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社执行总经理、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院长张学冬
新时代的匠人们,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
“要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共同助力于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2025年1月22日,在“第四届中国建造匠心传承致敬礼”颁奖盛典活动上,中国房地产报社执行总经理、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院长张学冬表示。
此次活动由中国房地产报、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讲述中国建造匠心大师的传承故事,推动全社会学习与践行工匠精神。
张学冬在致辞中指出,从古至今,工匠精神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代的工匠们用双手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等,他们的精湛技艺和敬业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而今,这种精神依然闪耀着光芒。
新时代的匠人们,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大国工匠,多次强调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秉承“以匠心致初心”的宗旨,中国房地产报在前三届中国建造工匠人物和工匠企业(作品)的基础上,推出“第四届中国建造匠心传承致敬礼”活动,继续讲述中国建造匠心大师传承故事,呼吁全社会学习工匠精神,加大力度对大国工匠的培育扶植,共同助力于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
中国房地产报推出的大国工匠系列访谈中,有坚守建桥18年的国家卓越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有先后9次率领团队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为中国港口业在国际上赢得一片声誉的“人民工匠”;有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研究领军人;有中国第一个获得建筑学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之人;也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共一大纪念馆总设计师,以及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建设者们;从这些不同行业涌现出来的大国工匠身上,我们能发现他们最闪亮的共同之处:执着专注、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最终汇聚为推动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张学冬表示,弘扬工匠精神,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是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更是媒体人的新时代使命。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以媒体人的担当践行初心使命,助力把最美的建筑设计、最好的建筑产品贡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
值班编委:樊永锋
责任编辑:马琳 刘亚
审读:戴士潮