继续干我的射击骨干呗。”他几乎不假思索地给出了答案。


结婚7年,仍是两地分居。“嫂子一个人管家带娃没有意见么?”“媳妇很支持我,改革关头,先把旅里的工作做好,随军的事以后再说!”


从机关楼出来,走在营区的主干道,几个奶声奶气的孩子边喊“爸爸”边向记者跑来,他们的妈妈不好意思地训斥着:“又喊错了人……”


这是一座普通的军营,也是改革当前千千万万军营的一个缩影。


赶走心中的“孙连成”,唤醒内心的“李达康”

■ 武元晋


作为时下最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塑造的两位角色——李达康与孙连成一度深入人心。李达康这位改革的闯将,有脱鞋下田的作风、雷厉风行的干劲,而孙连成这位改革中的“装睡人”,心中装得下浩瀚宇宙,却独独装不下手头的工作和那一方百姓。


其实,就像我们每天起床时都要面对早起一会儿还是再睡几分钟的纠结一样,改革面前我们都要和心中的“孙连成”与“李达康”搏斗。面对转型的痛感、全新的挑战,是选择“无为”,能糊弄就糊弄,能混混就混混,还是笃定“有为”,甩开膀子风风火火干一场?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改变。昨天已经过去的改革里,第15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2名老兵陈银波和焦五龙,在“改革阵痛”中选择负重前行,迎来了军旅新生。面对明天即将到来的改革,中部战区陆军某装甲旅王辉、杨建华、谢元文3名官兵,虽然不知道明天会干什么,但知道现在要干什么。


改革浪潮中,同样面对选择的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相信你心中自有答案。

本文刊于2017年5月19日解放军报

“基层传真”


相关阅读:

关于军改,解答你最关心的问题

老兵脱下军装,依然兵心不改

向每一个三十万分之一致敬:你的转身,我的感动

假如改革改到了我……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