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麦子熟了
麦子熟了,百万优秀青年的聚集地。做有趣的人,交有趣的朋友,去有趣的地方,过有趣的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哪吒的牙为什么破破烂烂的 ·  22 小时前  
周国平  ·  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 ·  昨天  
ONE文艺生活  ·  长大真好,敢掀桌了 过年这些天啊,身 ... ·  昨天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 ·  昨天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麦子熟了

17岁惊叹欧洲,30岁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家,他才不是你以为的郎朗

麦子熟了  · 公众号  · 美文  · 2019-12-05 21:00

正文


2019年6月,37岁的郎朗在巴黎大婚。新婚妻子是比他小12岁的德韩混血吉娜·爱丽丝。

 

吉娜精通多国语言,面容精致,气质优雅。 网友们忙不迭地把这场婚姻定性为「女方的下嫁」。


 

10月,郎朗和吉娜在机场被偷拍,照片里,吉娜拿了很多行李,郎朗手中空无一物。


这张照片在网络上迅速引起大家的声讨:不体贴,拿妻子当苦力。


 


无论是#郎朗大婚#,还是#郎朗没帮老婆拿行李#,话里话外,大家的意思很明显: 郎朗配不上吉娜。

也不能全怪网友, 这些年,郎朗在国内的误解一直很深。

郎朗弹琴,他夸张的动作和表情一直被国内外同行诟病,说他是「表情帝」;


 


郎朗恋爱,父亲母亲标准之高,外界传言「非公主不要」,网友质疑:多大脸?


最近郎朗上真人秀,在里面说着说着一口东北话,穿着一件大裤衩, 不像是一个国际著名艺术家,更像是东北那旮旯的村口傻儿子。


 

但是,「傻儿子」真不「傻」。

郎朗作为中国本土艺术家,在古典音乐领域的成就是巨大的。

无论是艺术还是商业,郎朗通通都做到了顶尖。

英国权威媒体评选出历史上最伟大的25位钢琴家,郎朗与贝多芬、肖邦等同列。


《芝加哥论坛报》把郎朗称之为「当今世界最为伟大和最令人激动的钢琴家」。


 


不仅如此,


郎朗的独奏会,被安排在欧美最重要的音乐厅,次次售罄,场场爆满。

他的每张音乐专辑,都在全球古典音乐排行榜上名列第一。

有网友说,郎朗和吉娜的结合,就像是北大物理学博士嫁给了爱因斯坦。

「郎朗配不上吉娜」,是我听过最好笑的笑话。






1984年,沈阳市沈河区,2岁的郎朗在家里看动画片《猫和老鼠》


 


动画片里的汤姆猫开始演奏《匈牙利第二号狂想曲》,郎朗听完一遍,走到家里的钢琴面前,凭借印象,按下了这首曲子的旋律。


「这是个天才。」

郎朗的父亲郎国任想。 他要把郎朗培养成全世界第一的钢琴家。


此去数十年,郎朗走上了「成为钢琴家」的路。


 

父亲郎国任是一位治安特警,一直梦想成为一名专业的二胡演奏家。 由于时代的阴差阳错,他没能实现自己的音乐理想。

于是,像成千上万的中国家长一样,他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命运让他遇到了郎朗。

天分来了,挡都挡不住。

郎朗3岁学琴,5岁就在沈阳办了公开独奏会。

 

但只靠天分,是远远不够的。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说过: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在此领域的练习。


弹钢琴当然也不例外,郎国任为正在读小学的儿子制定了几乎魔鬼的作息表:

早晨5:45起床,练1小时琴;
放学后,练2小时琴,然后吃晚饭;
晚饭后,练2小时琴,然后做作业。

天才的背后是无穷尽的付出。

 

郎朗和父亲


1991年,郎朗的启蒙老师朱雅芬教授说, 「如果想要郎朗有更好的发展,就带他去北京,读央音附小。」






「成为钢琴家」这个想法像刻进郎国任心里的一句咒语。

他比任何人都更加相信这件事一定能够实现,包括郎朗本人。

就这样,郎国任辞去了旱涝保收的工作,左手牵着郎朗,右手提着一袋大米,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


 


就像那些年里去北漂的年轻人一样,


郎朗父子住着地下室,吃超市里打折的食物,忍受着邻居的抱怨。

在这样的生活里,把郎朗送进全国最好的音乐学院,是父子俩唯一的支撑。

郎朗在北京拜的第一个老师,是朱雅芬推荐的央音教授。

为了赢得教授的认可,郎朗拼了命的练琴,但无论如何,换来的通通都是老师的责骂。


 
中央音乐学院

不久,这位教授将郎朗扫地出门了。


不仅如此,他还告诉郎父,郎朗非但不是天才,就连音乐学院也考不进去。


很多年后,郎朗才明白,那时教授之所以说这样的话,仅仅是因为, 他们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奉上红包。

但在当时,这样的评价对于郎朗父子来说,无疑是来自命运的重锤。


他们早已赌上了全部,退无可退。


 


被教授拒绝的郎朗灰心丧气,一度对弹琴这件事丧失了渴望。


一天,郎朗在合唱团排练,有些迟了,耽误了练琴时间。 当郎朗 回到家时,父亲发疯了一样揍了他一顿。

郎朗在自传《千里之行: 我的故事》里回忆了父亲当时的狂怒:

「你把自己的生活毁了! 你把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毁了!」

「你不能灰溜溜回到沈阳!」他狂喊道,「人人都会知道你没考进音乐学院!人人都会知道你的老师不要你了!死是唯一的出路!」

 

郎父递给他一罐药,对他说:「现在就把里面三十片药片全都吞下。吞下去,你就会死,一切都会结束。」


崩溃的郎朗用手砸着墙痛哭流涕,郎父忽然间清醒,抱着郎朗说:

「对不起,我不想你死,我只想你练琴。」

要么成为钢琴家,要么去死。

郎朗拒绝了后者。

命运没有亏待他。






走过了最黑暗的时刻,少年朗朗开始崭露头角。

12岁那年,学校选人去参加德国埃特林根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郎朗因为年纪太小落选。

不服气的郎朗父子借钱自费去了德国,拿了第一名。

宣布比赛结果时,郎父台下落泪。

这些年所有的争执、矛盾、质疑、倔强,终于在命运眷顾他们这一刻,开始了漫长的化解。


 


命运从这一天起,扶摇直上。


前阵子在节目《幸福三重奏》里,郎朗也提到了这一天。

1994年8月中旬,郎朗比完赛从德国回家的那一天,比他小12岁的吉娜在德国出生。

 


「你出生那天天气特别好,我记得特别清楚。 因为那天我心情很好,我拿了奖。」

郎朗的这句话,让网友直呼,是偶像剧般的浪漫。

但让网友想不到的是,浪漫背后,是几乎堵上性命的坚持。

15岁,郎朗接到世界著名钢琴大师格拉夫曼寄来的报名表、邀请函以及给美国领事馆的信,希望他尽快参加柯蒂斯学院的入学考试。

于是郎朗从央音退学,师从格拉夫曼。


 


位于美国费城的柯蒂斯音乐学院(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学院之一。


柯蒂斯音乐学院对所有学生都提供全额奖学金,录取标准非常严格,学校常年保持在160个学生左右,办学理念是「将世界上最有天赋的学生培养成专业艺术家」。

 

柯蒂斯音乐学院


在柯蒂斯音乐学院求学期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长,都建议他潜心学习,不要去参加比赛,

你要当伟大的艺术家,great artist,这才是你的人生目标,人生不能只追求famous。

然而,时势造英雄。

1999年,郎朗作为替补参加芝加哥举办的明星音乐会,原来的钢琴家因病退出,郎朗临危受命,当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毕,在场的30,000名听众全体起立欢呼。

郎朗一战成名。


 


一周内,美国五大乐团中有四个主动打电话给郎朗邀约合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